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信心即自信,它属于对自己态度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在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等活动中都具有核心的意义。自信心作为对自我的信心、信念,对人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2.
聋生由于自小听力失聪,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感知能力较差。加之很多聋生父母的愧疚之心使他们在物质上尽量给予补偿,在感情上给与特别关爱。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由于听力残缺,使得聋孩不能很好与人沟通、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就养成了孤独自卑、不管不顾、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不良性格。  相似文献   

3.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29名小学高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颜色交替词标记形式对小学高年级聋生篇章阅读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均支持颜色交替词标记文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语篇阅读效率。本研究结果对于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29名小学高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颜色交替词标记形式对小学高年级聋生篇章阅读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均支持颜色交替词标记文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语篇阅读效率。本研究结果对于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及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聋校的德育工作也将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战.然而在当今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结合聋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实现聋校德育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将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架上了一座方便的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有利于聋生融入社会,让他们真正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之中,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聋生的分类学联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积家  李德高  吴雪云 《心理学报》2008,40(11):1178-1189
了考察青少年聋生分类学联系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别的基本水平概念,完成了语义归类和错误再认2个实验,并同健听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⑴聋生和健听生有类似的类别意识,但聋生的类别意识较健听生为弱。⑵与健听生比,呈现方式对聋生的反应影响较小。聋生的分类学概念有较强的形象化倾向。青少年聋生分类学联系的特点与他们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使用自然手语有关。因此,应加强聋生的规范手语教学,重视培养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勇气是强大自信心的第一块基石.信任是润滑剂,信任生正能量.在与孩子相处时,务必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设法避免让他(她)过早错把自己的弱项当成无法更改的既定事实.孩子的可塑性是特别强的,要向孩子传递出不轻易服输和放弃的强烈信息.二是要准确把握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自身条件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地助其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三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进步,才不至于挫伤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陶新华  朱艳  张卜林 《心理学报》2007,39(6):1074-1083
以苏州市聋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聋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正常学生,表现在总分以及躯体症状、焦虑担忧、抑郁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内部成就动机和外部成就动机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要高于正常学生,聋生的成就动机也高于正常学生,而面对压力,他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却较多退缩性的。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聋生自强、自立、自理能力培养不到位,助长了聋生因残疾而产生的惰性和依赖性行为,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社会应提倡更多的正常人学习手语,让聋生有更好的社会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9.
王娟  薛梦  魏千惠 《心理科学》2019,(1):230-236
以小学3-5年级的汉语聋生为被试,考察其口语叙事与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并与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叙事发展特征的特异性。结果发现:(1)无论口语叙事还是书面叙事,聋生和健听生在宏观结构上表现相当,但聋生在微观结构上表现较差。(2)在宏观结构和平均句长上,无论健听生还是聋生,书面叙事得分均显著好于口语叙事;(3)在词汇密度上,健听生在口语叙事和书面叙事上的表现相当,但聋生的词汇密度在口语叙事下表现较差。(4)在词汇丰富性和词汇密度指标上,聋生和健听生存在年级间发展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对聋生的叙事教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意义生活的意义问题,就是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理解赋予人以自信心,使得人的行为更有精神上的准备,更有目的。人确定了自己生活的意义之后,就产生了使自己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活动一致起来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的意义问题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十分重要的是,使每个人对生活的意义都具有科学的概念,因为个性的形成、进行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其实生活就是一壶酒,每一个人都是酿酒师。有的人把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EyetinkⅡ眼动记录仪,探讨了聋生与解题正确率高的听力正常学生表征和解决加减文字题的差异。被试为小学3年级学生.聋生12名.听力正常学生8名。研究结果表明:(1)在解决加减文字题时,聋生与解题正确率高的听力正常学生在阅读方式、关注关键信息上有显著差异,很多聋生阅读没规律.漏看文字题的关键信息;(2)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困难与其不能正确表征文字题的文本有关。  相似文献   

13.
谈笑论生死     
正《庄子》里面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  相似文献   

14.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13,36(5):1159-1162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友伴网络进行2年的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其动态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在友伴网络的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的外貌、成绩与年龄等个人特征有显著相关;但随年级升高,这种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团体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互选朋友关系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昝飞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4,27(6):1376-1380
本研究采用移动窗口技术,以短文为实验材料,分别以单字呈现和多字呈现两种方式,对阅读技能水平较高和较低的聋生进行了实验,旨在验证和探讨聋生在汉语文章阅读过程中语音编码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聋生在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语音激活的现象,但语音与字形所起的作用在不同实验中表现不同;聋生,特别是阅读能力较高的聋生,在阅读过程中,字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通过职场"找工作"的"应征"关卡条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一个不认为自己有条件胜任新工作的人,面试时自然结结巴巴,了无信心;反之,一个做好各种条件准备的人,会信心满满,展露出无比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学习的这两年深深的体会到宗教教育课的重要性.虽然我们许多的人从小就生在教友的家庭中,也许我们会想用不着再有宗教教育课了,这样说的人说明他们还不懂他们的宗教。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就必须要学习。我们不能说我生下来是一个中国人会说中国话我就不用学习中文  相似文献   

18.
    
修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知被多少人问过。修道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为什么?人们常讲到天主是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拉越选。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心灵的那份欲望。我们作为修道人是否被这一切所同化呢?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漠不关心,我们的心正在慢慢的偏离耶稣交给我们的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考察中文聋生读者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促进词汇加工的过程特点。实验采用3(组别:高阅读技能聋生组vs.高阅读技能聋生的能力匹配健听组vs.低阅读技能聋生组)×2(句子背景对目标词的预测程度:高预测vs.低预测)混合设计。结果发现:(1)目标词的左侧词汇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两个指标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两个聋生组在任何指标上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2)目标词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三项指标上均可见显著的语境预测性效应,高阅读技能聋生组仅在总注视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低阅读技能聋生的任何眼动指标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由此可见,聋生在利用语境预测性促进词汇加工方面与健听读者有所差异;相对于低阅读技能聋生,高阅读技能聋生读者识别词汇时能更多地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  相似文献   

20.
聋生听力状况与读写成绩及认知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野  宋永宁 《心理科学》2008,31(3):711-714
为了研究聋生听力状况与其读写成绩及认知能力的关系,本文以聋校中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聋生的听力损失、补偿情况与其读写成绩及认知能力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聋生认知、读写能力的差异,并不能由其听力损失、听力补偿情况进行简单的回归预测.研究建议:聋校老师在对聋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中重度听力残疾的聋生,要采取有效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读写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