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 ,学界多以基本欲求与非基本欲求来界定天理、人欲。这种界定 ,与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的基本精神不符合 ,也与儒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以及儒家对生活的态度不符合。本文认为 ,理学家们所讲的天理 ,系指符合封建道德准则和自己等级地位的欲求 ,而与天理对立的人欲 ,则是指违背封建道德准则、超过自己等级地位的非分欲求。  相似文献   

2.
在交互界面设计中,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就会有更高的审美欲求,这个审美欲求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要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使用和被使用,更交织着情感在其中。因此,要综合多种交互元素产生无形中见有形,于无声中听有声,甚至眼里闻声、耳中见色的效果,让用户拥有感觉互通、辐射渗透、实幻互补的创意体验。  相似文献   

3.
<正>现当代哲学对"有限性"的弘扬是旧形而上学终结的历史使然。但是,与现当代哲学不同,马克思的"有限性"思想不仅表达了思想的有限性,而且也表达了现实生活的有限性,以及思想的有限性是现实生活的有限性的理论表达等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4.
李巍 《现代哲学》2016,(5):109-114
界定"性"的所指,是孟子构建人性理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从其论述中可以发现四个限定,即被称为"性"的东西是指人身上1自发、2固有、3独有且4能为人自主的欲求。提出限定123,旨在类比感官生理欲求,强调心官道德欲求的真实性,因此"性"指谓了人身上诸官能欲求的总和;引入限定4,则旨在将感官欲求作为非自主欲求排除到"性"的所指之外,仅以可自主的心官道德欲求(心性)为人性所是。但总的说来,四个限定同等重要。孟子正是通过它们落实了对"善"的追问,走向了对"心"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时代,物以消费的方式呈现为商品。但是,消费所带上前来的东西不仅是作为商品的物,而且是对物的欲求以及对欲求的欲求。物在人的欲求之场中变成了表象。表象意味着摆置在前。表象的摆置在前是向着主体而言的。由于世界成为图像与人成为主体是同一个过程,所以与图像相关联的看成为了主体的基本欲求。在视频技术的时代,看被诉诸镜头和影像。镜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物带上近前同时又推向远处。这就是镜头的辩证法。对更加真实的物的欲求激起了贪得无厌的看和对影像的异化消费。为更加真实的物所付出的代价是人们不再在真实中看到真实。就在更加真实的物向人摆置的同时,人也向着它完完全全地摆置出了人自身。  相似文献   

6.
定言命令作为人的意志的最高原则,首先预设人具有认识、情感以及欲求这三种能力;其次预设低级欲求能力和高级欲求能力的区分。从低级欲求能力出发,人按照以偏好为基础的准则行动,从高级欲求能力出发,定言命令对这些准则进行检验,要求这些准则具有普遍的立法形式。敬重感标志着高级欲求能力的存在,广义的道德感有识别道德情境和直接驱动性的作用。人追求自身的幸福和自由,希望不受他人的阻碍,在道德法则的范围内,做想做的任何事情。然而,特定的激情和情欲会导致人丧失自我,这种丧失是在实践上最大的恶。由此,作者论证:自我拥有是康德实践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尽管康德在其生前公开出版的著作中尚未明确地提到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E.卡西尔和M.海德格尔在瑞士达沃斯进行的一场辩论的整理稿,集中体现了以卡西尔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和海德格尔在对康德哲学的不同解释中所生发出来的对于自由、有限性、客观性、真理和哲学的本质等问题的不同观点。这种面对面的辩论,一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康德主义和海德格尔哲学的差异、冲突和某种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这些哲学基本问题本身的理解,并深化对康德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首先赋予心理潜能以动力发展、自足无限、建设趋善和感性生命等一系列内在规定,并把人的心理潜能分为智能潜能、欲求潜能和情感潜能三大类,他还认为心理潜能的现实存在是一体化了的不同功能组合,即智能的功能是操作、欲求的功能是动力、情感的功能是调控。本文对王夫之的上述思想进行了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不可与身体分离的生命的形式。他区分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与思想性灵魂。借助对有理智的生命的灵魂结构的解释和对思想本身的结构的解释,亚里士多德使思想在灵魂中获得了最重要的性质。亚里士多德把善看作驱动人的运动的最后原因。在人的灵魂中,他区分两种指向善的原因——思想与欲求。欲求被看作灵魂的思想性活动部分与动物性活动部分趋向善对象的气质倾向。他区分欲求的三个要素:思想活动部分的希望、动物性活动部分的欲望与感情。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结构在理论上容许在灵魂的动物性活动部分拥有区别于欲望的欲求。这种欲求被解释为对于肉体快乐以外的其他快乐,它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解释为选择。  相似文献   

10.
邓南海 《现代哲学》2007,20(2):73-79
当前对于康德美学第一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与“实存”的误读源于脱离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带有兴趣的愉悦感都与行为的理由联系在一起,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要把欲求的对象变成一个直观的经验对象,反之,不带任何兴趣的审美的愉悦感与行为的理由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在于想像力能够超出对象的“实存”创造出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与知性之机能协调一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作 《世界哲学》2023,(3):124-134
康德在至善的概念中引入幸福,引发了诸多质疑。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人既具有理性的有限性,又具有存在的有限性。这两种有限性有密切的联系,导致康德的伦理学存在着张力。将幸福引入至善的概念中,正是康德重视人的存在的有限性的体现。然而,这也使得康德在一些论述中让人们以为他违背了意志自律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促进至善的义务在客观上并没有增加新的义务,只是在主观上添加了道德的人具有获得幸福的资格与希望。康德在后期可能试图消除人们的误解,在人的双重有限性的张力中,他更突出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因为它才是其构建道德的纯粹性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皇帝内经》中健康相关行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学思想,其所提倡的健康相关行为对追求健康的现代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以此出发探索并总结了《内经》中所提倡的“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形劳不倦,欲求适度、节欲保精,摄养情志保养形体”四大类健康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3.
考恩(Dr.Connell Cowan)先生为美国休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长年从事临床心理研究,他的课题范围主要是处理各种婚姻矛盾以及相应的家庭危机。日前他基于自身研究经验发表了一本《女子沉溺爱情》的论著,在书的结尾特别提出一系列关于女子爱情选择的规则。考恩指出,女人若要以聪明的态度和男人交往,避免发生愚蠢的爱情投入,就必须充分了解这些原则,并接受它们。规则1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男人完美的男人是浪漫幻想的虚构,这种超人并不存在。但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无数真正优秀的男人。女子一心投入“白马王子”怀抱的欲求,可能是起源于童年对“全…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创造在审美心境中发生,艺术形象在审美心境中孕构,主体在心境的吐纳之间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凝定着深厚的审美意识,创造着无穷的艺术意境,启示着高远的人生境界。一、审美心境外界事物以其光、色、形、味、韵等感官形象吸引着主体,引起主体对它的注意,使主体进一步去观察、注视对象,在认知意识、生活意识等经验意识的支持下辨认对象。此时主体深蕴的审美欲求被唤醒,符合主体审美趣味的对象深深吸引着、  相似文献   

15.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档案文献编纂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玲 《管子学刊》2006,(4):125-126
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编纂的主体,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依据和条件,但是档案文献的浩繁、芜杂和副本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的编纂档案文献的原则为我们进行档案文献的编撰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学习司马迁的编纂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档案文献的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声称:我们对美的判断,不同于对快适和对善的判断,既不带有、也不激发利害或兴趣。本文通过解决学者们提出的三点挑战,证明康德该理论的正确性。笔者在文中联系《纯粹理性批判》的"三重综合"学说,揭示审美之无利害性的先验依据,即想象力之再生综合。在此基础上,笔者主张鉴赏判断以其"无所谓实存"有别于感官判断,又以其"不依赖概念"有别于道德判断。虽然在经验层面上,我们期望审美客体的继续实存、以保留其在心灵中的鲜明表象;但在先验层面上,我们对美的愉悦完全不激发兴趣。这样一种无关于欲求能力的愉悦,指向了我们理论理性的追求及其与实践理性的终极统一。  相似文献   

17.
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是古代西方哲学的焦点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继承与推进了柏拉图的思想,提出希求概念,它标志着理性和欲望(欲求)的统一。本文首先结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对希求概念的演变进行简要梳理;继而考察希求背后的欲求与努斯、真的善与显得善之间的关系,表明希求是对于"真的善"的欲求,揭示了灵魂统一的可能性;最后,通过这种灵魂-伦理学的澄清,触及政治学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培养好人,表明希求概念同样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的欲求是社会实践的内在动机,满足生活需要是文明制度的根本目的。怎样将欲求转换成财富,进而以财富厚养民生,这是历史进步的永恒主题。对传统儒学“理欲之辨”的现代阐释,旨在通过正本清源的逻辑批判,将抽象的天理还原为具体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管理,并探索一条化情为理、转欲成力的价值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用Ereignis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Ereignis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20.
《庄子·养生主》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实现养生全神并在此基础上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庄子认为,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不能消耗在对于有形世界的知识把握上,也不能停留在经验和技术层面上来应对世界,更不能为形体的残缺、生存的困境以及人伦的礼法所限制,而应该顺任自然、由技进道、率性顺天,这样才能"养生全神"并彻底摆脱有限性的束缚,如同无形之火超越有形之薪的限制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天道的大化流行中去,从而获得超越意义上的无限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