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经济关系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改变。商品经济大潮,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从未有过的剧烈的变动。传统观念受到挑战,陈旧观念遭到抛弃,新意识勃发、涌动、渐趋成形。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探讨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问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有益的尝试。金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的《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正是这种探讨和尝试的可贵成果。通观全书,有如下优长:  相似文献   

2.
荽:}:理论德麟等)重庆社会科学2共产主义道德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罗国杰)江海 略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发展规律(徐慧萍)福建学刊2论坛2共产主义道德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刍议(赵杰)南京师大学报 (臧乐源)郑州大学学报2 l新旧体制的转变和共产主义道他托进步(许启贤) 伦理学改革刍议(程立显等)学习与探索2江淮论坛8伦理学基本问题讨论情况纺述(张德荣)争鸣1论伦理学发展的“三面向”(唐能斌)重庆社会科 论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张岱年)社会科学学2(沪)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该引进系统论研究方法(谭 毛泽东道德…  相似文献   

3.
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商品生产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符合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么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应当带来道德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现象。在道德领域里,既有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实践,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毫不动摇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做出了新的贡献;同时又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以及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坑蒙拐骗和凶杀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导致道德滑坡、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以个体经济、公私合营和个人承包等经济形式为补充的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和价值规律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样情况下,反映到人们的心理和道德观念上,会不会产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道德意识?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适应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人主义道德体系能不能同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和平共存,或者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合法的道德层次看待?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个人想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党性原则 ——赋耋德科学知识讲话》再版序言(原冰)江 淮论坛2道德和科学文化背离现象的原因分析(周原冰)华东师大学报2不能用人的自然属性来解释道德的本质和根源 —一与王润生同志商榷(施醛)华东师大学报l资产阶级人性道德论剖析(张培强等)郑州大学 学报1人性不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温克勤)天津师大学 报3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之我见(孙凡德)辽宁 大学学报3论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徐冲德)东岳论丛3关于道德理想的几个问题(刘伟)徐州师范学院学 报2谈谈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周纪兰)西北师院学报’提倡共产…  相似文献   

7.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学术讨论会观点述要唐永进由云南省民族伦理研究会、云南民族学院主办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24lH至12月3日分别在昆明市和德宏州召开。来自上海、广乐、湖北、湖南、安徽、河北、四川和云南的代表与会。会议就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和道德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择要概述如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强调经济建设上新台阶,就越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些与会同志指出,在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旧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必然发生动摇,并将逐渐丧失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约束力,而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确立起来,此时,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滑坡和无序现象。来自广东的代表强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道德,从社会历史演进的长河审视,它在总趋势上与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特定社会确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评价标准,从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讯     
《实用伦理学丛书》即将问世 由许启贤任主编,陈瑛、于忠智任副主编的《实用伦理学丛书》即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批推出四本:(1)《企业发展的推动力——管理与道德》(许启贤、苑立强著);(2)《新的社会意识——竞争与道德》(王福霖、杨清荣著);(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诚实》(陈升著);(4)《公务员的精神——权力与道德》(傅西路著) (金木)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基本理论伦理学界光荣的历史使命(李奇)东岳论丛 2共产主义道德在开创新局面过程中的作用(张振国) 沈阳师院学报3确立共产主义道德观(孙广华) 山西大学学报4试论道德的特殊性(朱家龙) 湖南师院学报1论道德的社会作用(杨耀) 西蒙民族学院学报4道德生活纵向领域探拓(曾钊新) 国内哲学动 态1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特征(罗国杰) 哲学研究2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王兴洲) 哲学研究6论利益的本质和作用(唐能赋) 东岳论丛2简论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储培君) 苏州 大学学报2集体主义试解(陈依元) 社会科学[上海]6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  相似文献   

10.
伦匆攀若本理论 共产主义道德蓬劝碳翻止和规范钓根据究竟是什么(周原冰)《江淮论坛》1985。3 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王玉山)《政治教育》1985.4 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王兴洲徐桂媛)《东北师大学报办1”5.2 论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藏乐源)《齐鲁学刊》2985.2 论共产主义道德中的纪律范畴(王伟等)《道德与文明》i,55 .3 论道德祛则(陈楚佳)《关侧时大学学报》19 85 .2 简论道德的社会本质(马搏宣)《东甚汽仑丛》1蛇5.2 论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陈建坤)《东岳论丛)) 1985。2 利益一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秋路)《道德与文明》1985。2 谈谈利…  相似文献   

11.
书讯     
《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主编卢兴隆,副主编高玉春、毕文波)一书即将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以下内容:绪论;精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新型的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理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领导;结束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于去年12月1至5日在杭州举行。会上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上,探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评价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行为,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大学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四省伦理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联合发起的“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广东、湖北、云南、陕西、上海、湖南、福建等11省市的代表。会议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道德生活和道德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研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领域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深入探讨深化改革中发展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及当代社会实践向伦理学提出的迫切问题。现将讨论会探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当前在道德或道德理论上人们大致存有三大困惑,即:(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看待共产主义道德?(2)在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道德和道德的作用?(3)在强调发挥每个社会成员主体性或主动性的要求时如何看待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解除这些困惑,对谋取思想一致、正确贯彻现阶段改革开放方针和促使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所论仅属有关第一个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以来,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据此,有不少同志认为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发展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即善善冲突。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同志对发展商品经济的道德后果充满悲观忧心的情绪,有的同志还提出了以道德退步为代价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和思路。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并不存在商品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 首先,不能把商品经济可能导致的负作用等同  相似文献   

16.
胡用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的 报告(第三部分节录)(试刊·t) 提倡学一点伦理学(李奇试刊二2) 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罗国杰试刊·6) 建设高度精神文明,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张云勋试刊·13)评“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陈升试刊·8)理想和牺牲精神(江万秀试刊·11)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 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周原冰1·1)用共产主义思想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许启贤1·3)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 注愈汲取优秀的道德遗产(杨侃1·6)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马良超l·7)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 (减乐源2·1)论共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军人道德是由一系列道德原则和规范所构成的。如,保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安心服现役;英勇杀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服从命令听指挥;官兵一致;不虐待俘虏等等。其中甘愿自我牺牲(战时的牺牲和平时的牺牲)是起着指导性作用的规范,是军人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军人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规定了社会主义军事事业对每个军人的最主要的道德要求,是军人必须确立的最重要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伦理学学会为努力宣传十三大精神,促进重庆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从1988年5月初开始,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理论与实践》节目里举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专题广播讲座。讲座共16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为中心,密切结合实际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特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政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民族 的道德素质 葛得溪在《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撰文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以来雄厚的物质文明,也把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文章从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道德的素质提高是统一的。首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促进克己奉公,无  相似文献   

20.
阳明虽出身缙绅之家,但并不是典型的规范家族.因此他的思想也在较开放、自由的家境中得以孕育.这不仅是因为他祖辈与佛道二教均有渊源,而且与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较宽松的社会氛围,以及阳明极具个性的根性慧命,都相关联.阳明其大,年青时笃信朱学,格物穷理.从其在北京穷格竹子道理实验的失败,后经反阉党刘谨,被滴戌龙场,死里逃生;再经朱宸濠之乱和张(忠)、许(泰)之难,阳明思想一变再易.大体是从验证外在草木之理的格知实验,走向内在心性的道德体验.因此,阳明之学简言之为道德心性体验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