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位藏汉因明学者回顾了建国40年来因明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就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有学哲就藏传因明发展的特点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2.
张晓翔 《哲学动态》2012,(2):111-112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4-15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代表与会。会议收到论文、报告近60篇。1.因明教学与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恰逢中印文化友好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杭州佛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16日在中国杭州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因明知名学者以及佛教界人士110人参加了会议。一、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研究的新进展(1)文献整理考证。沈剑英先生整理并研究了敦煌发现的净眼的两种因明写卷《略抄》和《后疏》,它对校勘《庄严疏》,印证《明灯抄》和《大疏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4日至15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报告近60篇。  相似文献   

5.
《因明论文集》将于1981年上半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收了建国以来国内学者研究因明的论文十九篇。其中有吕澂的《佛学逻辑——法称的因明说》、《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西藏所传的因明》,虞愚的《玄奘对因明的贡献》、《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因明的基本规律》等。这些论文涉及了因明的许多方面,如因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因明的意义,对因明的评价,因明经典著作研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9,(3)
《因明新探》该书收入全国首次因明学术讨论会(1983)的论文和译文共22篇,主要探讨了四个专题:(1)关于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历史总结和评价;(2)因明、名辩和逻辑三大系统的比较;(3)因三相的性质和意义;(4)因明和佛教的关系。其中  相似文献   

7.
张晓翔 《哲学动态》2012,(11):108-110
20世纪初,随着西方逻辑思想的不断传入和《因明大疏》的回传,在杨文会、宋恕、太虚和欧阳竟无等先生的努力下,一度湮没的因明开始在中国复苏,并涌现出一批因明专家和学术论著。为了缅怀因明前辈的历史贡献,研究因明著名专家的学术思想。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史研究会、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甘肃人民出版社联合发起的因明学术讨论会,于8月3日至9日先后在甘肃敦煌和酒泉两地举行。讨论会进一步明确了因明研究的意义,评介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杭州佛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胜利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张忠义  殷铭 《哲学动态》2007,(11):71-72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青海民族学院、青海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燕山大学等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三届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14~1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因明学者和宗教界人士70多人与会,其中藏传因明学者和藏传佛教的高僧50多人。有25位学者和高僧做了大会发言。与会者还参观了塔尔寺和隆务寺,考察了藏传佛教独特的辩经活动。一、关于汉藏因明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培育研究员指出,中国在因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这里保存着大量印度因明的珍贵典籍,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汉传…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洛阳师范学院和宜阳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4至25日在河南洛阳和宜阳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浙江、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还包括外籍访问学者,本次大会交流论文、报告60余篇.  相似文献   

12.
因明是印度的古代逻辑,是世界三大逻辑流之一。早在唐代就由玄奘翻译传入我国,出现过因明研究的高潮,我国曾被誉为因明的第二故乡。我国对因明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见解,一直为世界学者所关注和重视。本书收选了在敦煌、酒泉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因明学术讨论的学术论文18篇,翻译国外因明学者的专论4篇,即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学术论文反映了我国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4日至15日在成都成功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贵州、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3日在丝绸之路的著名古城敦煌隆重开幕,8月10日在酒泉园满结束。这次会议是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于去年二月在京组织的因明座谈会之后,由上述两个单位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人民出版社联合发起召开的。会议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共甘肃省委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青海、甘肃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因明专家及其他专业工作者共5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了  相似文献   

15.
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单就问题而言,诸如中国哲学史的对象、特点、范围问题;哲学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问题;对古代哲学家及其思想体系的历史评价问题;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等等,总括起来可以称之为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其实质是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5月18日,"名辩与因明前沿问题研讨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各位专家学者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新中国70年名辩和因明研究的重大成就"这一主题,刘培育研究员回忆了名辩与因明两个学科建立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其在当前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科、学术以及话语体系方面所处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8)
<正>本刊讯7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因明学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和五台山十方堂联合主办,来自北京、西藏、内蒙、香港、上海等地的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高僧大德参加了会议。因明学起源于印度,用于推理和辩论,属于逻辑学的范畴,藏传因明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印度因明的全貌,涌现出不计其数的藏族因明大师和因明著作,保留了生动多彩的辩经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张忠义 《法音》2007,(7):57-58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杭州佛学院、燕山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佛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第三届因明学术研讨会,于6月14日至17日在西宁举行。与会代表70余人(其中藏传因明学者多达50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  相似文献   

19.
印度佛家逻辑——因明学在我国的传播分成汉传和藏传两大支流。汉传因明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唐代,其代表为玄奘及其一大批传人。中国从此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汉传因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次高潮发生在“五四”以后三十年。这一时期,按照中国逻辑史的发展特点,可以称为现代时期。现代因明研究的代表人物为吕澂和陈大齐。现代因明研究是汉传因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既继承了唐代《因明大疏》的优秀成果,也克服了它的某些缺陷和错误,在佛学知识论与因明、逻辑与因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杭州佛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7月29日至30日在美丽的草原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藏、蒙、汉因明专家和学者50余人参加了这一研讨会。在这次盛会的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