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一首诗名为《替代》。诗中写道:“不是同你一起行走,我要与你一起爬行。不是同你进行交谈,我将寻找与你沟通的途径。不是让你与世隔绝,我将与你一起历险。不是只注意你不能做什么,我将用爱去奖励你能做的事。不是为你感到忧伤,我将永远尊重你。”这首诗传达的主要思想——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强烈地敲击着我的心灵。我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想想自己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同行,而不是站在他现有的起跑线上与他一同“爬行”;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交流,而不是设法与他沟通;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不要在公众场合“失态”,而不是放下我的自尊帮他适应这个社会;更多的时候,是在指责孩子的过失,而不是用爱激励他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更多的时候,是在将自己的委屈、焦虑、无奈、绝望、狂躁、自卑等不良情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神色     
有个孩子,他看人的神色总是慌里慌张的,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盯着你的脸看上好久。如果你一脸严肃,他会屏声静气,慢慢低下头,如果你脸上笑嘻嘻的,他也会换上笑脸。他很喜欢和我儿子一起玩,休息天,有时会在体育场附近遇上,两个孩子碰在一起,便欢声笑语。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疯”在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又在体育馆遇上了,我发现带他来的,不是他奶奶,而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看上去挺利索的,很干练。她朝我笑笑,也坐在一边去了。我坐那打盹。突然我听到一声暴喝:“佳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天堂     
幼儿园的阿姨对我说,孩子在幼儿园里挺“霸道”。孩子回家后,我对他讲道理,我告诉他,如果这样,小朋友们不会再和你玩了,你的朋友也会离开你,老师不会喜欢你……  相似文献   

4.
孩子叛逆行为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相处,是起着相互作用的,好比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也是如此。身为家长的你,必须注意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的,可能他说了一句话,母亲觉得不满意,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甚或以沉默抗议,出现反叛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习惯,这是日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6.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7.
前言:你希望父爱是一种深沉如山、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还是希望父爱能够外在地表现出来,像海浪一样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呢?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爸爸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基本上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一次回家稍微早一点,看到5岁的孩子站在门口等他。孩子:"爸爸,你能告诉我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吗?"爸爸:"儿子,这你不需要知道。"孩子:"可是我想知道,爸爸。"爸爸:"好吧,我一小时赚20元。"  相似文献   

8.
活在简单     
乡下的一位教友,总让他的18岁的儿子每天在菜地里辛勤工作,城里的朋友对他说:“你没必要让孩子如此辛苦为你料理菜地,菜这么便宜,让他去做点小本生意,就能轻松地买到这些菜了。并且,菜种下去施些肥就会长得很好的。”这位教友回答说:“我不是为让菜长得多好,吃得如何舒心,我是在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17岁男孩的来信,他叫姜晨。他在信中说,他毕业于一所重点初中。初中时,他的成绩很好,不幸的是,中考时他发挥失常,与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差了2分,只能去了一所二流高中。进入高中后,他一直牢记着初中班主任跟他说过的话:"我相信,你是我教过的最聪明、最有前途的孩子,即使你没考进重点高中,你也要  相似文献   

10.
谢黎明 《天风》2014,(10):32-32
孩子,我在千万人中拣选你,为的是让你信我并跟随我.知道你在这条路上会经历很多很多,所以,孩子,听我说.孩子,听我说:你要坚固你的信心,并相互代求,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孩子,我不希望你是其中的那一个.孩子,听我说:不要看自己比别人强,要多看自己的短处,才能成长进步.你要学会宽容,忍让,要有爱心.我已在地上给你做了榜样,你也应照着做.我赐给你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因为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相似文献   

11.
A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就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儿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节节就去买了几斤。B孩子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后,其父亲让其关上电视写作业,他却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相似文献   

12.
你在我心里     
严青 《天风》2006,(18)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弟兄因为下岗,呆在家里发愁。一位牧师到他家探访,见弟兄正怀抱孩子,一点笑容也没有。牧师就问他:“弟兄啊,你会不会让你的  相似文献   

13.
儿子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  相似文献   

14.
玫瑰送给谁     
写《我儿子一家》时,孩子刚5岁。从那时到现在,随着孩子的成长,我陆续写了不少与他有关的文字。有时孩子跟我开玩笑:妈妈,我是你的摇钱树。儿子生长在鼓浪屿,高中以后才到厦门去,那不过是比鼓浪屿稍大一点的岛屿罢了。学校不  相似文献   

15.
东方 《天风》2013,8(8):24-27
亲爱的天父,我的神,感谢你的带领。你的呼召,孩子奉行。感谢你的爱,你的爱总是激励孩子决意一生跟随你。感谢你赐给孩子能力,让我能去服侍,不管做得好与不好,你总是悦纳孩子的侍奉……若不是你,若离了你,我将什么都不是,感谢你赐的恩典,让孩子一生够用……  相似文献   

16.
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长年在外工作,孩子小的时候,没能在家照顾。现在孩子11岁了,却发现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尤其是在意志方面,常常在考试失利后,痛下决心制订一个学习计划,但却坚持不到一周就放弃了。玩拼图游戏,一个卡通人物刚拼出个脑袋,就放在一旁不管不问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也曾经打骂喝斥过他,但效果甚微。请问康先生,他的这些坏习惯还能改吗?我该怎么做? 魏和同和同朋友: 孩子是一张白纸,面向未来,他能展示出怎样的画面,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你没能在家照顾,以至于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固然令人遗憾。但是,如果你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现在做起,还是可以发生改变的。你的儿子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而十多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家长的训斥责骂往往不能起到效果。因此,建议你从游戏的形式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准备少许黄豆、赤豆,混合在一起,要求他在一定时限内,将二者分拣开。共做三次,能提前完成任务的,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主男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5):44-45
他说:“我对我妻子说,我要带她看医生、吃药和做抗癌治疗的人;我要做握着她的手的人;当她不能照料孩子时,我要做照看我们孩子的人。”你看,这需要丈夫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放在一边,去满足他的妻子和家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平静安稳     
沈承恩 《天风》2006,(3):10-11
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诗131)  相似文献   

20.
一、从前有一位母亲携着他的幼子,向西盎山上天主的圣殿走去。她是哀尔加纳的妻子亚纳,那幼子就是撒慕尔,他们两人祈祷着拾极登上圣殿的台阶, 到达以后,母亲便转向大司祭赫利说: “我主,我求你!我主,望你长寿!我就是曾在这里,在你旁边祈求上主的那个妇人,那时我曾为这个孩子祈求,上主赏赐了我向他所祈求的。所以我要把他献于上主,他的一生岁月是归属于上主的。”(列王纪一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