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尊严”?“尊严”一词最初表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高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有最高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族类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后来随着人类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尊严”不仅表达作为“类”的人在宇宙中高于其他存在物的崇高地位,而且用以表达在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引伸出来表达阶级、民族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尊严,作为个人意识,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
“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及社会发展等;概括而言——教育是人类传递和开展文明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狄洛曾说:“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成长基础,教育方向正确,人类的真、善、美资质就得以发扬提升,世界的和谐进步就易达成。”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3.
卢彪 《学海》2002,1(3):18-2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将进入全球化的时代。现代科技并非“科学人”纯粹“理性”自恋的产物 ,也并非是为了达到实用目的的工具 ,经验科学抹杀了人与非人事物的区别 ,现代科技导致了人性的客观化 ,出现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人性”的对立。因此 ,“科学人”应从“为科学而科学”、“为实力而科学”的价值观中走出来 ,确立“为人类而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削弱仅是一种表象。从实质上说,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获得最本质的、名符其实的意义。 传统社会的特征是政治的伦理化,是道德化了的社会,以“人治”为核心。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政治的制度化,是理性化了的社会,以“法治”为核心,因此,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理性和法治的现代社会,其精髓之一就是体现人道和伦理的精神,它从法律上赋予人权利、自由、平等和公正,而这正是人类道德所要追求的。  相似文献   

5.
贾丽莉 《美与时代》2003,(12):87-88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现象的探讨和认识也发展起来,美育作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已经显得日益重要起来。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爱好美、追求美,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和历史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美与人们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尚,使人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使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进步、发展、繁荣的动力,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世界上所有的不同民族、种族不管是大民族、小民族,它的母语(第一语言)都是这个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繁荣的先决条件和“动力”,都是发展这个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石和载体。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又到当代的火箭导弹,卫星上天,电子信息网络,都是由于有了语言文字的缘故,都是语言文字功能的“功劳”。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十分珍惜语言文字的学习。把学习语言文字当作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刘金钟文化的广义概念系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等等。“建筑文化”当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江丹林,孙麾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现象上看,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据此有人认定,马克思晚年改变了他以前一贯坚持的关于社会发展“单线论”的观点,而重新选择了“多线论”的立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单线论”错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理论,变成了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多线论”则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论述突现出来,否定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把各个民族的发展看作是彼此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历史进程。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人类社会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特殊道路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单线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的正统解释,因为斯大林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机械地理解成人类社会的单线发展模式。随着“单线论”愈来愈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多线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所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一书,具体提出了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概念的“复原”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焦玉珍 《管子学刊》2006,(3):108-110
“健康是人类的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相对减少,而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日益增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啊已成为20世纪末最热门的话题。实际上当前主要议论和关心的内容是新技术(加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机器人、新材料、航天技术、光纤通讯、新能源等)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前途的作用。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而广为流行的“后工业社会”论、“第三次浪潮”论、“大趋势”论、“信息经济”论等主要是从新技术发展的角度预测未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类对家庭发展的历史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更谈不上预测家庭发展的未来。“家庭史的研究是从1861年,即巴霍芬的《母权论》出版的那一年开始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5页)巴霍芬认为,人类最初有个群婚杂交阶段,母系氏族先于父系氏族存在过。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的生活进行了长期研究,于1877年写成了著名的《古代社会》一书。他证明,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由母权制氏族到父权制氏族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家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恩格斯认  相似文献   

12.
实践的发展常常根据迫切需要把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某些鲜为人知的财富提起特别注意,以致使人们仿佛有着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深入讨论,人们探视的目光逐渐转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东方社会理论;而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又自然牵涉到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世界历史”的思想。但是,虽然许多学者都对“世界历史”思想表示极大兴趣并予以开掘,  相似文献   

13.
陶富源同志在《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10期著文,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在地理环境的“剧变”后出现的,而人类社会早期又依赖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形成及早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为了求得正确结论,我们必须探讨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增强技术作为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的一种技术干预手段,是对人类身体进行的一种技术上的改变,这必然在“人是什么”、社会公平、安全与自主权等方面引发一定的社会伦理问题。而这正是对“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这一绝对律令的违背。由此需要对人类增强技术进行全面的评估,从坚守“增强底线原则”、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加强伦理审查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少不良后果的产生。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做到有效性与合理性、真理性与价值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文明”是标志社会历史进步状态的重要范畴。它既是社会学,历史学的范畴,又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文明”范畴的内涵是历史的,发展的,也是具体丰富的。要比较准确地认识、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深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要求人们以全面的观点去把握人类社会的文明。唯此,才能更好地促进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体的文明度的提高,是整个人类社会文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般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和标志之一。研究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找到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从而尽可能地挖掘人类的创造潜能。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的研究多数从外部入手,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等,而忽视儿童内部心理因素的研究。创造力是蕴藏在儿童身上的“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离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心理发展。本试图分析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心理阻力,以达到充分开发其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的出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资本、新技术、信息和各种物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和转让,而惟一不能转让的是一国人民的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教育是现代化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然而发展教育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局限性、趋向筛选性特点,使国民整体教育和持续教育受到很大限制。图书馆对人类的贡献之一是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图书馆以其广泛的社会性在知识传播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图书馆以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作为连接社会的纽带与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一个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新创获──《中国现代文化哲学》评介李翔海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化成”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的创造物,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文化哲学”也日益成为现代哲...  相似文献   

19.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本年度9月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平等、发展与和平”,次主题为“健康、教育和就业”。 妇女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半,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妇女又得天独厚的富有爱心。母亲孕育生命,迎接着每一  相似文献   

20.
“技术”就是技巧策略,属于方法论的范畴。人类通过掌握各种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水平,以此为征服自然,创造财富服务。人类的进步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和技术都是呈线性发展、逐渐进步的。技术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人类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力发展科技,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所以就产生了今天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在艺术中,“技术”是否与其在人类发展中一样,具有同样重大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首先,艺术与人类社会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