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之境     
正《红楼梦》中妙玉有泡茶三杯论:"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茶论道,在我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的诙谐,也有点自命不凡的孤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传说,这说法真假难辨。古人把饮茶归功于神农,我想不过是想赋予茶以文化气息,后人也沿袭这种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无我之境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事做好,越是做不好。这在心理学上属于"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正如古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一件事长时间地关注、放不下,往往会过,而过犹不及。就是说,过多的用心反而没有效果。而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够好了,往往就会放弃付出、努力,这时候,他可能会对人生来个误判,认为自己不会拥有之前期待的那个结果了。而事实上,只要我  相似文献   

3.
轮回之境     
正说到轮回,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树木的年轮。各种树木,以多姿多彩的年轮,一圈套一圈,年复一年自内拓展,向外推进,生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轮回的年轮,斑斓的年轮,荡人心魂的年轮,摄人心魄的年轮,分明是时间的印记,生命的痕迹,生活的图景。时间在轮回。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滴答有声,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到起点,画着永远的圆,从不间断,永不停歇。日升日落、月圆月缺之间,轮回的时间在明明灭灭中流过,我们感受  相似文献   

4.
无畏之境     
苏轼的弟弟苏辙讲到一个故事。 有个人叫孟德,从小喜欢深山老林。长大后,他当了兵。有一次,戍守秦地,他见那个地方的山岭险峻陡峭,于是,就一口气从兵营逃出来,逃进了深山。  相似文献   

5.
冷境之美     
说到扬州瘦西湖的整体布局,有人以为其风格是小巧玲珑,婉约娟秀,乡情野趣,体现出一个“瘦”字来。此说虽一语中的,但比较起姜白石《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就略显轻靓艳丽了些。因为就瘦西湖乃至整个扬州而言,瘦是形,冷是魂;瘦是体,冷是韵。你看,姜白石只用一个“冷”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道家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境,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种审美的至境、化境。它们所强调的虚一而静和一念顿悟,即是以超越的心态,与俗世人生拉开距离,以保证主体注意力的审美转向,进而达到对于观审对象的高峰体验。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心境,是人类诗意生存所必须的想象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7.
成穷 《美与时代》2006,(6):14-16
人对自然的审美有“人化的方式”和“非人化的方式”。所谓“有我之境”乃是诗人对以“人化方式”而获得的自然审美经验加工形成的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对以非人化方式而获得的经验进行加工形成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玄德的澄明     
澄清老子“玄德”的内涵,是把握近“道”之德的关键,也是理解重“德”的中国哲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老子的“道”与“玄”,把“道”看成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把“玄”看成是有与无的统称,那么,玄德的内涵将不再模糊——从根本上说,玄德不是幽隐深远之德,不是“水”德、“生”德、“损”德,而是兼通有无之德。兼通有无的“玄德”,是理解“常德”“孔德”“上德”“广德”“建德”的枢纽,也是理解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德”范畴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荒寒萧疏是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画家借寒境来表现对生命的关切,寒冷中包含的不是对宇宙人类的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挚爱。正所谓:不尽寒意丝丝出,却是画人情。  相似文献   

10.
<正>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紧靠太行山,因地理之便,很多画儿画的就是这一座山。我追求一种厚重、平实、沉郁、雄浑的绘画风格。近几年,作品面世的机会多了一些,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如果把中华民族的山水画发展比喻成一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历来是诗的国度,也是提倡诗意栖居的文化国度与审美国度。今天中国所倡导的新中式家纺设计新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中国家纺设计中新诗意的栖居创意。这里的新,包含着新的绿色设计、新的时尚设计、新的儒雅设计。也就是说,新诗意的设计中有自然的品质,有时尚的品味,有儒雅的品性。这种自然、时尚、儒雅的新中式设计,既可以是田园性的自然之新——绿色的自然创造,也可以流行性的趋势创新——时尚的融合创意,还可以是文化性的推陈出新——儒雅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对于“至人”、“神人”等理想人物及其精神境界,《庄子》中有多处神秘主义的描述。将其与《楚辞》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些神异之笔明显带有楚地宗教观念的痕迹。但是,借助于既超越又遍在的“道”的思想,庄子改造了脱魂升天的神秘宗教信仰,而他所描写的那些向天界飞升的神异人物形象,则表达了一种个体渴望在低微的生存状态中达致高伟之境的精神理想。  相似文献   

14.
对境     
《法音》1993,(5)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旁: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  相似文献   

15.
读朴老《九十述怀》(见《佛教文化》1997年第1期),见碧空澄明无垠。此之空无,造作大有。是有人格佛性之成就,报国济世之功业。我见碧空无垠,是感《述怀》有“体”。细吟朴老诗文,敦厚风趣,并未明言起用之体。而不领会其体格,只从事相上学是学不来的,终需体用圆融,方可“会”述怀之神韵。人格佛性者,体也;报国济世者,用也。体者,自觉自利也;用者,觉他利他也。自觉觉他咱利利他,是为菩萨所行菩萨道。道出了“人间佛教”为人民——普渡众生的主题。朴老既是人间佛教的推动者、领导者,自是身体力行。今观《述怀》,九十春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陈来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阳明哲学提供了可资讨论的范本,而且在哲学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生之境与意义世界——儒学的一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学的系统中,对性与天道的终极追问,往往关联着人生的境界。孔子要求“志于道”,其中已蕴含着对理想的人生之境的追求。在仁道这一总的原则下,孔子从人格的角度,对理想的人生之境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它既有仁爱的情感向度,又凝含坚定、自主的意志,而二者又与自觉的理性相融合;从而,完美的人生境界既涵盖于人道精神之下,又表现为知情意和真善美的统一。对境界的这种追求,在《中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与极高明的理想相联系,《中庸》提出了“诚”的要求:“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相似文献   

18.
莱辛曾在其著作《拉奥孔》中提出"包孕性顷刻"这一著名的美学论断。这一论断作为评价美的标准,同样适用于汉画像艺术的审美。在汉画像砖图像中,描绘汉代先民狩猎生活的狩猎图,其精湛的构图、精妙的细节刻画最能表现出"包孕性顷刻"的内涵,其原因在于材料与工艺的选用、细节与变化的处理及表情刻画的运用,可见汉代先民已经开始对有限和无限、瞬间与永恒等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艺术形象构成的角度看,“兴”与“意境”都是标志艺术本体的审美范畴,都由“情”“景”二元构成。不过“兴”之景只是借以引起其情的“物”,而“意境”之“景”则是“处身其境”的“境”,即主体处身于其中借情感体验过程中酝酿、萌生特定情感和独特感受的生活环境,而且“情”与物”、“意”与“境”生成关系的方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真境花园     
《真境花园》原书名为《古力斯坦》,也被译为《蔷薇园》,是中世纪被穆斯林誉为“诗圣”的波斯著名学者沙赫·穆斯列赫丁·阿布杜拉·萨迪所作。该诗集着眼于当时的现实,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旨在规劝世人避恶从善以匡正时俗。其风格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汇诗歌、散文、寓言为一体,隐诤诫于诙谐中,寓哲理于叙事内,含辛辣于幽默间,凝浓情妙趣于轻描淡写里,阐明了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信条,数百年来,不仅成为学习波斯语的范本,而且成为穆斯林修身养性的必读著作,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必备教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