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准则也是伊斯兰教对全体穆斯林的要求。其中,友善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大力弘扬的道德规范。“友”本义为朋友,“善”本义为吉祥。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推己及人"与团结友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结为贵、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礼之用,和为贵",而实现人和的关键是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做到"中",即所谓"致中和"的原则;以仁爱精神做到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则应该"推己及人"、"兼以易别".古人这些思想包含了十分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继承,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升华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今天我们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在古代孟学诠释及一般语境使用中,"与人为善"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采善于人、知人善任;助人向善、乐道人善;仁者情怀、一体大同。今天使用"与人为善",更多的是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善意地理解、对待他人,热心帮助他人、团结他人共同进步;要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体现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从"与人为善"的古典诠释看其现代意义,可以说它是君子最高的美德,也是一种很高的政德修养,是群众路线和民主精神的一种古典表述。  相似文献   

4.
友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体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友善诠释和承载着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宽容友善、互相帮助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愿。以和谐共享为价值旨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友善第一次提升为核心价值观,使友善在化解社会矛盾、维系和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21世纪以来,友善核心价值观成为研究的热点,就友善的内涵、外延、特征、要求,以及践行友善面临的困难、挑战与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友善核心价值观在其内涵与外延及其具体要求的共识有待形成;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制度性意义和世界性意义有待深入研究;友善信仰化的有效路径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5.
友善简析     
友善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地位。其内涵主要包含尊重、友爱和感恩三个方面。尊重作为地基,友爱作为砖瓦,感恩作为水泥,一同搭建起友善这座善的大厦。当前社会友善不彰的主要原因在于偏重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导致物质主义的抬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加之社会制度不健全,使得不少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程度不一的不公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乃至怨恨情绪;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明显滞后,价值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创造人与人之间弘扬友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6.
信灵 《中国道教》2005,(1):53-54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狭义讲,一个人的思想言行是真,是善,是美,还是假,是恶,是丑,可以用道德与不道德标准去评判。广义讲,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它以待人接物、处理事情中所表现的善与恶,公与私,廉与贪,正与邪,诚与诈等作为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的标准。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宗旨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无私”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人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一位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见,加…  相似文献   

7.
佘超 《道德与文明》2021,(5):153-160
友善作为时代新人之品德的重要构成,是助力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交出"合格答卷"的重要道德力量,其内在依据主要包括伦理、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同时,也将助益时代新人形成与国家为善、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自然为善等品质.为此,培养时代新人的友善品德的进路是,培育与践行友善价值观、发掘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友善资源、激发弘扬友善品德的动力、完善时代新人锤炼友善品德的制度保障,进而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8.
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无分善恶,亲近善知识能形成善的心理,亲近恶知识会形成恶的心理。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佛教认为欲望是恶的根源,控制欲望,通过戒定慧、八正道等方式能达到善的心理状态。佛教关于善的先天本性的观点、善恶形成的思想以及善的自我修养方法符合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佛教的崇善理念及善的修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准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4月24日至27日,为期3天的第11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暨第12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在北京举行。比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期间,各地选手展示了优美的诵经和精彩的讲经水平。特别是卧尔兹演讲选手围绕比赛主题引经据典,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穆斯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土壤,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原则和人类普遍的道德观念,是构建道德规范体系的根本导向。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具体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道德合理性。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核心价值观认同铺筑了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道德规范体系也必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以"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以"发展、公正、共享、和谐"为核心理念,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规范,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特殊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政治评价就是社会、集体或他人,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政治准则、规范,通过舆论形式对他人的行为作出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的判断;道德评价则是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善与恶的判断。社会对人的这种行为褒贬抑扬,反映了作为客体的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4月24日至27日,为期3天的第11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暨第12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在北京举行。比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期间,各地选手展示了优美的诵经和精彩的讲经水平。特别是卧尔兹演讲选手围绕比赛主题引经据典,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穆斯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论友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友善的本义是指像朋友一样善良。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的友善 ,本质上是指友好善良的公民伦理关系和公民秩序。公民关系和公民秩序应该友善 ,是因为 ,我们的良序社会及其公共领域 ,都是伦理性的合作体系。友善规范具有规范、创造、整合功能。友善规范是抽象的 ,它的实施需要细分为更具体的义务 ,即善益待人、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以待人、平等相待。友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主要道德品质 ,公民由之在公共领域做出友善的事情和行为友善。当前公民对于友善患有三症 ,即友善情感上的冷默症、友善行为上的推卸症、友善结果上的恐惧症。克服这三种症状 ,需要伦理、道德、管理等相结合 ,从伦理上建设公民关系和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4.
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是"人生"和"人间",不像传统佛教主要关注的是"人死"和"天间".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在它对传统佛教之"死鬼化"、"天神化"的批评上.在修行实践中,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主要表现为更加重视五戒、十善和以慈悲为本的大乘菩萨道.学佛是道德的实践,道德的根源在慈悲,慈悲是人间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具有相当的普适性.五戒、十善和慈悲的道德规范,都是以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为根本基础,从而使得佛教的慈悲行为与世间的仁爱行为相区别,使得人间佛教的修持规范、伦理关怀具有佛教道德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是由伊斯兰教特定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和行为规范构成的道德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中。作为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它对穆斯林道德人格的培养,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指导性作用。在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中,人与真主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真主对人有着绝对的统治,真主对人的关心无处不在。真主直接参与人的生活,洞察人的所有行为,与人同在于一切场合中。真主要求穆斯林要严格把握自己的生活,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协调好同父母以及他人的关系,并以此…  相似文献   

16.
张载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之所以有恶行,是因其不知善反、不知存养善性,因此不能开显人生在世的价值。"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人之为人在于追寻天地之性与太虚之善,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价值实现理路中,人应该通过寡欲、为学、行实等手段去消解自身的消极因素,如是,不仅为"立心"创造条件,而且可以使自我无限地切近太虚之善,进而实现理想人格与价值超越。其中,"寡欲"是成就"善反"的道德修养工夫,"为学"是打通"善反"之路的关键,"行实"则是实现"善反"之价值目标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权集公民个人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权利诉求与国家社会对公民个人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维护保障于一身,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伦理要义。食品安全权是对公民生命权、健康权和安全权的价值认同和权利确证,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生命权利的维护和对饮食健康或无害的保障。食品安全权具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善(存在)、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自我善(发展)、为他人的食品安全之善生成共在的伦理世界(完善)等多重伦理深蕴,是自然善、自我善、他人善和社会善的有机统一,构成人们道德生活中其他善的始基和源头。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的层面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  相似文献   

19.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语:"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个能知音,善识器的人是需有一定的积累。遥想自己与《中国穆斯林》结缘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虽没有能知音、善识器的真知灼见,但却有一丝心得与体会。在我的心目中,《中国穆斯林》是一本具有自身特色的杂志。说起特色,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主作为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领域,但自主概念本身纷繁复杂。考察特定身份的个体的自主性为寻找多义的自主概念背后的规范性要素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从生物性的角度考察个体自主概念,自主可以化约为"自我决定";从"人"的角度考虑将理性带入自主概念,自主可以化约为"理性自决";从"社会人"的角度考察,自主可以化约为"道德自主"。照顾他人的利益则是自主概念被赋予某种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力量的体现,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调和是通过自我完善和对他人的慈善这两种德行义务相结合得以实现的。"自决"、"理性"、"道德"是个体自主的三个规范性要素,而"善"必须是自主行为的出发点和目标,唯此,自主才有其应有的价值,即"善"是个体自主的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