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督徒的归宿是来世永恒的生命,那么,短暂的今生是否有意义?能够进入永生的是我们的灵魂,那么,必将化为泥土的肉身有什么价值?我想主内的弟兄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宗教生活中,我们不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芳香     
兰溪 《天风》2018,(8):48-48
浩瀚宇宙中,人是渺小的,如沧海一粟;生命更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何等宝贵。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让生活如歌,让人生精彩,让生命吐露芳香?多少人在苦苦思索,寻找人生的真谛,却走不出自我,走不出困惑。迷惘、挣扎,仍不得真正的快乐和内在的平安。多年来,我在彷徨中求索,百思不得其解。终于云开月朗,阳光洒满心房。是他的爱找到我,照亮我灰暗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4.
王从友 《天风》2012,(4):51-53,68
医学、哲学、信仰,何为本何为用?一位临床医生为什么会转向生命伦理研究,是学术兴趣还是天职的召唤?孙慕义教授,一位牧师的儿子,眼下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年过花甲却仍孜孜不倦,倾尽心血,获得累累学术成果。他的良知和责任感,使他始终关注社会、热爱生命。本刊有幸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听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生命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光盐 《天风》2004,(8):32-32
我在静默中凝视着那缕阳光,忽然,我发现阳光中夹杂着一些烟雾和灰尘,似乎是从窗外随着阳光播洒进来的.想想早晨阳光初照,空气应该格外清新,怎么会有烟尘呢?我站起身来,推开纱窗:可并没有看见什么,也许是远处随风飘过来的炊烟吧?其实,那烟尘并不浓烈,只是在阳光的照射中显得非常醒目罢了.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奥秘     
我享受生之喜悦,并不为其它理由。生命,对我而言,并非短暂的烛光。我认为它是一支灿烂的火把,只是暂时交我保管,在我交棒给下一代时,我必须让它尽可能燃烧得明亮璀璨。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一个曾在精神病院待了许多年的患者,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发现生命的意义。 他一直深信,只要有朝一日发现生命的意义,他就能够告别沮丧、完全痊愈而离开医院。他认为自己之所  相似文献   

7.
美是人类生命进步理想的形象表现,关于美的定义关乎生命美学的定位,不可忽视。而要开拓和深化生命美学,必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提出和研究"生命美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二)生命美学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三)生命美学该怎样研究?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同时,厘清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 与生命美学结缘的三十年后回顾往事,我首先想提及的,甚至都不是美学,而是一部电影. 香港有一部电影,叫做《无间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位老警察问年轻的新警察的一个问题:“我们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想做一个警察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警察?”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真实.我想说,这也是我在研究美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追问自己的.“我是想做一个美学学者”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美学学者”?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立起     
生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沙漠里有阳光,也有空气,但没有水。然而,沙漠里却有生命,这是自然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战玉志 《天风》2005,(9):45-45
生命,到底有没有一个极限?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残”与“废”两个字连接在一起使用,好像残者即废,无可救药。难道残者就是废人吗?在我认识的许多伤残孩子中,就有这种观念,因着身体上的缺陷而自卑自怜,自怨自叹,甚至自暴自弃。我总喜欢介绍几位残障者基督徒,如何从生命的主、全能的上帝那里得着生命的秘诀,靠着那加力量、凡事都能做的神,克服了种种障碍,奏响了一曲上帝为我们而写的生命乐章。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之饼     
周志治 《天风》2008,(12):24-25
主耶稣在他最后的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他擘开手中的饼,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26:26)他是以饼来表明他的生命,正如饼是门徒的身体之需,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灵性之需。我们守圣餐的时候,会看到牧师高高举起被祝圣的饼,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饼表明耶稣的身体,是为我们众人舍的。我们恭守圣餐,记念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他生命的擘开是为了赐给我们永生之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我们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主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应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爱的行囊     
思偶然的机会,我和你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或许,我们是擦肩而过,或许我们只有过一瞬间的对眸,那么,目光里是否写着一点嫩绿的情意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搭在灵魂之上生命当中的不轻不重的行囊。那么,我们又用它装着什么呢?装着我们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梦想和希望?所有的生命的阳光?也许我们背着它,步履维艰,甚至大口地喘息。可是,我们从没有想过把它轻易地抛弃。尤其是我的行囊,绿色的行囊。没有显赫昂贵的名片,也没有面具,只有一支从童年珍藏到今天的发黄的歌谣;还有那被老鼠咬破几个窟窿又显得有点寒酸的天真,但我始终像爱惜生命一…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活水     
玎茈 《天风》2003,(9):23
全能至上的主,您来了,我们听见了吗?您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7—38) 您从我们的渴想中来,仰望中来,切慕中来。您使我们打开了紧闭的心门,释放出新的生命。 生命之主,我们看见了吗?您是真的来了,您是我们的生命活水。您对撒玛利亚妇人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有多长久,爱的能力就有多长久。爱情是女人的梦想也是她们的一块牺牲之地。女人的婚姻之旅,也就是她们的思想之旅。女人永远会问:这一生我到底要什么?金钱?爱情?快乐?亦舒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也展示着生命的无奈与残酷。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追问     
生命的追问勒依喧嚣纷扰的人间每一个人需要有健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来之不易的生命需要上主的呵护。而人生观的取向须与生命意义协调。对于生命的价值、意义,大凡信仰基督的人,与那些未认识基督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我生长在教友家庭,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你为何生在...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什么?不论是强调外在的富足,还是突出内在的自足,归根究底是对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肯定。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生命的三维性来完整地把握和理解幸福:生命  相似文献   

17.
心灯不被点亮,就有可能一生都走不出迷茫的困境。感谢上苍,让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为我点燃心灯的人,是他让我从此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的大智慧,什么才是人生的大风流。  相似文献   

18.
生命     
生命王伟没有认识基督的人,更多的时间都在忙碌地活于本性生活,俗不可耐地游戏人生。很少有时间有心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更不会深解我是谁,我为何存在的问题。而生活于主的兄弟姐妹,虽然同所有的人一样无法选择出生,但却能够感知乃至体验到生命延续的方法,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19.
生命,缺不得盐,而苦,是生命的“盐”。我曾见一个孩子练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母亲却在他幼嫩的伤口周围洒上了盐。仅仅是为了消毒吗?只见孩子痛得撕心裂肺般哇哇大哭起来,惹得路人都心痛地前来劝慰。有人指责那位母亲的无情。然而她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一刻钟,你将会做些什么呢? 有位循循善诱的和尚正在菜园子里干活时,他的弟子跑来问他:“假如你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一刻钟,你将做些什么呢,师父?”这个和尚微笑着说:“这个——”随之,转过身来继续干菜园里的活儿。 开车几十年的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