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建设不仅要有历史的眼光,还要有国际的视野和自信的胸怀。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加强对包括中国佛教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人类福祉作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52-54
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朴初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佛学大家,还是一位佛教文化的积极弘扬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充分发挥其在中国佛教界的领导作用,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途径,反复强调“佛教是文化”这一思想,致力推动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佛教是文化”的观点引起教内外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7,(3)
<正>近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向大会提交了一篇题为"关于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积极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的建议"的提案。觉醒在提案中呼吁,要重视并发挥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挖掘佛教文化内涵,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在依法管理基础上,注重正面引导,发挥民间信仰在文化传承、道德教化、公益慈善、民间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五台山文化的根本,也是构成五台山学的基石。在三晋文化及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与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办好《五台山研究》,以刊促学,学研并进。有效保护、利用五台山这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凸显出新的现实价值,使之不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将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三晋文化的重构、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无疑也是保护世界遗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印顺 《中国宗教》2018,(9):18-20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N年。历史上的“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历史上的“一带一路”.曾经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宗教依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本期专题特别刊载相关文章,重点阐述如何发挥宗教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宗教文化在“民心相通”上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从远古走来,与现代文化并行不悖,各行其道,长期共存。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使其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一、从五台山佛教的过去和现在看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企瑞 《天风》2012,(3):6-9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我国各宗教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越来越宽广的舞台。这表明宗教在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将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政策保障来发挥宗教文化的积极影响力。就基督教而言,也将迎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契机。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佛教文化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年知识分子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佛教文化对缓解这种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年知识分子利用佛教文化化解心理压力的现状、机制和前景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12)
<正>近年来,南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在本地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除了对佛教经典的弘扬和传播以外,我们也非常重视佛教文化的建设,不断思考佛教文化建设的价值和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在眼下信息爆炸、社会浮躁、道德和信仰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尤其凸显了佛教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贵性和独特性。如何发挥南传佛教的优势,服务民族文化建设、佛教文化建设,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4.
王作安 《天风》2012,(2):4-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这一重要论述,无论是对引导宗教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还是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觉醒 《中国宗教》2012,(1):56-57,90
佛教文化如果能够搭上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便车,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丰富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5,(12)
<正>编者按:中国三大语系佛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月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代表会议,首次将文化建设列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的六项内容之一,号召佛弟子要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努力传承佛教文化,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挥应有作用。8月25日至2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在京举办了"全国佛教道教文化建设研讨班",学诚会长在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发挥中国佛教协会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国佛教界加强文化建设;二要整  相似文献   

17.
学诚 《世界宗教文化》2012,(2):9-12,8,113
佛教文化在推动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物文化的严重弊端也开始显现。现代性危机归根到底是一场"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是物文化无法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只有我们的文化精神超越物文化、达到新的层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场危机。文化精神的向内超越,必须借助于丰富深刻的智慧见地。在东方文化的土壤中,这种内向的心灵智慧发展得尤其充分,东方圣哲们的智慧结晶共同构成了"心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场朝向内心的伟大进军势必开启人类社会的第三次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体系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作一初步的探讨。我想这对于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基本精神、特定功能和未来走向,是有意义的。探讨佛教文化体系,首先要对什么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明确的界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佛教的传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也随之互相交融与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佛教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佛教历史渊源和传播途径、分析其现状并展望未来,力求更好地推进亚洲地区佛教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以期为亚洲各地区的文化融合和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海陵奥区名圜中,长淮大江为提封"。江苏自古以来文脉风流,寺院繁盛,目前登记在册的佛寺有千余家。林立的庙宇和众多的僧众既体现了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