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守信重诺讲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传承传统诚信美德首先必须阐释传统诚信的思想内涵和创生之理,尤其是要揭示其发生作用的社会根据,挖掘其滋生与涵育的深厚社会土壤。中国传统诚信孕育于自然经济基础与乡土社会结构,受制于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模式,内化于礼法结合社会维系机制,涵养于儒家思想为宗的价值文化系统。考察中国传统诚信的社会根据,有利于更加全面解析传统诚信的社会历史渊源,有助于更加清楚了解传统诚信的基本精神与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诚信。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有其传统道德渊源的。考察中国传统道德,忠德除了包含等级专制意蕴的忠君含义外,还包含有忠于社稷的爱国情怀,忠于职守的敬业态度,忠信为本的诚信原则,忠恕待人的友善精神。忠德的这些原初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呈现出一一对应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对传统忠德进行当代转换,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种转换可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相似文献   

3.
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美德融入到现实社会中,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谢牧 《天风》2014,(3):58-58
<正>据《重庆晚报》报道:2013年底,重庆南川城区南桥酒店旁公路上,60岁的罗云淑捡到一个装有11万元现金的袋子。为了失主回来能够及时找到钱,她在原地站了1个小时,很多围观者说她傻,可她却说:"我穷得干净,别人的东西我是绝对不能要的。"看到这则新闻,可能有人认为捡到东西交还失主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庆罗大妈拾金不昧的行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今天骗人事件屡屡发生、诚信危机不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今天召开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是国内伦理学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的一个具体行动。中华传统美德是以怎样的状态发生发展的呢?这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中华传统美德存在于中华传统道德之中并随之发展,而中华传统道德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随之  相似文献   

6.
许宏 《管子学刊》2010,(3):87-91
儒学普及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文化热点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察和理性的分析研究。儒家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传统美德,当前的儒学普及应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在新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型,以现代精神推动儒学普及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教授谈正确理解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必须正确解决批判继承传统美德的问题,其中包括弘扬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中既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道德,也有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谈到三纲五常,事实上,五常和三纲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传统美德教育三谈任洁当前,传统美德教育正在一些中小学、幼儿园乃至一些大专学校中开展起来。让广大青少年一代从中华五千年美德中,得到如何做人,如何处书,如何完善自我、报效国家的启示,无疑是宣传教育工作中一件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广而言之,在全社会将传统美德教...  相似文献   

9.
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中庸哲学。儒学中以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新秩序有着其他文化系统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教育。“八荣八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儒学“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显示了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魅力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身的发展存在着纵向继承和横向扩展两个方向,全球道德在其形成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全面吸纳是人类道德文明沿着纵横两个方面发展的交汇结合。具有巨大魅力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全球道德的一个重要渊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部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建设与全球道德建设紧密相联的结合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结合,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之源.传统美德之善是新时代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历史根基.溯善、崇善、敬善的善性温润着现代公民的向德心性;尊礼、明礼、修德的善德催发着现代公民规则意识的生成;履善、持善、导善的善举强化着现代公民的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有其内在的依据、融入机制和实现路径,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握传统美德之善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维度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美德是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今天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大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为达到教育效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诚信的三个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或规范并非绝对普适,而是有其限度。它至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限度:个体理性的限度、根本利益的限度和社会正义的限度。对于缺乏起码的理性行为能力的人,社会不能提出诚信要求。诚信不可能出现在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相互冲突的双方之间。社会正义是诚信的一条重要边界,诚信应当在正义的范围内活动。逾越正义的诚信是自我背叛、自我否定的诚信,因而不是真正的诚信。深入认识诚信的限度,是为了更适当地要求诚信和更合理地践行诚信。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美德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深入挖掘、整理中华传统美德,使之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王华同志的专著《美德论——传统美德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全书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诚如臧乐源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该书“时代性、针对性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体会,这本书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陈孝浪  吴新望 《天风》2018,(9):12-13
"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经文:弗4:28;帖前4:11-12这两处经文都要求我们做爱岗敬业的基督徒,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一;是公民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礼记·学记》中有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此大学之道也";同时,这也是基督教圣经的教导,保罗曾说:"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网络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必要性,它是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应对网络诚信特殊性的客观要求和维持公正的网络经济秩序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构建网络诚信制度具有可能性,顶层设计指引制度方向,诚信文化创造环境基础。网络诚信制度是一个体系,具体包括网络诚信法律制度、网络诚信管理制度、网络诚信责任制度等。网络诚信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网民对于诚信制度认同与遵守以及行业组织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社会主义新的道德传统,我们认为,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今天,在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在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8.
德性诚信与制度诚信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诚信建设模式,是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制度伦理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体现。德性诚信主要靠道德舆论、习俗、良心、信念等非正式制度维系,制度诚信主要靠法律、法规、规章等正式制度维系。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德性诚信转向制度诚信,是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人际信任转向制度信任、信任担保由人品转向契约等社会变迁发展的结果。当前的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在传承中国德性诚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现代诚信建设制度依赖的趋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德性诚信内规与制度诚信外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公益组织的诚信生态是以公益组织为主体,以诚信为核心价值所形成的一个道德生态系统。公益组织的诚信生态呈现内外多重维度的特点。公益组织的诚信生态拓展了社会诚信的广度,有助良善生活的形成,促进其他伦理精神的发展。但是失信事件与诚信危机使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出现断裂失衡,需要伦理修复。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伦理修复必须是全维度的,诚信生态修复不限于道德的手段,还需引入其他有效修复诚信生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诚信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一种美德 ,这已经是不需要讨论的。但是 ,在市场经济领域 ,无论从道德功利主义推出的诚信原则 ,还是从道德理想主义推出的诚信原则都不具有普适性。因此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应该是一种保持必要张力和弹性的有限诚信 ,这种诚信原则既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又是培育手段和目的价值相统一的理想诚信精神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