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面对社会的变迁转型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的适应和应变,深入探讨了社会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内在机制和深层动因。认为使民众对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变迁转型作出适应和应变的深层动因来源于民众自身内在需求愿望的满足和实现,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民众自身主观认知的自我调适,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表现在九十年代初前后及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能强 《美与时代》2005,(12):14-16
民间文化艺术本身是以民众生活为平台,同时也是对民众生活的精神优化,只要生活之树常青,只要我们乐于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也自然会枝繁叶茂.那么,基于这样一个立场,我们对民间艺术就不仅仅是保护,更主要是重新引进和培育,使之以鲜活的姿态介入现代社会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从而使民族历史得以真正永远延续.  相似文献   

3.
打麻将、吸烟、饮酒行为对震后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麻将是四川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消遣活动,其社会、心理功能一直颇受争议。本研究探讨了四川地震灾区民众打麻将、吸烟、饮酒的行为习惯和震后的行为变化,及其对抑郁、躯体化、睡眠问题等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1)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远多于有吸烟或饮酒习惯者;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的心理健康通过社会支持的完全中介作用得到改善,而吸烟、饮酒行为习惯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2)与震前相比,震后民众的打麻将、饮酒行为大多减少,吸烟行为有所增加,各种习惯行为增加的受访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对灾区民众打麻将、吸烟、饮酒行为增加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总体而言,打麻将行为与吸烟、饮酒行为习惯有所不同,适度的麻将消遣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民众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社会公正的认知直接决定着民众的政治信任, 进而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非合作行为的典型表征。然而, 国内外研究中至今没有直接探讨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影响合作行为的实证支持, 更无法进一步揭示其作用于合作行为的过程和条件。鉴于此, 本研究将社会公正分为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 将政治信任分为工具信任和情感信任, 采用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社会公正对合作行为的过程机制, 建立其通过工具信任和情感信任作用于合作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并进一步分析结果依赖性对这一路径模型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有望提出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影响合作行为的双路径模型及其调节变量, 一方面在理论上深化和拓展本领域的研究, 另一方面实践中通过提升公正感、强化过程变量(政治信任)、干预调节变量(结果依赖性)等策略促进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5.
面对着宗教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民众对之态度如何?基于已有研究的缺失,本文从信任的视角来展示佛道耶等诸教当前的社会形象。同时,考虑到近代以来影响国人对宗教形象判断的两大因素: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我们基于长三角调查数据,以民众对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任为因变量,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为核心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众的信任次序从高到低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科学主义态度对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任有抑制作用,但对民众之于佛教的信任无显著影响;文化民族主义对佛教无实质影响,对道教信任有促进作用,对天主教和基督教则表现出抑制效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中国宗教的"多样但有限多元"之社会处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如今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美术场馆担负着艺术作品的展示和储存、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提升民众的审美意识的职责,并起到推动国家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模式的深入探究,展现其在启迪人心、提升个人素养以及教化民众方面的发展空间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丰富多彩的西海固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宁南山区。类型各异的地方性民族性艺术形式,以质朴和贴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生活美好愿望而生生不息。剪纸则是该类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剪纸艺术长期在宁南山区民众相对匮乏和单调的日常生活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已内化为民众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精神寄托。剪纸等各类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也遭遇了新的传承与发展困境,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思路便是将剪纸艺术形式寓于宁南旅游产业之中,使二者相互借力共同发展。在合理设计和规划的基础之上,剪纸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既能提升地方旅游产业的内涵同时也对处于困境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一致,反之产生疾病。糖尿病在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收入和社会期望度。因此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医生应学会使用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倡导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整体效能、提供多方位社会支持、选择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红色歌谣是一种兼具娱乐艺术属性和思想教化功能的新型文艺作品。如何最大程度地将革命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歌谣的创作、传播中,使红色歌谣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得以实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进行群众动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共通过政权组织和法律制度建设,使红色歌谣规约在革命意识形态下,同时努力做到歌谣形式的通俗化和内容的日常化,再凭借歌谣独特的艺术魅力,最终顺利将革命意识形态传输给广大民众,由此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实现苏维埃革命运动中最广泛的民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行政行为选择中存在着利益冲突与伦理冲突,要正确对待这种冲突,必须考虑到正确的功利价值,处理好行政行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恰当地考虑伦理妥协。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一致,反之产生疾病.糖尿病在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收入和社会期望度.因此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医生应学会使用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倡导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整体效能、提供多方位社会支持、选择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高雅艺术日益得到了民众的喜爱与政府部门、高校的倡导与关注。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价值理念的高雅艺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高雅艺术进校园”这项活动得到了各大高校大力的推动和广泛的传播,本文将以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媒介网络上的推广为出发点,探索在新媒体时代下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美育价值。为强化校园艺术教育,培养正确的美学趣味和美学素养,把“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的证据积累,公共政策研究愈加关注现实状态中的民众心理与行为规律。此类行为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注重以满意度、信任感等体现公共利益与主观体验的心理学指标来判断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利用相应的心理效应与技术以提升公共管理质量、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借鉴英国的行为洞察团队、美国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团队等实体机构的运作经验,进一步明晰行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内涵,组建实体智库、并立足中国国情展开针对性研究,是推进今后我国行为公共政策研究及其实践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孙世月  张煜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612-1625
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成为了一个受到关注的新兴问题。民众遵守社交限制措施和主动扩大社交距离对遏制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非常重要,而这些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受到疫情情境、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体心理特质影响。疫情情境方面,疫情严重性与民众报告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可能受到时间进程的调节;社交距离保持行为还存在地区特异性,疫情首发地民众遵守社交距离保持意愿和行为更主动、更持久。其次,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方面,疫情知识,感知到的疫情风险性、严重性、可控性和主观规范,以及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均可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第三,作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因素,可能对民众在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及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个体认知特征中的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可正向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显示出社交距离保持行为中需要个体主动努力做出决策的部分;情绪动机特质中的健康风险回避倾向、厌恶敏感性、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视角下对科学和政府机构的信任,均可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且人际信任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模式时间进程具有调节作用。 上述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进行解释。其中,计划行为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对行为情境、成本、结果、他人反应的有意识感知、计算等高认知资源需求的活动。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主要强调在传染病威胁下自动化水平的感知和行为改变。三个理论从有意识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两个层面共同支持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存在威胁管理机制,是目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其次,保护动机理论所强调的应对评估、计划行为理论中的知觉行为控制要素,以及近期研究所发现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预测,均提示可能还存在独立于威胁管理机制之外的自我效能感机制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最后,计划行为理论所强调的主观规范要素有利于解释社会文化背景及亲社会动机、社会信任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近期有关疫情污名化和社会分类相关研究进展,我们提出,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可能还受到社会认同机制的影响,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有助于更综合地体现个体与群体、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情绪认知过程及其与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特质的交互作用,构建双系统模型,例如基于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结合追踪及实验研究,明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仲涛 《学海》2005,2(6):82-87
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市场化过程一方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组织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随着市场化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价值观念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日趋激烈的碰撞正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集体主义日渐为社会民众所淡化和遗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现状和疏导这种矛盾,势必影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同时导入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6.
浅析死刑认同的心理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贤才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3):23-26,89
我国民众普遍认同死刑,这种"死刑认同"具有三种心理情绪根源:死亡情结、社会情感以及正义报复感。死刑认同实质上是国民的一种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的表达和要求。取消死刑是必然趋势,但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7.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汉政权建立后,致力于巩固政权,重建社会秩序,这其间士人群体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建章立制,稳定社会。其二,制定和完善礼仪规范,制约社会成员的行为。其三,教化社会。部分士人入仕后担任政权的中下级官吏,他们在任期间,设立学校,教化民众,消除民众的反抗意识。同时严明法纪,为社会秩序的重建做出了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8.
王亚军 《管子学刊》2012,(3):106-109
汉代经常是社会动荡,战争不断,道教和佛教迎合了民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尤其是对死后灵魂世界侵入极大的关注,显示出民俗巨大的渗透力和张力。镇墓习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事项,在古代文献有大量记载。文章以出土的汉代镇墓实物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文献互相印证和探究古代民众对死后灵魂世界的构建,展现当时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观念,以期为研究古代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间信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事。要正确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首先必须对民间信仰的现状有个正确的估计和了解。为此,我们到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进行了专门调查。一、北盛镇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我们主要对民间信仰的基本类型、民间信仰者的关系及组织状况、民众参加民间信仰的活动情况、民众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目的、民众在参与民间信仰活动方面的开支、民众对民间信仰的基本看法与态度等问题进行了结构式问卷和走访调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撰写的党纲,对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作了初步的阐述与规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建立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就基本特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强调人民立场,注重构建党与民众之间的生死伦理关系;强调对民众真实利益、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明确认知与有效代表;强调以对规律把握的自觉性、理论引导的自觉性、组织建设的自觉性与实践行为的自觉性来超越民众的自发性;强调政党精英、一般党员、普通民众在觉悟和素质等方面的层级差别,在党内秉持一种梯度治党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