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书     
三·八妇女节的那天,儿子铺开自己周记本,用心感悟着母亲的爱。 儿子在文中写到,他6岁时曾突发哮喘,而父亲又出差,是母亲陪伴着他在医院吊针服药,直至凌晨才出院,然而,此时的母亲则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班…… 于是,儿子在周记中深情地写到,母亲是孩子心中的太阳,而我就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想对妈妈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2.
相传,一些阿拉伯人为了给牲畜提供牧场,居住在沙漠里。他们习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中的一位男子,他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老人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老太太由于年事已高,大部分时间丧失记忆,对儿子时常胡言乱语,不允许他离开自己。老人年老昏聩,言行怪异,使得儿子苦不堪言。儿子认为,如此下去,他将在族人中毫无地位。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很有趣的有奖征答题目:在一次乘船游览中,母亲、妻子和儿子同时落水,应该先救谁?有人说先救母亲,因为妻子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唯有母亲今生今世只有一个;有人说应该先救妻子,因为有了妻子便会有儿子,至于母亲已近人生之途的尽头,死也无憾;还有人说应该先救儿子,因为儿子年龄最小,尚未体验人生的乐趣,而母亲、妻子则不然。三种答案各有其理,但都未获奖。获奖的竟是一名8岁小孩,他的答案是:应该先救离自己最近的人。由此想到另一个同样有趣的有奖征答题:在一个充气不足、开始下降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圣母小故事     
圣罗米阿尔会拉齐神父(Pere Razzi)讲述,有一位青年丧父之后,母亲送他到某亲王府工作。临行前,这位十分虔敬圣母的母亲要求她的儿子许诺,每天至少念一遍“亚物玛利亚”,并附加一句:“童贞圣母玛利亚,请你保佑我于临终时”。这样他进了亲王府,可是不久由于他生活荒唐,亲王就把他辞退了。他走投无路,生活无着,前途渺茫,便挺而走险,做杀人越货的犯罪活动。不过他没有忘却对自己母亲的诺言,仍天天诵念《圣母经》,把自己托付给圣母保佑。最后,他被治安机关逮捕,并被宣判死刑。临刑前夕,他在牢狱中嚎啕大哭,痛哭他丧失的名誉,痛哭他母亲因他的死刑而忍受的悲痛,也痛哭他很快将丧失自己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当爱迪生的母亲听到老师批评她儿子为“低能儿”时,心中万分难过,于是决定让儿子退学;因为作为母亲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儿童”。她决定由自己来教育儿子,这为爱迪生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智者打下了坚实基础。爱迪生9岁生日时,母亲买了一本《自然科学大观》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好多年以后,爱迪生提到这本书时还…  相似文献   

6.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德国有一名叫劳尔的跳高运动员,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完全具有夺冠的潜力。然而劳尔的心理素质欠佳,屡次在关键赛事中发挥失常,从而一次又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他苦恼过,自责过,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母亲见儿子整日摇头叹气,就问他:"你心  相似文献   

8.
给圣母的诗     
“看,你的母亲!”我们便投进她的怀抱任凭白驹过隙任凭风狂雨暴母亲总是守在身旁母亲的怀抱是高远晴空我们是鸟儿自由飞翔母亲的怀抱是广袤的原野我们是群羊欢欣奔放母亲的怀抱使我们从不受伤母亲小耶稣是你的儿子你把他抚养从马槽旁到苦架旁你牵着他的手走过刑场走过死亡走向永生的天乡母亲若望是你的儿子你牵着他的手穿越十字架下的悲剧穿越基督死亡的奥秘走过惊慌走过坚强走向永远的天乡母亲多玛斯·奥斯定是你的儿子是你一次次牵着他们的手穿越智慧的长廊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在贫瘠的荒野建筑楼房使教会大厦金碧辉煌你牵着他…  相似文献   

9.
儿子刚会说话的时候,无论拿谁的照片问他,他都说“这是妈妈”,每次我都乐不可禁,丈夫却在旁边正色道:“不要笑,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他的整个世界”。我笑容顿失,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我开始更细致的观察儿子。的确,在他尚未接触社会的时候,母亲便是他的世界,母亲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幼儿的  相似文献   

10.
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光勤 《学海》2003,(6):167-169
有一对夫妻因为双方性格不和而离了婚 ,夫妻双方都想要孩子 ,结果法院还是把不到十岁的儿子就判给了父亲 ;为此 ,母亲感到非常生气 ,觉得父亲不配教育孩子 ,搞不好还会把孩子引向邪路。因此 ,虽然儿子名义上判给了父亲 ,但是在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 ,母亲还是把儿子带在自己身边 ,和自己一起生活 ;过了几年 ,儿子上了初中 ,这时她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老干部 ,并且不久和这位老干部结了婚。在婚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 ,俩人的感情还是蛮好的 ,并且能够相互照顾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 ,俩人之间就开始发生矛盾 ,矛盾的起因就是因为这位老干部觉得…  相似文献   

11.
前言:米拉日巴小传 米拉日巴(又译作密勒日巴)的生卒年代为1040年至1123年,俗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他出生在西藏吉隆县境内,是藏传佛教史上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 米拉日巴的祖父和父亲都善经商,兼及农耕,在当地也颇有名望。米拉日巴七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便托付他的伯父母照顾他们一家,但后来家产被伯父母所强占,米拉日巴和母亲、妹妹被赶出家门,过着极其艰难贫困的生活。米拉日巴十五岁时,母亲想为他娶亲,要求伯父母归还财产,结果财产没要到,反被伯父母痛打一顿。他母亲在盛怒之下,让儿子米拉日巴外出学习苯教咒术,来报伯父母夺产之仇。传说米拉日巴学成后放咒术使他伯父的房屋倒塌,压死了正在主持婚礼的伯父和他新婚的儿子,以及虐待过他们的三十多人。后来米拉日巴悔恨自己杀人造下罪孽。为了寻找消除自己罪孽的办法,他拜当时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为师,学习佛法,以涤罪孽,寻求解脱。但是严厉的玛尔巴大师,一开始并不给米拉日巴传授佛法,而  相似文献   

12.
有一名15岁男孩,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一次偶然的接触网络游戏,他开始沉溺其中,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母亲找来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医生,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孩子依然迷恋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这个男孩已经无药可救。然而母亲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孩子就将万劫不复。几经辗转,母亲打听到武汉一家著名的网瘾戒除中心,就带着儿子赶到那里。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没有办法操控自己生命的人,其实都是靠着想象理想的结果,才得以撑下去。自由奔放的幻想,有时难免夸张,而且不切实际,但还是有帮助的。受虐妇女藉由幻想(甚至真心相信)有朝一日丈夫会改头换面,来忍受每天的生活。我认识一位牧师,他有一个三十岁的儿子,四肢麻痹,他说,他经常藉由幻想新科技能让儿子再度行走,来熬过一天。当我们梦想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会更加注意那些需求以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表情呆滞、目光游移的中年男子,他一边抹着不断冒出来的汗水,一边不住地说:“我的心态确实不好,也可以说我有病,虽然这是她给害的,但是,我却不能舍了她……”他的父亲是一个早年留学日本的牙科医师,妈妈是一个美丽的家庭妇女。在市区的西部,他们家拥有一幢复式的花园别墅。这里的一切都是漂亮又和谐的,只有人心总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娇小而美丽的母亲总是提心吊胆地看着父亲的脸色,冷漠、严峻的父亲又总是对妻、儿不屑一顾。他钟爱自己的医疗器械远胜于儿子。当年幼的儿子打碎了父亲的大玻璃罩以后,暴怒的父亲找来一根链条,把他锁在窗栏上以示惩罚。看着自己像只狗一般地被锁,他  相似文献   

15.
一对年轻夫妻因生活琐事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去法院的头天晚上,丈夫来到父母家,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很吃惊,无论怎样相劝,儿子都漠然地摇头。看来,离婚已成定局。该睡觉了,父亲为母亲舀来了一盆洗脚水。儿子看见,母亲刚要将脚伸进水里,父亲突然用手护住母亲的脚道:“等一下,我看看水烫不烫!”接着,父亲用手摸着盆里的水,一边倒冷水一边用手反复搅拌,证明水温合适时,才将母亲的脚轻轻地放进水里。儿子想起,自打懂事起,都是父亲为母亲舀来洗脚水,每次都让母亲先洗。父亲的谦让和大度使他和母亲从…  相似文献   

16.
小叶和儿子刚从游泳馆出来,便接到了杜松的电话。10年前,一个洒满秋阳的日子,与自己相爱了两年的初恋男友杜松在那家“情缘”餐吧向自己提出了分手,不是不爱,而是他无法说服眼光异常挑剔的母亲接受身高不够标准的小叶。像所有失恋的女孩  相似文献   

17.
乡人     
单信 《天风》2013,(3):49-49
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宣讲神的道之后,那些乡人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主说话行事之“希奇”,另一方面又从心底里拒绝更深地去认识他,只是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言下之意是说,我们都知道你,你不过是一个普通木匠的儿子,你的母亲不是马利亚吗?你怎么可能从神而来呢?  相似文献   

18.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  相似文献   

19.
东汉安帝时,杨震为涿郡太守,自奉非常俭约,他的子孙家属也甘过清贫的生活,平日步行不乘车,全家多吃蔬菜,少有肉食。有些“好心人”劝他说:“你官做得不小,为什么不置备些田产,将来让子孙过些宽裕的日子?”杨震回答说:“我要使子孙都要养成廉洁清白的良好品德,只要我的子孙能够有这些品德,就是我杨震的最宝贵的遗产。比良田百亩,黄金千两都要宝贵。” 三国时吴国的孟宗,任盐州司马,亦管理鱼产。孟在公余之暇,张网捕鱼晒干后,命人送给家里母亲。孟宗的母亲告诉来人说:“我儿子职掌鱼官,而他又把鱼送给我,虽然是自己捕捉的,但是不知内情的人,要说他偷了公家的鱼拿到家里来。我儿子身为鱼官,就要明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避嫌道理,真是不肖,请把鱼还给他,我不能涉嫌。”孟宗听到母亲这种谆谆教诲,深深感到母亲是对的。后来孟宗终于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贤者。  相似文献   

20.
这对前来咨询的夫妇,一看就是知识分子,父亲风度儒雅,讲起道理来有板有眼,母亲在一旁拿着笔记本,随时记录咨询师的“金玉良言”。在谈到儿子成绩下降的幅度时,母亲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上中学以来历次大大小小考试的名次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名次。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会遇到什么难题呢? 儿子高飞,今年15岁,继承了父母的高智商,从小就很懂事,他深谙父母的殷殷厚望,于是也和父母一样关注自己的分数,每日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全用来读书。父母也非常配合,为了给高飞提供最安静的环境,他们晚上从不看电视,只要高飞在家,他们走路都蹑手蹑脚。一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