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在被称为俄罗斯的这个国家,有过许多名字:沙俄帝国、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当下的俄罗斯联邦。尽管人口以东正教徒为主,但俄国一直与伊斯兰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伊斯兰研究在俄国和苏联的学术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在普遍而言的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以前学界对苏联时期伊斯兰教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存在很多偏颇的认识,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乃至苏联解体前后,包括中亚在内的苏联全境都出现了伊斯兰教迅猛复兴的势头。实际上,俄罗斯、中亚的伊斯兰教复兴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苏联时期就已出现。本文运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档案馆的大量档案文献证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中亚地区就有大量的非官方伊斯兰教现象存在,伊斯兰教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宗教场所和信徒持续增多,圣人陵墓崇拜颇为盛行等。而作为伊斯兰宗教管理机构的"萨杜穆",与政府机关和伊斯兰信众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包括伊斯兰学在内的东方学堪称俄国文科领域最成熟、最严谨的学科之一,诞生了一批接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华章,是俄国学术多元性最突出的表征,并在世界学术之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俄国伊斯兰学研究已经在研究世界伊斯兰教和俄国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开始向专题性和地域性的方向发展,前者主要有伊斯兰与俄罗斯的交往史研究,后者则以莫斯科伊斯兰学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成果中包含着一系列闪光的学术睿智和启人心扉的历史认识.因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后者进行评述. 一、探索莫斯科历史面貌中的东方质素 从俄国历史学家卡尔穆津撰写《久远的故事》①开始,莫斯科的东方——亚洲特征被研究者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新挖掘出的档案资料使这一结论获得了学理上的证据支撑,也就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总结、概括与升华)开辟了道路.早在1926年,著名的俄国思想家、时政评论员费多托夫就写到:"事实上,莫斯科的亚洲因素早就能够感觉倒.无论是第一次来到莫斯科的欧洲人,还是参访过西方的俄罗斯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莫斯科的亚洲风格."②莫斯科的亚洲风彩是数以百计的历史学家、民族宗教学者和文化学家重点研究的视域.莫斯科伊斯兰学不仅关乎莫斯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也直接反映着俄国文明的深刻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将发行一部名为“伊斯兰”的百科全书。全书载有550篇文章,其中包括500个词条和专有名词解释。这部书已引起大马士革、巴格达、德黑兰等大学学者们的兴趣。这部百科全书与苏联过去在国内外发行的伊斯兰参考书  相似文献   

5.
当今俄国哲学贾泽林一、后苏联哲学的难产迄止目前,我们仍可以说后苏联哲学正处在一个难产的过程之中。个性鲜明、轮廊清晰的后苏联哲学并没有形成。与以往的苏联哲学所处的境况相比,现今的俄国哲学遇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历史状况。俄国哲学家在改革兴起之初(1985—1...  相似文献   

6.
黄陵渝 《法音》2002,(5):35-38
一、俄国时期 俄国佛教主要指自公元17世纪初传人的喇嘛教(俄国和苏联对藏传佛教的称呼)。  相似文献   

7.
1、等量驱逐与苏联默默吞下的屈辱当别的国家驱逐苏联外交官时,苏联也会驱逐等量的外交官作为报复.有一次,墨西哥政府驱逐了5名苏联外交官,但由于墨西哥政府把驻苏大使召回,在苏联的外交官只剩下4人.如果俄国人进行报复就等于断绝外交关系.这样墨西哥政府就可以把所有的俄国人都赶走.苏联只好不提抗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的宗教研究有着不同于西方宗教学的特质与路径。本文在对俄罗斯宗教学发展阶段述论的基础上,特别将注意力聚焦于俄国启蒙思想的发展轨迹,重现彼得堡学派在俄罗斯宗教学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采用档案分析法还原苏联时期与无神论相关的科研活动情况,试图以此匡正学术界对苏联宗教研究的偏狭、否定性认识(即认为苏联时期的宗教研究趋于停滞),进一步揭示出俄国宗教研究开创性与开放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俄国民族学中的萨满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民族学中的萨满教研究北辰萨满教在俄国的西伯利亚的各少数民族中曾有过广泛的传播,尽管后来受到喇嘛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深刻同化,但仍保留着许多痕迹,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至今民族学界高度重视萨满教研究,他们人材济济,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0.
友好往来     
出席伊斯兰世界联盟亚洲协调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北京市东四清真寺伊玛目萨里哈·安士伟,应伊斯兰世界联盟亚洲协调会的邀请,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八日至九日出席了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的第一届委员会,受到了东道国和伊斯兰世界联盟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会议期间,安士伟伊玛目曾同大会领导人一起到阿富汗难民营慰问了由于苏联的入侵而流落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  相似文献   

11.
<正>回族穆斯林的名字极具特色,不仅多数人有一个与汉族人无异的汉语名字,同时还有一个能够体现伊斯兰教信仰的名字,俗称"经  相似文献   

12.
国外对中国穆斯林及回族的研究,最初是从翻译开始的。1867年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1818—1910)在圣彼得堡刊布的《中国伊斯兰教徒的运动》一书,为蓝子义《清真正教条规》的俄译本(后出英译本)。内吉我国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条规,当系国外研究我国伊斯兰教的滥觞。瓦氏于1840—1850年间居华,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成员。随后法国的梯尔森特刊布了两卷本的《中国及新疆的穆斯林》,与瓦氏同团的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2008,(6):49-49
在罗马举行三天座谈会的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双方代表60位,于11月6日中午蒙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教宗向他们说:天主的名字是和平与爱的名字,任何人不得假借天主圣名来行使暴力;基督信徒和伊斯兰教徒必须合作,超越各种彼此的不了解,在尊重人权的前提下,共同建立和平的未来;政治和宗教领袖应该保障人的基本自由,特别是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苏联初期,政府对伊斯兰教的管理政策相对开放包容,积极吸纳温和的宗教上层人士进入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并保留了中央穆斯林宗教理事会(Ts DUM)(1)。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广泛动员穆斯林群体加入保卫国家的战争中,"斯大林认为要把少数民族团结起来,抵抗侵略,因而放宽宗教政策,开放清真寺这一措施对团结穆斯林群体反抗希特勒侵略确实起了很大作用。"(2)苏联政府获得了境内穆斯林群体及境外伊斯兰国家对其反纳粹战争的支持,并且苏联穆斯林宗教学者引用《古兰经》"圣训"明文,发布伊斯兰教令呼吁穆斯林群体保卫国家、反对纳粹,宣扬穆斯林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的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而和平给人类带来的是安宁和幸福。人类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各种宗教也都谴责战争,提倡和平,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和平观。一、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首先,从伊斯兰教的名称来看,没有以其先知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其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伊斯兰教超越了所有这些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而被命名为“伊斯兰”。“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17.
    
本期发表了一组有关俄国哲学史的译文。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俄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哲学家。1985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苏联哲学界一改以往的回避传统做法,着手出版百卷左右的《祖国哲学思想史丛书》,《哲学问题》等杂志特辟专栏,大量发表介绍这些哲学家生平的文章和他们的著作节选。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各国哲学工作者的注意和深思。这里介绍的三位哲学家是三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这里选登的三篇文章并不完全是他们的代表作。读者若能从这些文字中粗略地了解到俄国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之一斑,或进而看到苏联哲学已经并正在发生的变化,就不负编者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18.
本期发表了一组有关俄国哲学史的译文。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俄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哲学家。1985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苏联哲学界一改以往的回避传统做法,着手出版百卷左右的《祖国哲学思想史丛书》,《哲学问题》等杂志特辟专栏,大量发表介绍这些哲学家生平的文章和他们的著作节选。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各国哲学工作者的注意和深思。这里介绍的三位哲学家是三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这里选登的三篇文章并不完全是他们的代表作。读者若能从这些文字中粗略地了解到俄国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之一斑,或进而看到苏联哲学已经并正在发生的变化,就不负编者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19.
本期发表了一组有关俄国哲学史的译文。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俄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哲学家。1985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苏联哲学界一改以往的回避传统做法,着手出版百卷左右的《祖国哲学思想史丛书》,《哲学问题》等杂志特辟专栏,大量发表介绍这些哲学家生平的文章和他们的著作节选。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各国哲学工作者的注意和深思。这里介绍的三位哲学家是三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这里选登的三篇文章并不完全是他们的代表作。读者若能从这些文字中粗略地了解到俄国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之一斑,或进而看到苏联哲学已经并正在发生的变化,就不负编者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手记: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宗教哲学,西方哲学三足鼎立的局面立即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未中断,但恢复其往日主导地位已没有任何可能,开发和利用其他两大哲学资源几乎成了最近20年大部分俄国哲学家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