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社会文化传播的新纪元——大众传播时代恩格斯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见人类进步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历史。人类正是依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普世性。伊斯兰本义是“和平”、“顺从”,穆斯林将伊斯兰的美学精神贯穿于穆斯林的人生始终、日常言行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从中体认“独一真宰”的至美、至仁、至慈,追求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伊斯兰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不同文明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并积极借鉴不同文明的美学内容及其美学的艺术形式,从而铸就了伊斯兰美学思想和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伊斯兰文明。一作为伊斯兰美学的源泉——真主“天启”的伊斯兰原典《…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人性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的形成是以人为起点的,并且“人”是文明的核心。所有文明的建立都是人的主体活动的投射;人的问题是标志文明的永恒课题。我们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及学者,已经从众多的渠道揭示了人的奥秘,并且续继探寻着接踵而来的有关人类自身的新问题。所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领域,事实上就是那些智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方向的总结或归类。作为西方人格心理学,其考察的焦点乃是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并急待于进一步拓展的人性王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新创获──《中国现代文化哲学》评介李翔海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化成”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的创造物,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文化哲学”也日益成为现代哲...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创造思维毫不夸张地可称为是这最美丽花朵的花蕊,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构成认识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活动的发展史.没有创造性思维,人类就没有创造性活动,也就没有现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6.
环境美学以跨学科的视野,将美学的疆界从单纯的艺术扩展到自然、城乡等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推动着对美学学科的重构与变革。对于西方环境美学家来说,环境的审美价值和生发模式是环境美学的重要主题,对以想象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等为代表的自然鉴赏模式进行分析梳理,将有助于把握环境美学的理论生发维度,理解环境美学的内在追求和归宿。  相似文献   

7.
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初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创造、占有和消费财富的历史,也是人们的财富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历史;任何社会的变革归根到底都是重新调整人们的财富利益关系。财富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既是主体理性自觉的行为,又是一个潜移默  相似文献   

8.
卢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人,才能平等地得到他人的对待。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对一切幸福的手段也都有平等的要求。然而,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平等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和赞美的理想目标,是人的一种理性的诉求,平等本身变成了一种幸福的追求,平等的追求是理想的追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并逐步实现平等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由有声语言和有形语言组成的人类语言,都与人类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和文化规训后的身体已经具有了体验、欣赏、创造和反思的能力,这就是身体美学视域下的人类语言现象,具体表现在:能说话也能听话的身体构成了语言的物质依托,会传情也会领情的身体体现出语言的艺术表现,有表意也会受意的身体具有了语言的哲理蕴含。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类语言的身体美学意义:建构"身心一体"的语言和谐,实现"视听一律"的身体和谐,追求"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谐。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方  徐益会 《学海》2003,3(3):129-131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政治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觉创造的成果 ,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产物。政治因需要而产生 ,又因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以及追求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出发 ,从价值、制度和组织上来设计和安排政治生活 ,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生活形态 ,即政治文明。”① 政治文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是体现着一定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政治发展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 ,政治文明按照自身特有和外界要求的逻辑不断发展、更替、创新 ,逐步从低级形态过渡到高级形态。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科学蕴涵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论题,值得注意。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就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人化自然” 等重要思想,其实给“科学蕴含着真、善、美的统一”开了先声。所谓大工业是一本打开了人类心理的书,人类心理凝缩了大工业、科学的结晶——随时代而不断变换、丰富的“看色彩的眼睛”、“听音乐的耳朵”等,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已成为中心议题。遗憾的是,它开始只限于艺术美领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再度兴起的“美学热”时,才进入科技世界。科技美学的讨论,使真、美的统一得到了阐释。然而,真善的统一尚未深入学界视野。在一般人看来,善如何能与真相连接而贯通呢?确实,科学上的真如何会得到善的支持而实现,始终是没有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解答。再无私无畏的勇士如果没有相当的科学素养,怎能攻克“相对论”或“哥德巴赫猜想” 等重大科学难题?反过来说,科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人,也不必是德高望众者。其实,只要转换视角,不是从单个主体而是从人类群体来看,合目的的善与真的亲和关系便凸显出来:它体现为人类历史从未断绝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换言之,“知其不知而为之”的“道德力量”。即使是个体,如皮亚杰所说“行为是有目的的动作”,亦可作如是观。因此,真、  相似文献   

12.
说“和”     
《广雅》曰,“和,谐也。”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和是一种普遍存在。日月星辰,由混沌到有序,谓之和;寒来暑往,从秋冬到春夏,谓之和;花草树木,企春华而求秋实,谓之和;飞禽走兽,羡蓝天而慕绿林,谓之和。万物之灵的人类,从未放弃和的梦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张忠成  吴新望 《天风》2018,(11):7-8
今天选读的经文是天使报信给牧羊人时说的一句话:“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其中最吸引人的一个词就是“平安”,这个词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祝愿,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关系,也预示着人类所追求的和谐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马丁·布伯从哲学人类学的立场去理解宗教,揭示了人的“对话的存在”。 对布伯来讲,人类宗教的历史就是人与上帝对话的历史,人与上帝的对话关系就是一种“我—你”关系。正是在对话中,我们就达到了“之间”的领域,哲学人类学就是关于“之间”的人类学。人的对话的存在充分地体现在“原始距离”和“关系性”之中。人建立其“关系性”的能力也就是一种“神性”,因此,哲学人类学必然蕴涵着一种“神学”。他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础乃是人与上帝、与永恒的“你”之间存在的那个对话关系。有关宗教信仰的所有陈述的基础是那些具有信赖性质的对话关系,而不是对教义内容的信仰。布伯反对任何对宗教所做的抽象研究,因此他鄙视基督教神学。布伯还以犹太教为例,分析了宗教的精神实质。他认为,犹太教是一种精神过程,它包含着对三个观念的追求,即“统一的观念”,“行动的观念”和“未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1 现代医学模式源于疾病谱的演变 ,疾病谱的演变有赖于人类活动时空的改变医学模式形成源于疾病谱的演变 ,疾病谱的演变有赖于人类活动的时空改变。恰恰是人类活动的时空 ,导致了新的疾病谱 ,同时也导致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现代医学模式源于疾病谱的演变 ,人类防治疾病的历史 ,是从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到非传染性非感染性的历史 ,也是人类活动时空从自然界转到人文社区的历史。笔者在 2 0 0 0年第 8期《医学与哲学》“现代医学模式形成与疾病治疗“一文中 ,曾提出人类延年益寿的历史无非是“三部曲”的历史 :第一部曲是面对“大家伙”——…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抵触、对抗、吸收、融合的历史。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通过异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获得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天主教会也不例外。教会自从主耶稣创立开始在历史的长河里漂流将近2000年,教会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地进行探索及实践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绘画美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形”与“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优秀的绘画作品既让人惊叹其“形”的工巧,又让人盛赞其“神”的精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形神兼具成为绘画作品追求的准则之一,所以,从“形”与“神”在绘画中的关系、不同历史阶段的美学思想潮流出发,探究其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传播媒介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医药事业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也应自觉接受新媒体时代的检验。从中医药新媒体传播现状看,存在信息污染与"把关人"缺失、学界自身"失语危机"、人文文化遮蔽科学文化、传播分化造成数字鸿沟等伦理失范现象。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实践应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符合传播伦理规范,在可信性、适用性和适度性原则的指导下,遵从"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从政府、行业、专家和受众四方面多管齐下,积极重构中医药新媒体传播伦理价值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15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文明,除了人类所具有的生存与繁衍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日本著名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在论及文明形成的要素时说到,生产力的剩余、社会组  相似文献   

20.
李享 《中国宗教》2022,(5):74-7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山水画具有清逸脱俗、简淡玄远的美学风格,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审美意趣,讲求气韵生动的表现手法,在各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是“道”的艺术体现。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道教美学思想源自老子。《道德经》指出,“道”是最高范畴,当然也就是道教美学的标准。《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实也是道教美学的总纲:凡是与“道”相协调的,符合自然无为的宇宙规律的就是“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