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思韵 《大众心理学》2023,(3):38-39+35
<正>歌曲可以借助歌词向听众传递语义信息,而没有歌词的纯器乐音乐能否单凭音响本身让听众了解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呢?音乐家、理论家经常利用音乐的叙事性——通过不同的旋律、乐器、演奏方法等对故事或事件进行描绘,进而对作品进行阐述或分析。那么,这种叙事性是来自听众心智漫游时的随机事物串联还是由器乐音乐音响而触发的特定想象呢?这种想象是普遍存在的吗?它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歌唱者发自心灵的呼唤,是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想通过歌唱学习来唤起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使其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首先就必须使孩子们真正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树立其音乐形象,使其与音乐元素相结合,赋予音乐元素以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为此,可以多采用欣赏法、范唱法,让美的旋律反复出现,不断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注意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以及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除此之外,还要将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相结合,将音乐的旋律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将音乐力度与歌曲的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3.
选取受过音乐训练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汉语儿童为被试,在同一呈现速率条件下以歌曲、韵律和朗读三种方式呈现一段英文材料,从单词、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探讨音乐训练经验和材料呈现方式对第二语言言语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组的记忆成绩高于非音乐组;2)相比于朗读材料,儿童对于歌曲和韵律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3)在单词和句子层面,音乐组和非音乐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歌曲材料上,而篇章层面没有类似发现。该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和材料呈现方式均能影响儿童的第二语言言语记忆,并且音乐训练效应对材料呈现方式表现出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始终把语言作为创造的基础和核心,无论是歌词创作、曲调的谱写,还是歌曲的演唱,都始终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感受与表现。声乐艺术和其它音乐形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借助于歌唱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这就比其它音乐形式能更直接地与听众交流和产生共鸣。清晰的歌唱语言是歌曲艺术表现的必需,但歌唱语言必须服从歌曲的整体艺术表现,它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清晰度。不同旋律类型的歌曲、不同风格的唱法之间,歌唱语言的清晰度是有差异的。清晰、较清晰歌唱语言不可能绝对清晰,也不能不清晰,也并非越清晰越好,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刘欢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乐人,在当代中国流行乐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许多业内、业外人士都十分认可的。刘欢是当代乐坛有着典型意义的一个符号,对他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寻找到音乐文化建设的真正"钥匙"。在《中国好歌曲》中并没有刘欢创作的音乐作品,但他节目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别人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别人歌曲的改造,都体现着他的音乐创作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民族性与世界性、发扬和推广小众音乐、创作由"心"。  相似文献   

6.
任何艺术都以创作形象为主要任务,歌曲作品也不例外。大家知道,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创作成形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听到它欣赏它,必须通过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将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后,再对它进行演绎。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地表现好,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下面就如何艺术地处理与表现歌曲,浅谈一些笔者的看法:一、了解熟悉作品是前提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  相似文献   

7.
歌曲总体来讲是一种声乐的艺术,可以借助于器乐演奏来表达.曲调和唱词应是构成歌曲的两大基本及核心因素,因此歌曲具有音乐内涵和文学内涵.笔者认为传统歌曲在音乐内涵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如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民歌在演唱方式、音乐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情至声,声情并茂!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发自内心的去体验和细腻的分析作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情、字、韵、形结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是语言的美化与升华。衬词和衬腔在民歌中的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衬词衬腔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歌曲的深刻内涵,使歌唱者的情感得到了延伸,并为歌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与欧洲作曲技法的结晶。歌词语言的诗意性、音乐表现的丰富性以及钢琴伴奏的完整性是中国艺术歌曲诗意美表达的"三要素"。中国艺术歌曲在精美的诗歌语言、多元的音乐语言表现和完美钢琴伴奏三要素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三要素"全面丰富了歌曲创作的民族化内涵,对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以及中国声乐跨入更新、更高的国际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娱乐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的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刘世嵘 《美与时代》2003,(10):29-30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较高的水平,歌唱者不但要有丰富的感情,还要有一系列表达感情的方法,认真理解歌曲思想及其音乐表现手段,熟练掌握吐字发声技巧,这是唱好歌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应是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操作步骤加勤奋的结果.这些方法和步骤在歌曲的即兴伴奏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应重点学习并攻克的环节.这些方法主要:分析并确定调式;确定调式主音的高音位置;设计前奏;选择和弦;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准确选择与之相吻合的伴奏织体;为歌曲选择合适的音区.  相似文献   

14.
从词牌看道教对诗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没有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不可能诞生道教这种对中国人影响深刻的宗教;同样,没有中国这块土壤,也不可能产生道教文学。道教对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限于篇幅,下面具体论述对词牌的影响。十九世纪初,甘肃敦煌鸣沙山第二八八石窟被打开,其中有数百首词曲,这是唐五代音乐舞蹈的资料,它对唐五代的词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从敦煌卷子中清理出来的唐五代词,又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词。它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唐五代的曲子词,这就是说,至晚在盛唐,这种带音乐的诗即词就已经产生了。起于民…  相似文献   

15.
音乐表演是指器乐或声乐表演者把作曲家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曲谱或歌曲,通过自己的理解用乐器演奏或声音演唱充分地表现出来,形成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以供音乐听众来欣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于唐宋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作品中的空间表现进行形式分析,梳理此一时期空间表现在绘画中的发展及演变序列。隋唐到宋是敦煌壁画空间表现方式从发展、成熟到程式化的时期,在此过程中解读画者表现空间的用意及其技法选择的初衷。对于画者而言,传统绘画中的界画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关于空间视角的诸多可取之处。对于敦煌壁画中构图与形式的考察与研究,则使我们了解空间表现方式的转变会直接影响艺术风格的转变,形成每个时代独具特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代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地方民歌是千百年来各地区劳动人民言传心授留下的音乐艺术瑰宝,反映着各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日常叙事。在演唱地方民歌时,其歌曲背景、音乐风格、语言语调及演唱情感几个方面是唱好地方民歌的关键。若忽略这些方面,千篇一律过度讲究"科学发声方法",歌曲就很容易由于太过"洋气"从而缺滋少味。要想真正唱好一首地方民歌,了解歌曲背景,掌握该地区语言的特点、作品风格以及演唱情感是必不可少。地方民歌《咕噜山歌》是贵州黔南地区布依族民风民俗的真实反映,演唱时要了解歌曲的背景,把握曲调的风格和歌曲情感,正确理解歌词含义,并结合当地的方言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民歌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茹 《美与时代》2007,(10):110-111
舒伯特是奥地利近代杰出的音乐家.钢琴伴奏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的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歌曲伴奏特点是:伴奏音型与节奏符合人物自身特征及其活动特征,擅用前奏来创造歌曲的情绪氛围;伴奏音乐形象化,节奏型多样化;伴奏音乐简练活跃,易于弹奏;伴奏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电影<绝代妖姬>讲述了意大利一个著名的阉人歌唱家的传奇故事.<八月迷情>的主人公埃文,是一个对音乐天生敏感的孩子,很小时便有超人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两部影片都描写了一个音乐天才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20.
李翎 《法音》2022,(2):50-52
<正>大足宝顶大佛湾北岩中部第17龛为所谓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经变表现了几段孝亲故事,且都有铭文说明雕刻内容。其中《释迦佛因地为睒子行孝图》的识读,因周边图像与文字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确认。但是通过观察,这里没有出现《睒子本生》的典型图像——睒子取水,与大家熟知的新疆、敦煌壁画系统下的《睒子本生》完全不同(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