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仅引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而积极的支持。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融共建、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一、"一带一路"是历史记忆,也是中外重构的新时空说起"一带一路",自然会想到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打通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把世界上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面向未来,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杨发明 《中国宗教》2023,(10):10-12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老的“一带一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倡议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面向世界,惠及了全人类。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铺就了共同发展繁荣之路,促进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互联互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正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的有关论述中,多次提到宗教及宗教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线国家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56个国家。从"一带一路"与宗教的历史关系来看,延续约两千年之久的古代丝绸之路充满了宗教传播和交流的史实。一些国家还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可以说,"一带一路"既是文明交流之路,也是宗教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中非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重点实施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习近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基督教与"一带一路"有着极深的渊源。"丝绸之路"提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成为不同宗教传播和对话的媒介。中国基督教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大局,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一、发挥纽带作用古丝绸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呈现多宗教聚集、民族文化各异的特点。面对诸多的文化差异,需要经历求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6)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近年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涉及的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内涵丰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23,(10):F0002-F0002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5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的新贡献,对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上海的阿訇和伊协团体负责人之一,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特此撰文,思考"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一带一路"的多重内涵与多种合作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业、文化与宗教交往的大动脉,凸现出中国作为陆上和海上大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共需互利"、"平等包容"、"和平精神"和"互学互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5.
常小川 《中国宗教》2023,(10):72-73
<正>一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来,随着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条记载了东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道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敏昶 《中国宗教》2023,(10):12-14
<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畅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积极参与,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回首这几年我们在东南亚尤其是南海区域所做的工作,实在是感触颇多。佛教弘化人间已逾两千六百余载。从历史上看,佛教的弘化之地,除了发生地印度,主要就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在这里,佛教至今依然生机勃勃,继续作为数亿人民的文化食粮和精神信仰,形塑着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开放性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1]。2015年9月10日至13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召开[2]。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使得改革开放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当代中国不同文化背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从空间范围来说,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覆盖了大半个世界。从共建内容来说,涵盖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共建“一带一路”10年,其空间范围分布之广、内涵之丰富、成绩之斐然令人瞩目。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14,(7):26-27
<正>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去年秋天,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亚非欧几十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