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世纪以来,德语学者在艺术史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该学科奠定了基础内容。其中的一些观念成为艺术史的经典。Jessica Backus的文章介绍了"多宝阁"(Wunderkammer)、"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格式塔"(Gestalt)、艺术意志(Kunstwollen)、移情(Einfühlung)、"记忆印迹"(engram)六个德文艺术术语。其中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多种阐释,中国学者滕固的"风格发展"(Stilentwicklung)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具有关联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艺术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艺术家的创作通常不能被观众所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仅仅凭借主观对艺术及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只发挥了艺术创作的人本性,并没有真正将公众的意志融入作品中,失去了艺术的社会性,自然不能被公众接受。艺术是属于公众的艺术,只有当艺术被公众理解并接受,艺术作品才能凸显它存在的意义,反之,作品只能作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花瓶而存在。将公共意志与艺术结合,本应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但在我国当代艺术中,人本性与社会性在艺术创作中却呈现出博弈的趋势。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我国未来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求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与其自身语言的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正是由于壁画的多样的创造性语言,决定了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从本源意义上考察,文艺与伦理作为两种特殊的人类意识,其功能和价值有着明显的不同。广义的道德生活和艺术生活,有根本的不同:前者是现实世界的实行,后者是假想的创造世界的观照;前者是实行意志的主张和努力,后者是创造的观照和玩味;前者是以意志为本位,后者则以感情为本位;前者是实际的严格的努力,后者是自由的感兴或游戏。很显然,在形象、生命、情感等认知领域,在文艺与伦理各自面对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一种艺术”(周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而且是我国僧俗相辅相成共同从事的、民族精神最基本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性基础的表现型艺术。我国书法,早在殷商时代,便由实用性发展而为装饰性。装饰以审美的理想之追求为主,故书法不单是涵有技巧与思虑之活动,而且是具有审美价值之活动,所以书法是一种艺术实践。书法家以社会的意义,将自己的感情与意志表达于人。  相似文献   

6.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鲜有的由中世纪神学哲学家们正式提出并加以深入探究的纯粹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备受争议的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中世纪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神学哲学家都探讨过自由意志问题,阿奎那则是其中最具转折性、综合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人物。在阿奎那之前,中世纪思想家们的自由意志论主要是在道德视域下、与道德善恶和道德归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阿奎那在继承奥古斯丁主义自由意志论的基础上,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智选择和波埃修的理智自由意志论等观点,创立了一种完备的理智主义自由意志论,实现了中世纪自由意志论从道德主义向理智主义的转向。这种转向在经院哲学晚期和近代引发了深远效应。  相似文献   

7.
艺术精神正是人类寻找并发展多种途径将难以表达的意识方面予以表达的思想意志。具有同源性的中国艺术精神和非中国艺术精神通过"真"的途径,分化出科学和写实主义艺术门类,通过"善"的途径,分化出宗教和理想主义艺术门类。而其区别在于:中国艺术精神中"善"的比重比非中国艺术精神中"善"的比重大,"真"的比重相对较小。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包涵以下三个因素: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阶级统治的需要,由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中国艺术精神的本体是善。  相似文献   

8.
李青萍画作,融合了印象派、中国写意画、印度泼彩画的神韵;集造化、灵感、内功于一身;尺幅之间,气象万千。她劈波斩浪,独创画派;生命之火,火光烛天。画家在孤绝、封闭、惨无人道的环境里,顽强坚守创作意志、和艺术理想;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把艺术才情和能量,最终释放出来,玉成纯正的浪漫精神和王者风范。此乃青萍,在艺术史上的终身成就和永恒地位。  相似文献   

9.
林若熹以创新与变革之气度,创独特之风格屹立于当代中国画坛,他的作品流露着对时间、空间、自然、永恒的哲思,既具儒家隽永、富贵之诗意,又具道家超然、深邃之哲思。林若熹的作品显示出其独特的美学追求,静中富有生命气象,动中彰显宇宙大气。其作品根植于岭南传统笔墨的文化土壤,大胆借鉴外国文化包括现代艺术的多元尝试,构图出新,耐人品读。无论从广度与深度,都能领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从广度上讲,他是难见的全面型艺术家,善于诗文,精于理论,巧于绘画(花鸟、人物、山水、工笔、写意皆善),格于书法。从深度来讲,具有深入研究的绘画之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打通诗、书、画等艺术语言界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画的线意志""没骨之骨"等理论,对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提出了极具见地的总结与展望。在如何创新中国绘画上,林若熹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他当之无愧是中国画坛引领时代风尚的旗帜。文章将从内外两方面研究其艺术特色,从外而言,谈其精致构图、意象色彩、线性意志、诗意气象;从内而言,谈其独创艺术理论。文章试图从多角度研究林若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肯定其对中国重彩画艺术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0.
意志问题是永恒的人性问题和哲学难题 ,同时也是最受争议、最遭误解的哲学问题之一。近年来 ,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并作了一些不无意义的探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以期引起更多识士重视意志问题 ,积极推进我国的意志哲学研究。一、意志研究正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新生点在西方哲学史中 ,人们对于意志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由于哲学立场、方法、价值取向等多重局限 ,西方意志理论虽然形态多样并不乏意义 ,但从根本上说 ,它们并不能科学合理地把握意志与存在、意志与实践、意志与人、意志自由与历史必然等关系 ,它们对…  相似文献   

11.
克罗齐关于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直觉活动,是形象与情感的审美表现,道德是起于意志且有理性目的的实践活动,二者在整个精神活动中分属不同的认识和实践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艺术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但是基于共同的人性基础,艺术与道德并非相互割裂、彼此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由于艺术家总是生活在现实的道德王国里,他必然肩负着一定的道德使命.克罗齐关于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对于我国艺术伦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薛媛 《美与时代》2004,(4):80-82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的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微妙变化,及时地捕捉这种变化,对大众审美心理进行一番客观的审视与分析,是促进电影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文艺控制论的观点,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群体审美现象,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懈地针对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相应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以求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意志软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问题。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最早确立了讨论意志软弱问题的框架。鉴于意志软弱问题在行为理论、自主性和道德责任研究中的地位,它经常被用以检验某些自主性观点的解释力。法兰克福的自主性理论作为一个有影响的自主性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意志软弱的发生及意志软弱行为的道德责任,因此不但证明了自身的合理性,而且推进了对于意志软弱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决策中意志因素作用的问题,虽已提出,但仍有进一步加以阐述的必要。本文仅就决策中意志因素作用的理论根据、表现及要求,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决策中意志因素作用的理论根据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们在决定目标及实现目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意志坚  相似文献   

15.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侗族大歌被誉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民间音乐",是侗族文化浓缩的精华。侗族大歌的洋洋外观是生命意志的本真活动,生命意志的跃动正是侗族大歌产生的源泉。产生和发展,就是把自然声音融入歌声来表达人的情感,结合多耶舞使个体的人走出日常生活的樊篱和束缚,消融在歌舞的洪流里,让个体生命的高歌成为集体的狂欢,达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共生共在。侗族大歌既是酒神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婉转的旋律正是这种"意味深长之奥秘"。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侗家人通过对生存的深刻体验,在对生存的痛苦的反抗中形成了"艺术的形而上学",是"此岸慰藉的艺术"。侗家人正是这种在侗族大歌的家园中放逐自己的酒神情绪,沉醉于审美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庄子和海德格尔都认为自由的生存是以理想和意志对抗现实不合理现象的生存.自然界是人类最原始的栖居场所,人是自然界的延伸,人应该尊重、亲近自然,并且葆有从自然界延伸而来的真实本性.现代社会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海德格尔扬弃了西方近代以来“审美救世”的观点,指出艺术精神正在被审美泛化“扼杀”.庄子虽没有“艺术终结”的困惑,但他也认为矫饰的艺术无法安顿人类的身心.然而,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安顿人类身心的方式仍然具有引导人类达到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宋正 《美与时代》2006,(9):40-42
中国文化的主流性格是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现世的性格和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出世的性格,在这两种性格引导下的中国文化又始终表达出一种与自然相亲和的特征。艺术之于文化,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与解放,是文化的精神载体与最高表现形式,而音乐又是诸多艺术形式中最富于自由意志与形而上意味的。由此,中国传统音乐当是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集中体现。本文以孔子对音乐的论述为依据,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音乐中找寻例证,探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善的意志概念是他的道德哲学的起点。然而,在如何理解善的意志上,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只要理解了意志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和作为一种自由因果性的观念,我们就会发现,自律的意志概念为我们理解善的意志概念提供了最好的说明,一个善的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法则下的自律。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艺术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中心的转移,抽象艺术的出现,颠覆了观众以往对古典主义绘画的认知。此时的俄国,响应西方世界的号召,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以列宾等人为首的巡回画派退出舞台,前卫艺术的风格与形式也愈见丰富。当时的前卫艺术主要以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为代表,透过奥地利艺术批评家阿洛伊斯·李格尔提出的艺术意志和"世界感"的概念,集中到马列维奇至上主义风格时期,从而窥视这一代表风格形成的背景原因、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绘画中的"世界感"。  相似文献   

20.
非理性主义思潮是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于本世纪西方哲坛,以贬低理性的作用、高扬意志与直觉为特征的西方哲学思潮,它业已对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等等)产生了冲击式影响。近年来,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