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矛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美,但家长的赞许,偶尔收到学生问候的短信,也让我略感慰藉。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你成绩也许不理想,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你不必自怨自艾,也不必沉浸在烦恼和失望中,你的未来生活仍然可以精彩。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临近了,考生们正在做着考前的最后冲刺,以期迈进一个理想的大学。但能否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除了分数这一基本的因素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每年都有不少考生,由于志愿填报的不好而不是由于分数,未能进入本能够进入的较好的学校和专业。等到高考揭榜明白这一点时,已是悔之晚矣,剩下的就只有喊冤叫屈和无奈的份了。 怎样才能避免在这种影响人生轨迹甚至命运的重大选择上出现失误呢?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对自己有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主要是通过高三一年历次考试…  相似文献   

4.
我的朋友汤恩自认为是当音乐家的料。可是在我记忆中,上初中时他演奏手鼓并不怎么高明,唱歌又五音不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光阴似箭,我们中学毕业后失去了联系。我念大学,读研究生,而后成了圣玛丽大学的哲学教授。汤恩为实现当歌唱家兼作曲家的理想,去了“乡村音乐...  相似文献   

5.
面试     
我期待以久的工作是做检察官的秘书。我迫不急待地等着这次面试。这个职位是我梦寐以求的,是我上了那么多年大学想得到的最理想的入行职位。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牙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  相似文献   

7.
前来咨询的男孩是一位应届高考生,他平时的成绩是中等偏上,最后复习阶段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并且始终在努力复习。结果考得成绩比自己预想的要相差许多,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他非常懊悔。父母发现他情绪低落,故而动员他来做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8.
18世纪的欧洲大学处于一盘散沙的糟糕状况,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并提出了“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理念,通过国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19世纪的德国大学一度成为世界大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嘲讽的力量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姓陆的语文老师。山里人,矮矮胖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有个并不普通的理想: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在一个大学本科生都风毛麟角的乡村中学。这个理想确乎是大了一点儿。  相似文献   

10.
心理导读:家长为孩子上大学花的钱越多,孩子的成绩越差!对大学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一个学生进哪个大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他或她进了大学后会怎么表现。这后一点,才是人生起步之关键。  相似文献   

11.
《礼记》的伦理思想大体可归为三个部分:个体道德、家庭伦理和社会理想。其中既有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实践序位的大学之道、体现对人伦道德之形上致思关怀的中庸之道,也有关于妇道、孝道等家庭伦理规范的规定。此外,《礼记》还提出了一套礼乐治理的社会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的朋友唐恩自认为是当音乐家的料。可是在我记忆中,上初中时他演奏手鼓并不怎么高明,唱歌又五音不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光阴似箭,我们中学毕业后即失去了联系。我念大学,读研究生,尔后成了圣玛丽大学的哲学教授。唐恩为实现当歌唱家兼作曲家的理想,去了“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  相似文献   

13.
《大学》是民记冲的一篇,它着重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是儒家的政治伦理学。朱子说《大学》规定了“为学次第”,这是指《大学)}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八条目”。《大学》的主题是宋儒所谓“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说,《大学》的理想就在于彰明至德,并运用崇高的德性去教化百姓和更新其品性,使其达到至善。因此,《大学)}是教…  相似文献   

14.
这位老太太,很有意思。95岁,美国堪萨斯州人,名叫诺拉·奥克斯。她有这个想法时,已近耄耋之年。老伴先她而去了,子女也都长大了。孤寡的生活,令她窒息。于是,她对子孙说,要继续年轻时没完成的理想——上大学!  相似文献   

15.
孟雪松从上大学开始,似乎就注定要当渔民了。他就读的学校是大连海洋大学,学的是海洋捕捞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贸公司,做的是野生河豚鱼收购。在蛰伏了几年之后,他辞去了工作,找朋友借了4万元钱,成立了公司,他的人生理想是当老板。  相似文献   

16.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当代中国青少年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份的50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水平较高,其中男生在身体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女生,在道德、人格、学业、生活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中生在道德、人格、生活和社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物质、身体、学业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而高中生的学业和职业理想的水平低于初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活理想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理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益鑫 《孔子研究》2023,(2):109-117+159
《大学》首句乃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它以《周书》等所见的周文理想政治之传统为依据,提炼出儒学最高的实践理想。就其古义而言,“明明德”是在政治领域中显明其光明之德,亦即行明德之政。明德之政,除了恤民怀柔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选贤任能。行明德之政,即亲民、安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亲民”与“明明德”是一体之两面。其最终所达到的道德政治的理想境界,如文王后期之所至,即“止于至善”。《大学》首句是以平天下为视域,故其本义乃就最高处说。但在后续的论述中,则又可以作泛化的理解,普通人在各个层面都可以有相应的实践。后儒以“明明德”为修己,以“亲(或新)民”为治人,以立“三纲领”的结构,不是《大学》古义。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的现代哲学家殷海光和冯契虽然在政治理想和学术取向上有很大的不 问,但最终都把自己的学说归宗到对自由问题的研究上,都把个人自由的实现看作是理想社会的 标志。殷海光由对“内在自由”的关注和阐发,提出了“健全的自由”的理想,进而对各种“镇制”制 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冯契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平民化的自 由人格”的理想,进而对专制主义和拜金王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文章认为,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 不是天然的敌人。作者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之间的可通约性的 分析,对当代中国自由理想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学校追求升学率,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其家长寻求上大学的捷径,于是"艺考热"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呼和浩特市的美术类高考市场近些年来也随之活跃起来.各类大大小小的美术高考培训班抓住时机迅速发展,日益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制度化.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本来承载着向大学输送美术专业人才的高中美术教育,现况如何呢?怎么就让一些校外的培训班给抢了生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