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测查了74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辨别、删除汉语和英语音节、首音-韵脚、音位等不同语音成分的能力以及英语单词阅读,考察语音意识不同成分与英语阅读学习的关系及母语语音意识的作用途径.研究二测查了83名英语阅读较差和73名英语阅读一般及以上儿童的英语语音删除和单词认读能力,考察阅读水平对于语音意识作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英语首音-韵脚意识对英语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2)汉语首音-韵脚意识和声调意识分别对英语单词认读和假词拼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二者通过英语首音-韵脚意识的中介发挥作用;(3)阅读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首音-韵脚意识是正常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而音节意识是低水平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上述结果与有关语音意识各成分在英语为母语儿童阅读学习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提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母语经验影响着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洁  徐芬  任萍  张瑞平 《心理科学》2007,30(6):1418-1421,1396
本研究选取3~5岁儿童为被试,从语音单位和操作水平两个维度研究幼儿期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在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音节意识先于押韵、首音和声调意识而发展起来,3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节意识,并在3岁到4岁之间迅速发展。在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幼儿期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先于押韵与首音意识而发展起来,从3到5岁表现出清晰的发展次序。首音意识在幼儿期没有发展。从任务的操作水平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语音意识,幼儿在辨别任务上的成绩显著低于分析和综合任务。  相似文献   

3.
小学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徐芬  董奇  杨洁  王卫星 《心理科学》2004,27(1):18-20
运用纵向与横向研究探讨了小学一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过程和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汉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刚入学儿童的反应都处于随机的水平,其后声调意识先于其他语音意识而发展,其次为首音-韵脚意识,音位意识发展得最迟。  相似文献   

4.
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押韵、首音、音位和声调(汉语)等语音学单位为基础考察了一、三、五年级302名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汉语押韵意识与英语各语音意识的相关最高,而声调意识最低;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在英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汉语语音意识水平低的儿童。  相似文献   

5.
汉语儿童的语音意识特点及阅读能力高低读者的差异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姜涛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9,32(1):60-68
选取小学3,4,5年级儿童各20名作为被试,系统探讨了儿童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意识、首音韵脚意识和音位意识的特点及发展,根据老师的评价把被试分为好的读者和差的读者。研究结果表明,语音意识测验成绩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音节意识与首音一韵脚意识先于音位意识而发展;好、差读者在语音意识测验成绩上差异显著,而且,年级差异与好、差读者差异的程度和趋势是一致的,好、差读者在语音意识发展的速度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纵向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分享阅读(故事教学)和传统教学(字母教学)两种拼音教学方式对幼儿园中班儿童的拼音水平和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无拼音教学组,两种形式的拼音教学均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字母知识,但分享阅读拼音教学对幼儿字母知识的促进作用更大。(2)分享阅读的拼音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拼读能力,而传统教学对幼儿的拼读能力基本没有促进。(3)分享阅读的拼音教学对幼儿的首音、韵脚和声调意识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幼儿自然发展起来的音节意识的影响很小;传统教学对幼儿的语音意识基本没有促进。  相似文献   

7.
汉语单音节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的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芳  杨玉芳 《心理科学》2005,28(2):374-378
采取图画一词汇干扰实验范式,以视觉方式呈现干扰单字、初步探索了汉语单音节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的单元。结果发现了在目标项和干扰词的音节相同和同音条件下都出现了促进效应,而在首音和声调相关、韵和声调相关、首音相关、韵相关、声调相关条件下都来出现显著的启动效应。这表明“音节”或“音节 声调”可能是词汇产生中语音编码表征的单元。最后讨论了英语和荷兰语的研究结果与汉语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小学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读写学习中的作用。对189名小学儿童的研究表明:(1)一、二、五年级在首音和韵脚意识上差异显著;在音位意识上,一、二年级差异不显著,五年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2)各年级儿童的语音意识与其英语单词读写均存在显著相关;(3)控制英语口语词汇量后,一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二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拼写的变异,五年级的音位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4)各年级的语音意识对单词拼写较之于阅读都具有更强的变异解释力。可见,小学汉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与其单词读写存在密切联系,语音意识与拼写的关系相对更为紧密;首音意识对早期读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位意识在后期读写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拼音学习对幼儿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萍  徐芬  张瑞平 《心理学报》2006,38(1):41-46
研究考察了拼音学习对幼儿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拼音学习对幼儿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都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成分上存在差异。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音节内的押韵和首音意识,而对幼儿原来已发展起来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英语)的影响作用很小。同时,研究还从跨语言角度分析了拼音学习对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发展影响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08,40(3):253-262
采取内隐启动范式研究汉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过程。实验一和二探测单字词产生中首音相同、韵和声调都相同时的启动效应,结果未发现首音启动效应,却发现了韵和声调相同时的抑制效应。实验三至五探测双字词产生中音节相同、声调相同以及音节和声调都相同时的促进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了显著的音节、音节和声调的促进效应,未得到显著的声调促进效应。上述结果表明,音节或“音节+声调”是汉语词汇产生中的编码单元,音节促进效应发生在音韵编码水平;声调只是节奏框架的一部分,它只能与音节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结合汉语的特点讨论了研究结果,并与英语或荷兰语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两种可能产生“韵母+声调”抑制效应的原因,并讨论了记忆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