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相似文献   

2.
漆画是当代绘画中新兴的画种,是从几千年传统漆艺中走出来的。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品格,即工艺性与绘画性的统一。当代漆画的创作,重点不在于用漆,而在于如何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下,漆艺术在发展传播中,吸收着各个时代文化政治产物的优点,也吸收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传统漆艺出发,提取出绘画最简单的状态,以探索当代漆画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3.
漆画虽然异于其他画种,但又有着同样通体表现意境和思想感受的神圣使命。传统漆艺技法被漆艺家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漆艺朝着大画种的空间发展。传统漆工艺的精湛让世人赞叹,漆艺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将漆语言发展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它的材料、表现力,还是题材,都使人耳目一新,呈现特立独行的品质。漆工艺不断演变,形成了这种当下审美思潮,使得漆画材料、工具、创作理念得到开拓。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漆画作品,有些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移植借鉴,它们在与传统的漆画技法相融合后,收到了亮眼的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让人内心为之一振,画境与材料的相得益彰,也突出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和创新,当代漆画中的意象语言既具有传承古老文化的造物精神,又有现代审美的变通和创新。以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部分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材料、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当代漆画创作中的意象语言的来源、特点和演变规律。当代漆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意象语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变通。对当代漆画创作的语言分析、问题探究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能促进大漆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一直是我国漆画创作的主要基地,台湾漆艺也深受福州漆艺的影响。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的开拓,能给广大学习者带来一次探究和承传闽台区域漆文化的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发展闽台漆画艺术,不断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理解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具体做法为:1.建立学习伙伴关系,进行田野调查;2.实施两岸漆画艺术教学活动;3.扩大闽台漆画艺术资源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漆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河姆渡时期,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多个流派,但总体来看,一直是南繁北衰。漆艺通过高校教育传到北方,黑龙江的许多高校中开设有漆画专业。在全国加强文化大发展的政策下,黑龙江省漆艺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并形成特有的漆艺文化生态模式,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黑龙江漆工艺品,探索漆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商业运行模式,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重视漆器的传承发展,对黑龙江省漆艺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妍洁 《中国宗教》2023,(10):86-87
一漆艺是以“生漆”(由产自漆树的天然汁液加工而成)为主要制作原料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包括漆器、漆塑、漆画。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漆的国家(因此“生漆”又被称为“国漆”);漆艺就是使用漆制作用品或者进行装饰(称为“饰”)。明代黄成撰有《饰录》一书,专门叙述各种漆器的做法。漆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近数十年漆画的发展历程中,一辈辈漆画家努力探索着漆画独特的材质语言和表现形式,漆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材料应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现象。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漆画作品中不同漆画家所使用的蛋壳镶嵌技法的区别、国内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影响的漆画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蛋壳这种材料独特的审美取向,同时总结了在创作漆画《天水间》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现了一些在实践蛋壳镶嵌技法中的取舍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阳江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日用漆器为主,从明清至今,和日常生活结合密切,结实耐用,优化了人居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广东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器、漆艺陈设品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典雅美观,雍容华贵,漆画以传统漆艺的材料与技艺为表现技法来表达各种艺术创作观念,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与保护价值,也具有很大的艺术发展空间。目前,阳江漆艺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深层次挖掘、传承与保护,漆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有效的市场运作方面遇到一些困境,只有善于在现实中寻找新的契机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结合传统文化内涵、现代审美,才能不断创造出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漆艺产品。  相似文献   

10.
韦伟 《美与时代》2013,(7):46-48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得到完善的保护、传承和更新,甚至面临着生存问题的考验。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随着复兴之梦呼声的高涨,中国的漆器也面临重现光辉的新机遇。如何使漆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被打开,让漆艺的经济价值得到肯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漆文化历史悠久,深刻领会传统漆艺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当代漆艺传承发展以及漆文化的弘扬,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坚信,将漆艺生存发展问题植根于时代需求中,必然会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漆艺作品,必然能创造中国当代漆艺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漆画是我国古老的艺术产物,已有七千年的传承历史,油画是西方艺术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具备自己独特的魅力。随着艺术家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方向,绘画技巧和绘画观念也在逐渐更新,将大漆材料与油画材料相结合是艺术界提出的最新观点。对大漆材料与油画材料结合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二者都有非常强的塑造能力、覆盖能力、画面结合能力,而且都是油性材料,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验证明将大漆材料与油画材料正确地结合到一起,作品的形式感更强,画面更加庄重华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东阳江漆艺以生产日用品、家具等实用漆器为特色,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在清代得到了发展,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坚固耐用,是岭南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艺经历了民国的兴盛,建国后的转型,再到当下转变为以漆画为主要发展方向,在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阳江漆艺的品类、材质、工艺、风格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14.
广东传统漆艺源远流长,其技艺是中国漆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漆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装饰漆画,一是现代漆画。装饰漆画由于应用传统漆艺的独特技艺,使用各种精美的材质,满足了社会大众对艺术形式及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丰富了人居环境而得以长盛不衰。广东是现代漆画的先行者,见证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东乃至中国漆画的传承、发展及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漆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从河姆渡时期至今,已经有许多的文明通过漆艺的传承保留了下来。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漆画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画种,也让这个远古的画种有了新时代的气息。但是由于南北方的文化、民俗、地域等有很大差别,所以导致漆画在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这也就促进了漆画的创作更加多元和富有民间地域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绘画中,漆画是一种创新的绘画种类,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材料特质。漆画的画面与美学品格紧密相融,要想使漆画朝着现代绘画层面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漆画的材料,并对材料的漆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漆画呈现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漆画的绘画性与漆性不能分离,在漆画创作中可以对漆的优势进行展现。不管对漆画创作还是材料进行研究,都必须对漆画的漆性与绘画性进行探究,才能发挥漆的灵动性。  相似文献   

17.
潮州漆艺多与木雕艺术相结合。潮州木雕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始于唐宋时期,至清代发展最为鼎盛。潮州木雕多以建筑为载体,装饰手法可分为金漆木雕、彩漆木雕、素漆木雕、本色素雕四大类,部分木雕还绘上精美的金漆画,形成金碧辉煌、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繁复饱满的艺术风格。潮州木雕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她与中原地区的漆艺大异其趣,其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干漆夹纻佛造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夹技法又被叫做脱胎技法,是以漆灰和麻布相结合作为漆胎,制成的佛像轻巧而坚固。在现代手工艺领域,大漆和佛塑的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是积极开拓创作可行性的探索与研究。通过研究大漆材料和髹漆工艺,对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圆雕式单体佛造像的形象考察和分析,创作出运用中国传统大漆为原料的成品雕塑,并在大漆材料运用于漆佛像的创作过程中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延续。现代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的画种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如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现代感、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实用性等。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变化很快,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漆画,必须要注重漆画的材质、技法、情感表达、肌理美等整体效果,并不断创新,使漆画的发展面向多元化,只有这样其发展之路才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20.
漆艺与其他艺术学科门类相比较,它最具有生活性,是用的艺术,而不是看的艺术。一旦漆艺失去生活的、民用的与通用的工艺特点,它的命运只能是进入博物馆而变成墙上的艺术。漆艺作为造物工艺,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与美学有着家族相似性。在当下,漆艺就是生活的美学,美学的生活关乎漆工艺。笔者就此略论现代漆艺与美学的生活性与当下性,以期为当代漆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