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并以人体本身声带做演奏乐器的艺术。歌唱离不开语言,歌唱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歌唱艺术的优劣。西洋美声唱法同中国传统艺术唱法同样都非常重视歌唱语言在歌曲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歌唱中艺术地准确地咬字、吐字,使字与声相结合,根据歌曲内容、情调、风格,塑造完美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声乐艺术就是音乐与语言的有机结合,因此语言是声乐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要准确表达歌曲的词意,咬字吐字必须准确清晰。生活中,很多歌手由于不注重咬字吐字,造成“台上闹哄哄,台下听不清”,表演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咬字吐字的训练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实践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呢?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据声母韵母在唱歌中咬字吐字时着力点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五音”“四呼”“收声”等吐字咬字规律。笔者结合自己数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这些传统…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是社会交流的工具.声乐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歌唱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字与发音,创造出各种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就得咬字吐字清楚,使人闻其音即解其意,从而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否则就失去了声乐艺术的意义.在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金白,四两唱"之说,足见在歌唱中对语言这一因素的重视.明朝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讲:"凡敷演一字,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必首腹尾已尽,然后再出下一个字,则字字清楚."下面就着重讲一下字头、字腹、字尾的唱法.  相似文献   

4.
任何艺术都以创作形象为主要任务,歌曲作品也不例外。大家知道,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创作成形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听到它欣赏它,必须通过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将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后,再对它进行演绎。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地表现好,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下面就如何艺术地处理与表现歌曲,浅谈一些笔者的看法:一、了解熟悉作品是前提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  相似文献   

5.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歌唱者发自心灵的呼唤,是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想通过歌唱学习来唤起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使其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首先就必须使孩子们真正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树立其音乐形象,使其与音乐元素相结合,赋予音乐元素以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为此,可以多采用欣赏法、范唱法,让美的旋律反复出现,不断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注意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以及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除此之外,还要将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相结合,将音乐的旋律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将音乐力度与歌曲的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7.
刘世嵘 《美与时代》2003,(10):29-30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较高的水平,歌唱者不但要有丰富的感情,还要有一系列表达感情的方法,认真理解歌曲思想及其音乐表现手段,熟练掌握吐字发声技巧,这是唱好歌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一、额我略圣咏即歌唱的祈祷在谈到额我略歌曲时,很多人给它命名为素歌、无伴奏歌曲,它是一种节奏较为自由、旋律流畅舒缓、音符结构匀称的音乐;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它是一种单旋律歌曲:它的旋律是用来歌唱教会礼仪经文的一种音乐。所以,人们拿到额我略歌曲书时可以一目了然它的乐谱,它的旋律是用多多少少的方块音符排列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绘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思想与情感都能够把观者置于一种特殊的艺术情感空间中。尽管绘画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音乐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但是,音乐与绘画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却能塑造出殊途同归的艺术意蕴,同样也都体现出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的内在情感与意境。每个门类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乐、画二者所构成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但正是这不同的艺术语言却又隐隐道出二者在思想与情感表现中的相合之处,此为中国文化艺术思想之精髓妙处。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歌唱以表达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作为一种艺术创造,人类歌唱是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文学的、艺术的等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结果。在人类歌唱活动中,无论以何种嗓音,何种唱法,抒情达意,都将通过一定的形式得以完成。歌唱形式,是歌唱内容所涵全部技术,艺术与文化最直接的展露。 歌唱形式,即人声的组合。按照表演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物质手段来分类,在声乐体裁中,有独唱、重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形式。这些不同的歌唱形式,是经过千百年极为漫长的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着歌唱活动的艺术性。它细腻,灵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们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而歌唱则是语言情感表达的延伸.中国古代音乐论著<礼记·乐论>中有句名言:"言之不足而歌之",这就充分说明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是情感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伴奏”意为“伴随而奏之”,常常是由一件或多件乐器由于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以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与色彩性。然而伴奏又是音乐结构中的一部分,用于衬托和补充富有表情的歌唱和乐器。用绿叶衬托红花比喻伴奏的地位再恰当不过了。而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又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伴奏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有着自己独特内容、规律、逻辑和特点的技术性很强的艺术。一个好的伴奏者不仅能使听众享受到合作者演唱的美好音乐,而且可以激发  相似文献   

13.
班一 《美与时代》2005,(10):56-57
音乐的所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音乐文化(音乐语言与音乐理论)和音乐表演(声乐歌唱与器乐演奏).而音乐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其使用的感觉器官与其它专业相比有很大不同,尤其音乐学习的心理有其独自的特点.研究音乐学习的心理,积极地运用心理学规律,对提高音乐学习效率,指导音乐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歌唱艺术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语言的美化处理对歌唱艺术至关重要。对歌唱语言内涵的深层把握和歌唱技巧的灵活运用是提高歌唱艺术境界的必由之径。  相似文献   

15.
赵旭峰 《美与时代》2014,(3):140-140
作为与戏曲相结合的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体现着适应戏剧的要求,要为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营造情感氛围服务。它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同时也是区别一个剧种与另一剧种的重要的标志。这种戏曲音乐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是因“完”而“美”。只有歌唱的种种因素同时具备而且协调统一,构建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才能完美地表现出艺术的歌唱。由此可见,我们如果要体现歌唱的艺术整体,就必须顾及到歌唱的每一个因素,遵循“把握作品内涵、确立歌唱意境,把握演唱及作品风格、运用歌唱技巧做到声情并茂”的歌唱原则。  相似文献   

17.
当人的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想起了音乐,当情感到了极限的时候就用声音来发泄.无论是动听还是刺耳,都是自己情感的表现,如果想把这种情感打动周围的人,就要把你的歌声唱得悦耳动听,这就是歌唱艺术。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但两者的发声是有差异的.必须合理地将二者联系起来,这样我们不仅能用语言来指导歌唱实践活动,还能通过歌唱训练来完善和提高说话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刘一先 《美与时代》2004,(11):68-69
歌唱艺术主要有七大要素:情、气、字、腔、韵、味、形.在这七大要素中,字与腔是表现歌唱艺术魅力的主要手段.因为人们欣赏歌唱艺术的基础在于能听清字,听懂歌词;其次是通过行腔体会歌唱语言的韵味和美.  相似文献   

20.
张宁 《美与时代》2004,(7):22-23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进程中,曾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位置.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协调,从造型到艺术语言的运用,形成了相对的系统性.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语言再好,也只能用于传统程式的表现上,当今工笔人物画面对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的表现就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许多画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必须突破传统的形式语言规范,从根本上丰富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使之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