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附属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他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他们不愿意等,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酱软糖;但如果他们愿意等上一段时间,他们就可以得到两颗软糖。不一会儿,一些小朋友就围到了沃尔特身边,取走了一颗软糖,而另外  相似文献   

2.
情绪智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同森 《心理科学》1998,21(4):379-380
1情绪智力是人类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曾做了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4岁左右的儿童。实验者先发给儿童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马上就吃,但我有事出去一会儿,谁等我回来再吃,我将再发给他一块糖。有的儿童马上把糖吃了;有的儿童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吃了;还有的儿童通过唱歌、做游戏甚至假装睡觉等坚持到最后。实验者回来后,坚持到最后的儿童又得到了一块糖。实验过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追踪,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儿童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儿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合…  相似文献   

3.
情绪与智商     
多少年来,人们有一个占主流的看法: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是由其天目和智力的后天开发两个因素决定的。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对人的情绪,特别是儿童的情绪进行的研究证明,一些被认为属于性格或心理范畴的情绪行为,即人对外界的情绪性反映也决定着人们的现实智力水平。一项独创的试验美国一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用果对软糖引诱四岁儿童并观察其情绪行为的试验。后来,这些孩子上了高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惊人的结果。在一项对孩子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那些当年有稷力等待第二粒软糖的孩子,已成为更能适应环境,更受人狂欢、更勇敢、…  相似文献   

4.
金榜题名,皆大欢喜,固然令人神往。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还不高,能上大学的毕竟只是少数幸运者,如果自己的孩子榜上无名,该怎么办呢?首先父母要打破“升学成才”的迷信,教育孩子“一颗红心,多种打算”、“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承受压力,在落榜之后,能尽快地振作精神,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生活中去。孩子高中毕业后已经算是“大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可是高考落榜,暂时又没有合适的工作,生活上还完全依赖父母,会使他们很苦闷,这时父母更应当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乐观地等待分配或再次报考大学。在孩…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独生子女们的天下,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将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即使有些家长讲究教育技巧,不愿将自己的喜好表露在脸上,但内心深处的娇宠还是常常情不自禁地溢于言表、反映在平时的行动上:吃苹果,给孩子最大的;吃鸡鸭,首先将大腿夹到孩子碗里;吃到鱼,爸爸妈妈吃鱼头鱼尾,孩子吃鱼肚肉——为人父母,爱子(女)心切,人之常情。然而,如此的家教思想却常常会将孩子引向歧路,育成歪才,实不足取。 笔者曾到一朋友家做客,席间,作为客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还未把心理学的昨天和今天搞清的时候,我在这里斗胆谈起心理学的明天,这确实是有些不自量力。是啊!谁能预料,将来心理学家们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和他们居住的城市里会有些什么作为呢? 莱比锡,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就是在这里建立的。人们曾在这里纪念这一实验室创立一百周年。也许是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所感到的自豪,使得我无所顾忌了。当然,我丝毫不奢望象冯特在他所处的时代里那样,能够在科学的发展中登峰造极。冯特在研究哲学的学府里创立起一所心理学院,又在这所学院里创建了一所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室;十九世纪末德国和欧美最早的伟大心理学家正是由这里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创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8.
佚名 《天风》2012,(5):47-48
母亲是什么?孩子的回答都很特别。对一个婴儿来说,母亲是一个奶瓶,嘴巴一张开就有奶吃——随时随地,不必热、不必等;母亲又是一张床,孩子困了就可以马上躺上去,软软的,暖暖的;母亲又是一个枕头,孩子抱着她就可以安然入睡。长大一些以后,  相似文献   

9.
由于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往往引起意想不到的恶作剧和事故。有时,他们会弄坏十分贵重的东西。出现这些情况,做家长的当然要加隧训斥。但有的家长训斥孩子不得法,往往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训斥运不到应有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松达哉先生提出10条训斥孩子的最佳方案1为孩子不听话而头疼的家长不妨一读: 一、当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时,如孩子在公路和水沟边玩耍、玩火或玩耍利器时,要毫不客气地狠狠加以训斥。 二、当场训斥。对于幼小的孩子,如果不当场加以训斥,就不会有效果。因为早上发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再去训斥,孩子早就忘在脑后了。  相似文献   

10.
一次,听一位企业家讲课。企业家讲到这样一道题:用1元钱能买两个桃子,用两个桃核能换1个桃子。假如你有1元钱,能吃到几个桃子?当然是3个,这连一年级小学生都算得出来。企业家却说,他能吃到4个桃子。4个?怎么可能吃到4个桃子呢?企业家说:当吃完3个桃子后剩下1个桃核。这时可以先向卖主借1个桃子,吃完后就有两个桃核了。把两个桃核还给卖桃子的人,不就还了1个桃子吗?  相似文献   

11.
一位心理学家到某幼儿园找老师。当时正值小朋友们自由活动,他们互相追逐,嬉戏打闹。这时有两个小朋友先是搂抱在一起,接着又一起摔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旁边七八个小朋友看见了,呼地拥了上去,一下子扑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你推我拥,又叫又嚷,显得十分兴奋,最后把压在最底下的小朋友弄哭了。老师听见哭声急忙赶来,看见这番情景,很生气地把孩子训斥了一顿,  相似文献   

12.
正我经常跟朋友说,"吃到饱"绝对不符合生活美学,应该是有品位地去吃,很精致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饱"作为饮食的唯一目的。我提过对中国台湾新竹最深的记忆是城隍庙,因为那边的米粉、贡丸在别的地方都吃不到。看起来简单的米粉,你会体认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处理,从质感、咬劲、Q弹的感觉,你会马上知道这是新竹最好的米粉,而且就是某一家的产品,别家做不到。好吃的贡丸是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个方向搅拌打出来  相似文献   

13.
小草 《天风》2005,(6):35-35
一个杂志的编辑说:“很多有头脑的警官都看到了青少年犯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些父母对孩子通常说的话是,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您会发现,完美主义会给孩子带来的苦毒,因为孩子并不完美。如果您能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史”,或许能够帮助您。您需要对孩子实行宽容,他们不能和比他们大5、6岁的人相比。他们把事做对时要找出夸奖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最后,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相似文献   

15.
本章,我们将讨论儿童发展研究的各种不同类型,它可以根据所采用的程序、研究人员的意图、和研究进行的情境加以区分。有些儿童行为的研究人员倾向于只用充分标准化的测验,这样就可以把所评定的儿童能力的其它儿童进行比较。有些研究人员设计专门的模拟程序,他们把这种模拟程序用来作实验去测试可能来自学习理论的假设。有些发展学家更喜欢进行“现场”研究或在孩子们的正常活动场所进行研究,从而记下较年幼儿童和  相似文献   

16.
“如果工作之前我能把电脑学会——” “如果我干的不是这一行儿——” “如果我出生在高干家庭——” “如果我成绩一直是优秀——” 有些人终日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过去的决策失误而惋惜。他们总是思索类似上述这些题目。  相似文献   

17.
情感智力论     
一、成功的因素世界上的人生活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的成功,有的无成。有的失败。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机遇、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机遇,而有的人没有碰到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了也没有成功呢?有人说,这全在于智力不同。聪明的人成功.不聪明的人没有成功。对此,美国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高智商学生跟踪实验。他们选定了1000名左右智商在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逐年了解他们的人生进展、事业成败。许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同样聪明的孩子渐渐地拉开了距离,有的成了教授、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记者、法官、有了…  相似文献   

18.
正铅笔也可以像蔬菜或是庄稼那样种在土壤里吗?是的,完全可以。把这种特殊的铅笔种在土壤里,不但可以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还可以长出能吃的蔬菜呢。很神奇吧?是谁发明的这种可以种的铅笔呢?发明者是三个麻省理工的学生,说起发明的缘由也很偶然。他们平时在使用铅笔时,铅笔常常会断裂或用到最后只剩下一截铅笔头就无法再使用,不得不扔掉,造成很大的浪费。他们粗略一算,一年之内全球所有使用铅笔的国家所扔的铅笔头或断笔就达到几十亿支,这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想想这些铅笔白白扔到垃圾箱里,三个学生感到很惋惜,他们就想将这些废铅笔再利用起来。于是,他们经过反复构  相似文献   

19.
第11盒食物     
最值得你纪念的感恩节事件是什么?对我来说,它是发生在感恩节前夕的一件事。教堂提供的食物篮名单上列出了10户家庭。火腿是由本地的一位商人捐赠的,蔬菜则是在食品店里购买的。当我们在教会大厅里把这些食物打包装进盒子的时候,这些家庭都对他们即将领回家的食物兴奋得不得了。这可能是他们几个月来吃到的最好的食物。当他们拿起他们的盒子时,另外一户家庭来了。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从一辆破旧的小型运贷汽车里鱼贯而出,走进了大厅。这户家庭是新来的,不在我们的名单之列。他们刚刚听说这儿有一个教会在分发食物。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的科学还是解释的科学当代西方心理学有两大对立的方法论基础:一为实证主义,影响了铁钦纳的构造派和新老行为主义;一为现象学,影响了哥式塔和人本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处在这一对立之外,构成了西方心理学方法的“第三势力”。实证主义是精神分析的天敌,对精神分析科学性的怀疑和诘难大都出自实证主义者之口。尤其在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传统中,实证主义科学观是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主体。受这一影响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物理学当作理想科学。设想,如果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它一定能说明和预测某些可观察的现象,其概念一定能操作或实验验证。在以经验观察为参照尺度时,他们发现,精神分析不能满足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