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独特风格。受民族艺术、节庆礼仪、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民间手工艺艺术形态中,特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艺术,反映出其特有的精神和意识。青海传统手工艺艺术文化与其他地区息息相关,甚至相互融合,乃至变异呈现出多元性。是先民历史和文化的记忆符号和活化石,研究青海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传承与流变,手工艺艺术的民俗内涵以及社会功能,对青海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大众文化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人们逐渐对文化艺术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美术是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所以当今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美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应该加强对其应用路径探索的重视。文章主要就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湘绣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今天看到的湘绣不外乎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刺绣,这主要是指仍以原生态的形式存留在偏远、落后的乡村民间生活中的那一类刺绣;二是市场形态的湘绣,从原生态的民间刺绣中孕育而生,以市场为目的的那一类刺绣.二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湘绣艺术.原生态的民间刺绣是湘绣的母体,也是其蝉蜕变革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刺绣艺术是以针和线为媒介,把人们的装饰意念添加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刺绣艺术是传统刺绣艺术的延续,具有更加丰富的造型形式,多种材料与刺绣工艺相结合,既有审美价值又不失实用价值。现代刺绣艺术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审美意识、表现形式、材料工艺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陕西宝鸡地区的刺绣(简称西秦刺绣),既具有秦绣(陕西刺绣)的共有特征,也具有"貌剪"与"凑么"的独特性,表现出原生态式的稚拙和怪诞之美,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无限祝福。  相似文献   

7.
被当代人称为明代活化石的贵州安顺屯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其民间刺绣尤为独特,从屯堡人服饰的领口、大襟、袖口到鞋子、袜底、鞋垫,以及帽子、背扇、肚兜和口水兜都布满了独特的刺绣纹饰,而且构图完美,内容寓意深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的时代发展之中,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欣赏能力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欣赏能力的变化对于人们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人对于艺术有不同的见解,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民间艺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闽东是我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区,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畲族人民虽然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始终保持着热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渐行渐远,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闽东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对闽东民间工艺的保护是实现我国民间工艺传承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陕西的刺绣可以说是最具普及性及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既有生活的实用一面,又有艺术性和多种材料运用变化的一面,集细致、粗犷、单纯、复杂于一体。但是陕西刺绣既不属于"四大名绣",也没有发掘出它更多的魅力。当今它的市场价值如何?哪些方面有待开发?这都是我们应当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蕾丝作为现代服装的一种重要装饰品,是人类物质生产、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是深邃内涵的刺绣、剪纸、编织、文身艺术共同融合浓缩的结晶。它的起源与社会的进步、服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14世纪罗马时代的布里奥,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统治阶级生活形态的变化,出现了新式内衣——女式无袖衬衣(chemise),用蕾丝装饰领口,袖口,而在此之前则常用刺绣来装饰。由此我们可  相似文献   

12.
南阳民间雕刻艺术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孕育了地方民间雕刻艺术的发展.南阳民间雕刻艺术种类繁多,其中有石刻、玉雕、角雕、根雕、木雕等,它们是南阳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人们世代相传和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地域、民俗文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吴地刺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细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吴地浓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吴地在明清以后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一时文人咸集,文风斐然,这样的氛围和环境影响着吴地的生活方式。刺绣是吴地女子的必修课,文人书画对吴地刺绣风格的形成意义深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人画风刺激着吴地刺绣的题材及技法演进,推动着吴地刺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蕾丝作为现代服装的一种重要装饰品,是人类物质生产、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是深邃内涵的刺绣、剪纸、编织、文身艺术共同融合浓缩的结晶。它的起源与社会的进步、服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14世纪罗马时代的布里奥,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统治阶级生活形态的变化,出现了新式内衣——女式无袖衬衣(chemise),用蕾丝装饰领口,袖口,而在此之前则常用刺绣来装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蕾丝是服装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  相似文献   

15.
正宝鸡民间剪纸常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内容题材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就是在这些"有意味的形式"里表达着当地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理想,道德判断;表达着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宝鸡民间剪纸的造型样式较多,归纳整理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种。一、人物造型人物题材的艺术造型,在宝鸡民间剪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以表现农村日常风俗、戏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体裁为主。宝鸡民间剪纸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多数打破了正  相似文献   

16.
传统刺绣产业随着市场发展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即由被动满足市场需要,开始向时尚研发层面改变。如果只将传统工艺作为在某个角落中存在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这种被动的保护行为未必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在对客家传统刺绣图案和技艺的整体传承中,还需要将传统和现代进行结合,将客家传统刺绣工艺与时尚流行的产品相结合,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流行元素融入到作品的再创造中,使之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生产方式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据笔者的粗略考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对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在这些不同的表述中,有些涵义较为接近,有些涵义又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指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①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把生产方式定义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方式作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是用手工工具呢,还是用大机器;(2)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之一。苗绣作为我国古老的绣法,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苗族民族服饰的发展,苗族刺绣也逐渐形成了装饰艺术。以前多用于服饰的延伸,如背扇、挂包等,如今苗族刺绣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亦有广泛应用,如壁挂、床上用品、桌旗、盘垫、坐垫、地毯等。  相似文献   

19.
兰宇 《美与时代》2015,(1):46-51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人们对人和天地自然之间特殊关系的一种形象化阐释,由此衍生出乞巧的风俗,并渐渐演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仪式。每年七夕,全国各地都有乞巧的风俗活动,后来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服饰文化的隐在表现形式,所以和中国民间女红联系在一起。乞巧虽然是一种外在的风俗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却暗含着渴望做好手工绣品、手工服装的女性们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通过乞巧活动使自己获得更具超越性的心灵感应和更强的手工艺术的创造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女红水平跃升到更高的层次与境界。这种活动成为了促使中国刺绣与民间女红不断发展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民俗文化中,猪居于十二生肖的末位,寓意比较复杂。这是一些必然性的因素与偶然的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实,猪似乎是与人类最早结下友谊的动物之一,但由于某些偏见,猪成了无能、懒惰的代名词。当然,人们对猪也有不少赞美之词,这源于猪的憨厚、宽容、聪明、豁达,对人类给的生活环境从不计较,对奉献自己的一切无丝毫怨言。在古代的神话中,猪还是天帝所使用的出行工具,即猪龙。同时,生肖猪还有财富之寓意,民间艺术中的"肥猪拱门"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世代因袭的图画题材。木雕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其作品透着木质材料本身自然、淳朴的气息。在木雕创作中,以生肖猪为主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融会东巴象形文字中的"猪"字进行木雕生肖猪的创作,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感受先民们对生肖猪图腾崇拜的虔诚与狂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