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相似文献   

2.
一切艺术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古筝表演艺术的生命。古筝演奏的创新应该在音响效果和体态表演两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陆媛媛 《美与时代》2005,(11):49-50
古筝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的洗礼,仍然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它那浓郁的民间韵味、别具一格的演奏技法,使其成为当今中国的"民族乐器之王".古筝艺术的空前繁荣与从事古筝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而在古筝教育事业中,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位古筝专业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对古筝早期教育的体会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其情感表述和个性塑造对于促进学生筝艺的全面和谐发展、造就未来古筝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各种乐器根据自身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音质、音色,这种声音上的不同品质,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结构,不同演奏方法所形成的独特时声音个性。古筝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筝就已经流行于秦国。长期以来,筝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概就是被古筝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色所吸引。“如何运用古筝技巧,使古筝艺术表现得更完善”,我认为这是每个演奏者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曹桂芳、曹桂芬、李婉芬、尹其颖、何宝泉、吕殿生、邱大成、何成育、娄方等古筝名家,成为曹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之后,曹派的大批再传弟子纷纷活跃于筝坛,其中,曹老的外孙女冯彬彬就是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这表明,  相似文献   

6.
古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源于它独树一帜的音色传达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本文从古筝音色特点入手,阐述它清脆悦耳、风格多样和美不胜收的特征。进而借助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进一步探讨古筝音色与美的关系。笔者以为,古筝音色和美学之间,从总体而言是辩证的、统一的;分别而言,古筝音色是古筝音乐之美的源泉,而音乐之美又是多姿多彩的古筝音色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浓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文化艺术     
正南岳坤道学院举行2019元旦文艺汇演1月1日,南岳坤道学院在学院大礼堂举行主题为"不忘初心,精进修行"的迎新元旦文艺汇演。南岳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南岳坤道学院院长黄至安方丈及南岳坤道学院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演出。演出内容精彩丰富,包括古筝演奏、古琴演奏、太极拳表演、道情表演、独唱、合唱、舞蹈等。此次文艺汇演为坤道  相似文献   

9.
当下,音乐作为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普及非常迅速,喜欢、学习音乐的人不计其数。而学习音乐对中小学生智力开发、陶冶性情很有益处,对其审美观念甚至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音乐教学之余,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孩子的良好气质,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钢琴、古筝、小提琴等乐器,学习一门乐器已成为家长们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必选。而对于选择什么乐器,中还是西,传统还是现代,其所做的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效果又如何?对于这些看似平常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当前中小学学生乐器学习之类型选择倾向,以及这样的倾向所反映出的大众对待中西音乐的心理趋向、对中西乐器的认识状况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粟湘豫 《美与时代》2003,(10):41-42
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决定着一个人艺术水准的高下。想象力的培养是从事艺术创作者的必修课。要想提高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必须从参加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活动入手,积累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现存有明代以来25座牌楼。这些古朴典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牌楼,不仅装饰美化了景区,而且展示了五台山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精湛的雕刻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大足石刻以艺术品质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大足石刻在吸收、融会前期石窟艺术的基础上,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反映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主线和儒释道融合的文化特色。一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思想意识的开放,刺激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存在较大差异,其是以公众审美和需求为基础,并且在城市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东北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公共艺术发展的基本要求,并基于东北城市文化特征,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新的发展方式与措施,以不断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丰富城市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文化艺术不断泛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许多外来观念冲击并改变着艺术的传统面目和内涵;物质的丰富使艺术观念变得多元而且各异。以塑造三维物体形象的含义来判定现代雕塑已不再完整的今天,技艺已不是成就艺术的重要条件,语言、文字、概念、行为也能成为雕塑了。重新认识和评介这种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艺术趋势的继承性及分析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才不会迷失于浩瀚纷杂的艺术潮流中。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虽已高度度达,但并没有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相反,是原始艺术成为现代艺术获取创造力、生命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剪纸多以单纯为美.细细品味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单纯中又包含冲突、矛盾和对立,以单纯求丰富,对比求和谐.单纯而失丰富易单调,丰富而失单纯则紊杂.这是多样统一的艺术辨证规律在剪纸艺术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起源地,具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艺术文化气息,其鲜明纯净的色彩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塔尔寺也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其艺术三绝——壁画、酥油花和堆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塔尔寺建筑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丰富的含义,体现出藏民对色彩独具一格的认知审美。因此,在宗教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塔尔寺的色彩特征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庆阳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文化精神。庆阳剪纸艺术以其夸张的表现手法、简练的线条为特点,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原始图腾文化以及古老的民俗风情,其中蕴藏着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古代庆阳人对于美的感知。庆阳剪纸丰富的艺术形式为现代绘画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方法,文章就借助庆阳剪纸艺术中动物形象,阐述其对现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一门运用肢体语言抒情表意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要求演员拥有优美的体态,还需要具备丰富广博的文化修养。学习舞蹈艺术专业史论、了解不同学科文化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必不可少。文化修养对演员来说,有助于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有助于强化主体情感的能动表达,赋予舞蹈生命力。舞蹈艺术的成功演绎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滋润,了解相关艺术特点,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深入观察体验生活,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是提高舞蹈演员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玲  方艳 《美与时代》2004,(6):73-74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必将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激发现代平面设计的灵感,深化现代平面设计的内涵和底蕴,从而切实推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