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子恺在童年时期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即"童年情结",对他本人的个性、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丰子恺童年时期殷实的家庭条件及其丰富性的生活体验等因素,使其产生了童年情结,这种童年情结突出表现在儿童题材、儿童视角、儿童崇拜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性骚扰、性虐待是近年来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调查发现在性骚扰、性虐待受害者中有很多都是在童年时期的受害者。并且大部分的性骚扰、性虐待施虐者在其童年时期也是性骚扰、性虐待的受害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性虐待问题。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儿童性虐待的定义、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家庭背景、性虐待对受性虐待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影响以及对儿童性虐待的处理和防范。为防止和科学的处理儿童性虐待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儿童抑郁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对771名小学3、4年级儿童进行了2年追踪调查,考察了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轨迹及其性别差异,并探讨了童年期中晚期抑郁与问题行为的并发。结果表明:(1)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轨迹为非线性曲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但在童年晚期阶段,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2)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轨迹,在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常伴随着问题行为的并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家长与社会对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度,相关的儿童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孩子们的生活随之越来越"丰满"。以往的成长经历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更多的建筑师、科技工作者、艺术家参与到"为儿童而设计"中来,与其说他们在为孩子们创作,其实质是在纪念自己童年的同时,在为孩子设计的过程中探索、释放孩子的天性以及未经改造和禁锢的自由创想。  相似文献   

5.
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2147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儿童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身体和关系侵害均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的影响比身体侵害更大。只有身体侵害可以负向预测身体自我概念。性别仅在身体侵害对身体自我概念的预测中表现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精神疾患病人呈增多趋势,也出现低龄现象,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增长很快。那么,哪些人易患抑郁症呢?有家庭问题的儿童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如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简单粗暴而母亲过于溺爱或父母关心少而管束多等,这种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过分依赖和不安全感,一旦遭到心理紧张刺激,就容易产生神经症性症状,重的出现抑郁症。遭遇不幸生活童年时代受到失去父母亲的打击,很可能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沮丧、情绪不稳。童年时代长期的家庭冲突会给儿童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和心理矛盾,家庭暴…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法追踪考察了童年早期到中期母亲教养方式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童年早中期母亲教养方式对11岁儿童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控制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变化。儿童2岁和7岁时,性别能显著预测其11岁时的学校适应问题。儿童2岁时,母亲鼓励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11岁时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同伴交往等行为和社交问题。儿童7岁时,母亲保护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学习问题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果敢社交等行为和社交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班级戏剧问卷"对中部一所小学3、4年级的285名儿童进行了3年追踪调查,研究了3年来儿童的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发展趋势及其在个体间的差异,并探讨了两类攻击行为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童年中后期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并且初始测量的外部攻击水平高的儿童,其关系攻击水平也较高;外部攻击行为变化较快的儿童,其关系攻击变化也比较快。(2)男生的外部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而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四年级关系攻击的上升速度快于三年级;初始为关系攻击较高组相对于较低组,他们的关系攻击随时间的上升速度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9.
7~15岁儿童解决问题应用规则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是对7-15岁儿童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何种“规则”来研究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被试选自昆明汉族、路南县维则乡彝族和板桥乡汉族儿童,共250名.实验内容为“命题检验”和“钟摆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更高级的规则解决问题,即运用信息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对信息的加工更为彻底,考虑也更全面,执行控制变得更加有效;(二)文化环境,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不同性质的实验中,昆明地区儿童使用规则的水平均高于路南地区的同龄儿童.差异在高年级达到显着水平.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儿童间未发现显着性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颜色背后都有不同的性格体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梦想的空间,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来为他们打造具有个性的儿童房。只有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孩子进行不同的儿童房室内色彩设计,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的性格,家长们要更多考虑儿童房色彩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带给儿童心理的不同效果,帮助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儿童都拥有自己喜爱的空间。使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儿童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 对1618名儿童的攻击进行了4年(9岁~12岁)的追踪研究, 分析了童年中晚期攻击的一般发展轨迹、亚组发展轨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总体上, 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攻击水平随年龄而下降。(2)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表明, 童年中晚期母亲报告的儿童攻击呈现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 即无攻击轨迹、低攻击—下降轨迹以及持续高攻击轨迹, 各轨迹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68.7%、26.8%、4.5%。持续高攻击轨迹组以及低攻击—下降轨迹组的儿童在童年晚期均面临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困难。(3)多项Logit模型以及卡方检验表明, 男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攻击轨迹组(高或者低攻击轨迹组), 而女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无攻击轨迹组; 但这并不说明高攻击轨迹组中没有女生, 约2%的女生属于高攻击轨迹组。  相似文献   

12.
童年中期社交退缩类型与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571名3-6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童年中期儿童社交退缩类型、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交退缩儿童的孤独感随年级的升高都是呈现的下降趋势,安静退缩型儿童的孤独感低于活跃退缩型儿童。在互选朋友数量、友谊质量的陪伴和娱乐维度以及亲密与交流维度上不同社交退缩类型的儿童存在差异。友谊在活跃退缩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韩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23-223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创造历史。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儿童作为“人”的本性,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使童年少一些强制和束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教育真正闪烁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动作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感知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在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时,认为儿童最初的智慧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动作的智慧,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智能不足儿童与一般儿童的成长模式相似,然而多数弱智儿童动作的发展,因先天或后天智力障碍的影响,加上可能兼有肢体、知觉、听觉与其他障碍,使他们从小开始在接受外界刺激时,反应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接收外来信息,不懂其意义,行动动作也跟着笨  相似文献   

15.
对285名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分析了儿童同伴尊重发展趋势及其在群体间的差异,探讨了社交领导性在儿童同伴尊重发展中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童年中后期儿童与同伴之间的获得尊重与表现尊重具有显著增长趋势;(2)三年间女孩的表现尊重均高于男孩但增长速度无差异;女孩的获得尊重增长速度高于男孩;(3)儿童的社交领导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同伴尊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家具是儿童每天都要面对和使用的生活工具,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活,间接地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儿童家具的设计者在进行儿童家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儿童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真正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需要的家具,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安全和乐趣。  相似文献   

17.
以929名8-12岁儿童为被试,运用多维同伴侵害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同伴侵害归因量表进行测量,考察归因在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包括互不喜欢、自身不足和同伴嫉妒三个维度;(2)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社交焦虑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通过互不喜欢的中介影响社交焦虑;(3)身体侵害对孤独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通过互不喜欢的中介影响孤独,关系侵害对孤独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同时通过三种归因方式的中介影响孤独。结论: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包括互不喜欢、自身不足和同伴嫉妒三个维度,归因的中介作用模式因同伴侵害、情绪适应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伴嫉妒的归因方式能够减少关系侵害后儿童的孤独情绪。  相似文献   

18.
以友谊质量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小学3到4年级847名儿童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的研究设计,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友谊质量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时间点的友谊质量和抑郁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早期的友谊质量可以显著预测随后的抑郁,早期的抑郁也可以显著预测随后的友谊质量,且相对于友谊质量对抑郁的积极作用,抑郁对儿童友谊质量的瓦解作用更为突出;(3)童年中晚期友谊质量与抑郁的双向作用关系具有跨性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五彩缤纷的年龄阶段。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已告别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涉入了青春黄金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理的发育变化,他们的困惑和焦虑也日趋增多,这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印痕与心身病山西省太原市防疫站(030012)吴淑英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学校(030012)李殊响印痕即心身创伤,是指童年负性体验与成人心理应激。童年负性体验又是指儿童的种种身体痛苦、情感挫折、知觉丧失、心灵缺憾。英国心理学家约翰·洛克认为:新生儿是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