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46年颁布宗教法人令,日本的宗教法历经十余次修订,但其一贯的原则都是宗教自由、政教分离,政府对宗教法人的自治权和自律权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宗教界内部的管理方面,宗议会制度和责任役员制度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和平等的原则,为战后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由于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民主化管理,宗教在日本战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1995年的奥姆真理教事件之后,日本政府对宗教法做出了重大修改,在尊重教团的自律性前提下强化了政府对宗教教团的管理,宗教团体的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颁布新宗教法以后的宗教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传统的国度。信教居民占其人口的大多数。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以后,在俄国社会生活领域,新宗教法的颁布似乎成了其民主化进程的试金石。1997年9月,俄罗斯颁布了《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联邦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俄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一部宗教法。它是在总结了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后,即既吸取了70年社会主义时期“左”的教训,又经历了解体前后完全放开导致国外各种颠覆势力、分裂势力渗透、新兴宗教蜂拥而起的失控状态后,痛定思痛,在政府、教会和信教群众各个方面都感到迫切需要重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要不要制定一部《宗教法》?”有关的讨论大约20年了,似乎仍然难以定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的宗教生活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北京市九五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北京宗教务民间信仰研究”最新出话的数字表明,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一般宗教徒对制定《宗教法》的必要性毫无例外地另以了充分肯定,法律不健全被蕾作是影胸中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自日出刍中国的《宗教法》已是众望所归。此观问卷调查的对象田宗教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一般宗教徒三个方面绍成。问卷发放方式为:(1)宗教工作干…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向注重通过颁布法律调整宗教团体关系。明治元年(1868)颁布“神佛分离令”,禁止社僧担任别 当之职;明 治二十二年(1889)正式公布 宪法,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39年颁布《宗教团体法》,用来强化对宗教团体的保护与监督;二战后盟军苦司令部于1945 年发布的《宗教法 人令》取代《宗教团体法》。为 了弥补《宗教法人令》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规范宗教社会关系,日本在昭和二十六年(1951)四月颁布《宗教法人法》,后来几次修正,最近的一次修正是在平成九年(1997)进行的。该法体现了 宪法确立的…  相似文献   

5.
张径真 《法音》2021,(11):16-22
在中国的宗教和法律语境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含义的宗教法:第一种是指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神权法,如教会法、伊斯兰教法等,其法律在"政教合一"或拥有"国教"的国家,对全体民众均具有强制的约束力;第二种是宗教团体的自治法,属于民间法范畴,是宗教组织管理教团和信众,处理教内外关系的制度体系,如《摩奴法典》《百丈清规》等,其条文仅对本宗教的教职人员和信徒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徐玉成 《法音》2002,(12):27-30
近来,各地寺院来电来函反映,地方税务机关经常来寺院收取各种税费,如建筑税、土地使用税、征地税等等,给寺院带来许多困惑。为此,现收集整理国家税法中有关佛教寺院免税的规定,以答问的形式发表。各地寺院可参照这些规定,与当地税务机关商谈免税事宜。至于具体个案,恕不一一答复。1、问:国家对于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团体免税的政策规定有哪些?答:国家对于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团体免税的政策规定有如下几项:(1)199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第六部分指出:“国家对一切宗教活动场所的房屋…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4)
<正>一、宗教财产问题的重要性宗教财产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广大信众宗教信仰自由得以实现的保障。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权事关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学术界、实务界都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从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权是有法律规范依据的,主要包括: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77条,该条规定"社会团体包括宗教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0日至12日,俄罗斯联邦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和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主办的俄罗斯第十届世界伊斯兰论坛在该国首都莫斯科召开。来自亚洲和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宗教领袖、知名学者和宗教人士应邀参加了论坛。100多名代表围绕"宗教的使命及其信徒在面对当代挑战中的责任"的主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中国伊协副会长刘克杰一行2人参加了论坛。刘克杰副会长在开幕式当天作了题为"中国的宗教团体与政府合作,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没有特定的法令专门管制宗教团体的注册。未成为独立国之前,佛教寺院林立,都不须向官方登记注册。社团法令是控制政治活动、社区活动及各类民间活动的机制。因为新加坡尚未另立宗教法,佛教寺院团体的成立,就由社团法令来包办。也有佛教寺院依公司法令注册,光明山普觉禅寺即是一例。后来,社团注册官认为宗教活动属于民间活动,应依社团法令注册,佛教团体未与力争,在默默中接受了这一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建立宗教法人制度是为了解决宗教团体因不具有法人人格而在法律主体身份上不明确的现实难题。通过立法赋予宗教团体法人资格,就会使其获得独立的法律地位。建立宗教法人制度,既能明确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也能消除宗教财产所有权主体不确定、性质不鲜明的弊端。建立宗教法人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改变政府在宗教事务管理方面规范文件位阶较低的状况、改变政府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管理宗教事务而引起的政教关系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另一方面,建立宗教法人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信仰  相似文献   

11.
在新千年到来前夕 ,世界各国宗教界领导人和世界宗教团体的高层代表近 60 0人 ,聚会约旦首都安曼 ,参加于 1999年 11月 2 5日至 2 9日召开的世界宗教和平委员会第七届大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 ,受中国道协派遣 ,随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代表团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为“共同生存中的实践 :宗教在下一个千年的作用”。这一主题旨在促使各宗教团体认识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建设性的合作的巨大的可能性。大会的目的在于使各宗教团体注意到下一个千年共存中所面临的挑战 ;为宗教团体对人类进步与安全能作出积极贡献而开辟途…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各宗教都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宗教徒都有自己的组织——宗教团体。目前,我国有中国佛教协会等8个全国性宗教团体;还有164个省级宗教团体,2000余个县级宗教团体。各级宗教团体积极引导信教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独立地组织宗教活动和履行教务,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宗教团体的性质,简言之,是我国各民族信教群众自己的爱国联合组织。爱国宗教团体的基本任务是:(1)协助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群众信教的国家。中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道教发源于中国,其他都是国外传人的。1997年10月公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中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000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相似文献   

14.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已于2006年12月25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局长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第一条为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及备案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宗教教职人员,是指宗教团体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的人员。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由全国性宗教团体结合本宗教的实际分别制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第四条宗教团体应当将…  相似文献   

15.
正自《宗教团体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北省浠水县通过四项举措,大力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县宗教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理顺关系,促进宗教团体发挥作用浠水县现有佛教协会和道教协会两个宗教团体,分别成立于1999年和2000年。两个宗教团体虽成立近二十年,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宗教团体缺乏懂政策法规的办事人员,大多数宗教教职人员习惯于凡事都来找政府宗教工作部门解决。例如,本该由宗教团体受理的教职人员认定申请事宜依赖宗教工作部门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7月31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有利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强化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自觉地把党的命运、国家命运、自身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随着这一倡议的提出,各地宗教界纷纷响应,并掀起一场在宗教场所升挂国旗的热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以升挂国旗的方式表达对祖国  相似文献   

17.
国外宗教立法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法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宗教信条的法律化,即宗教政治集团借助于国家政权使宗教信条具有法律意义,通过宗教组织及宗教法庭,惩罚违反宗教信条者,例如产生于中世纪的教会法、伊斯兰教法等;二是调整宗教社会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3号《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11月1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按规定程序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作安2019年11月2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宗教团体管理,促进宗教团体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根据国家社会团体管理和宗教事务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5,(1):4-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