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代绘画的历史悠久,其中包含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是宋代名家辈出的绘画种类,并对后世的绘画影响极大。宋代山水画以前的构图布局都是传统式的全景构图,在此之后出现的"一角式""半边式"构图正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创新。以现代的"陌生化"眼光反观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与传统创作方式之间竟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是巧合还是必然?文章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寻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诠释宋代山水画中"陌生化"意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之一。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中的山水风景作为主题的绘画形式。自魏晋时期开始萌芽,隋唐时期终于成为独立的画种,而在宋朝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宋代山水画美学思想受道家思想影响很大,通过对道家思想和宋代山水画的研究,写明道家思想在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景观》系列为摄影师姚璐创作的摄影作品,其作品借用中国宋代山水画的形式,以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可见的绿色或黑色防尘布所遮盖的城市景观为素材,通过摄影后期技术,从而生成一个具有当代特点的青山绿水画面。摄影师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挪用",构成了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对传统山水绘画进行解构的同时,运用中国当下社会产生的"新景观"对影像进行重组,与传统艺术产生一定的联系并尝试进行一种对话,进而将作品引向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绘画艺术纷呈,其中山水画在众多画科当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山水画在元代取代人物画正式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及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明确山水画地位的变迁问题,阐释中国山水画取代人物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在宋代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绘画理论与表现形式都已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其中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拓展了"点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使"点景"成为山水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宋代山水画为代表,梳理"点景"的类型,分析"点景"的表现形式以及探讨"点景"内容中的文化属性,希望能够从点到面拓宽对宋代山水画艺术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独特的空间意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与西方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法不同。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空间意识有其艺术特征和具体表现,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山水画既不同于文入画也不同于山水画,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画派.它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在此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影响了中国绘画一千多年,并成为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瑰宝.文人山水画存在的千年里一直以它独特的美征服着世人.  相似文献   

9.
自魏晋至今,山水画发展了一千多年,其间,山水画家多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不同流派对待传统存在“摹古”与“创新”两种分歧。清代画家深受南北宗论的影响,摹古是当时画坛的主流倾向,当时画家们在山水画中极力追求笔墨。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石涛是与他们不同的一位画家,他不仅能把传统化为己用,而且能够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跳出南北宗论的约束。石涛注重个性的解放,运用自己的法度,展现自我的风格。石涛绘画语言的独创性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故介绍了石涛山水画的三个历程,对他的绘画思想、技法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画家和画派众多,在继承了宋元画风的基础上,开创新法,对清代的画风有重要的影响。明代绘画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以宋代院体画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中期,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的文化艺术中心,"吴门画派"占有重要地位。后期,花鸟、人物、山水画多方面发展,文人画盛行,松江山水画派影响到了清代。  相似文献   

11.
丁翔  黄星鼎 《美与时代》2023,(12):80-82
“浅空间”概念是《透明性》一书中重要的空间概念,它延续和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最早从立体主义绘画中引申而来,是现象透明性理论的转化介质,主要作用在于分析空间中的层化关系。中国山水画在历史的河流中,同样出现过类似于立体主义空间关系的画面组织形式。山水画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这四者微妙的关系为园林门洞的取景空间建立了可分析的纽带。通过分析立体主义之于“浅空间”理论和中国山水画之于中国园林的关系,以“浅空间”理论为出发点,尝试以别样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门洞中的空间关系,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析提供多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传统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进步与象征。传统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笔墨表现和空间意识形态。山水画的空间意识不仅表现在现实"可行可游可居"的形态下,更多地体现其精神境界的特征,呈现一个充满诗意、有韵律的空间。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独有的视角和审美意识呈现虚无的境界,这种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是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形式的演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山水画如何发展,直至50年代左右,写生热潮的簇拥下,其写生的缘由以及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从而衍生出陆俨少先生绘画生涯中这一阶段对于他在山水画写生方面的突破、探讨与同时代的画家相较有何异同,有何发展与更新。对于陆俨少先生在自我绘画修养和作品带给山水画坛的新意流方向、对他整个流淌着的艺术思源的启发,以及对后来的绘画者的影响以及对桂林山水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一直秉承着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在当今山水画教学中,选择最多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临摹名家绘画。文章针对山水画传承和临摹问题,提出一些在教学改革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木心的绘画,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不同语境的探讨,文化土壤的更换是木心绘画作品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萌芽后,又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徜徉过的木心,其绘画既保有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的精神指向,又创新性地采用了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木心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经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最终殊途同归,到达了山水画"以形媚道"所追逐的精神上自由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艺术遗产。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有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古代文化艺术。据潘天涛的《听天阁画谈》所讲:"吾国文字先有契书而后有笔书。吾国绘画亦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其发展之情况,大体与文字相同”。中国画大至从类别上看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部分。五代以前以人物画为主,元代以后以山水画为主,而宋代是中国画最昌盛时期,可分为写意、工笔重彩两部分。五代以前以色彩为主,五代以后以水墨为主。宋代作品以色彩和水墨相映交辉。我国的许多画家,在熟练掌握了传统技法的基础走遍了祖国的绵绣江山,在创作中使中国画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7.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其出现比山水画、花鸟画要早.自六朝起,中国人物画便不断发展,到宋代已成为中国绘画的主体,开始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当时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其对人性的追求与展现,使宋代成为了中国人物画历史上的黄金期.其内容、题材、造型、色彩及表现手法都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境界. 一、宋代绘画的文化背景与发展 (一)文化背景 晚唐和五代十国多年的地方军事力量割据状态结束之后,宋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历史的教训使得统治者更加重视中央集权和文化的统一.以军权为核心,宋代的统治者进一步实现了行政权力、财权和司法权力的高度集中,自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未曾有过的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王朝.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上千年来的积累与流传,我国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意境更佳。目前山水画艺术经过源远流长的发展,已经不单单为画作,而是与诗歌、词句、画作、书籍融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属于世界文化界中的重要瑰宝。山水画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出图画的精美,更是为了体现、表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某一种意境。本文通过讲述山水画表达意境的内涵以及当代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分析实现当代山水画意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黄宾虹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山水画从古典传统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中介。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同时结合具体作品来赏析黄宾虹山水画所具有的现代气息,从而得出黄宾虹绘画精神是一种糅合西方绘画艺术元素又不失传统本色的具体创新实践,以期对我们现在中国画的创新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远"和"空"正是艺术心灵的最高境界,由"远"才能获得"近",由"空"才能得到"实",也就是"无为"才能"无不为",这就是宋代山水画空间的艺术境界。开端于魏晋的山水画,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发展,在宋代进入黄金阶段,成为画坛的主流。两宋经济、文化固然繁荣,但无论北宋或南宋都没有汉唐疆域辽阔。矛盾尖锐,内忧外患,造就了宋人内敛、静弱的性格。为调释心灵的痛苦,宋人便寻求道家思想帮助。在其影响下,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