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丑意象应成为与审美意象对立存在的美学术语,中国古诗存在大量的审丑意象,审丑意识浓郁.以中国古人审丑意识为依据,审丑意象可分为以丑刺恶型、以丑抒愤型、以丑谐谑(调侃幽默)型、以丑衬美型、美丑互化型、以丑为美型等几种主要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审丑"具有审美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中不应只有审美,还应该包括"审丑"。有些"丑艺术"具有直面现实、反向思维、震撼人心等美学价值,"审丑"是一种审美策略,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丑在美学和艺术审美标准里被认定为是美的对立面。随着时代变更,美丑的定义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王镛书风的"大、野、率、古、拙",是"变异、丑拙"的审美趣味,是隶属于审美中的"审丑"领域。其书法当中所蕴含的审丑意识,一方面拓宽了书法的审美领域,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当代书法氛围内某些书画家与受众盲目走捷径、思想肤浅和低俗的趣味。因此,书法家与受众需要正确看待王镛书法中的审丑意识,明辨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网络"吃播热潮"的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导致审丑消费主义乱象。以"吃播丑象"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的角度阐释丑的本质、梳理审丑的历史渊源,并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下分析当前网络吃播的审丑异化现象及其特征与成因,树立正确审丑观,最终"化丑为美"。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审丑观的培养肖兴政一、审丑的内涵什么是审丑?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认识什么是丑与丑恶及其本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丑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令人产生憎恶感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丑是客观存在的,它必定要进入人们的反映范畴。从美学角度来看,丑是歪曲了的或...  相似文献   

6.
崔学勤 《美与时代》2006,5(4):93-95
阅读中出现美丑不辨、美丑颠倒(互易)的现象,表明学生缺“钙”——缺乏对审美范畴之一“审丑”的感悟与判断能力。丑有着无可代替的审美价值,加强对语文阅读中审丑作用的认识,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审丑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审丑"是现代美学研究范畴内备受热议的话题,"审丑"也成为了一种时下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在传统的文艺作品中,"丑"也一直以美的附庸物及被批判和讨伐的角色存在。然而在现代艺术作品中,"丑"逐渐成为文艺创作中的主角,大有颠覆"美"的统治地位之势。  相似文献   

8.
平庸之恶是阿伦特在反思纳粹暴行时提出的现代恶的一种新形态。阿伦特将平庸之恶的出现归因于社会大众普遍陷入无思状态而造成的集体道德崩溃与沦丧。然而,从伦理行为的思与行的辩证关系看,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分析虽然直击要害,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她主要是从“知”或“思”的层面来分析纳粹之恶,而没有从伦理之“行”的维度进行分析。针对以艾希曼为代表的纳粹之恶,仅仅从无思的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无思的道德反思难以解释纳粹德国的制度之恶以及恶之代理人(艾希曼)的伦理责任,也不能探索与剖析奥斯维辛事件的真正面目,这也是阿伦特在提出平庸之恶后招致众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阿伦特的平庸之恶虽然触及了纳粹制度之恶的无思的普遍性维度,但却极易遮盖道德个体行为的责任与行动,从而将道德之恶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和平面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阿伦特对纳粹之恶的伦理反思更接近康德主义的普遍性之思,而远离了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主体的责任与行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家赫勒和鲍曼将平庸之恶追溯至个体的道德行为及其责任的哲学反思则弥补了阿伦特无思的平庸之恶的思维缺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推进当代伦理学有关恶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道德(宗教)信仰保证德福一致及道德律的践行.与康德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不同,荀子认为“生而好利”的基于欲望的自然天性决定了人性本恶,后天“化性起伪”的方式着重于以圣人、师长为主导的礼义教化.康德偏重先验分析的自由意志与苟子着重经验教化的方式都有助于人的道德自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发明离不开灵感,有时一个灵感就是一件发明,发明到最后往往靠灵感来完成,原因是灵感具有自创造性。发明与灵感总是结伴而行。发明家除了形象思维发达外.灵感思维也比较发达。如爱迪生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发明灵感。那么什么是灵感呢?灵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感。灵感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灵感思维是自动思维、快速思维、自编程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