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将他所处的德国诊断为"时代错乱"。其表现为发达的哲学与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强烈反差。在批判了"理论实践派"与"政治实践派"之后,马克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使命赋予给新生的无产阶级,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构造了一种融汇了科学的实证精神、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无产阶级立场的"批判的经济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总体诊治。如果以韦伯考察社会的"理念型"方法为参照,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马克思"批判的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1842—1843年间,马克思围绕《德法年鉴》的创办与他人进行了大量通信,信中考察了当时德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剖析了“庸人及其国家”体制,清理了与先贤和同道之间在思路和策略上的分歧;进而显现出“思维着的人”对被其称为“愚人船”的德国命运的思索,以及为寻找新的社会变革之路所遭受的磨难和艰辛抉择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批判地改造了康德的"二律背反"思想。康德只是揭露认识论领域的矛盾,而马克思则颠倒了对二律背反的运用:这种颠倒是从形而上学的、理论视阈到社会现实的、实践视域的颠倒。具体而言,康德通过"二律背反"思想的"批判性"揭露了认识论中理性一旦超越了经验的界限之后所产生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通过"劳动"的"二律背反"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与工人之间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重建社会"的思想,这不仅具有人的政治解放和全面解放的意义,还具有生态建设的意蕴。"重建社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并超越费尔巴哈,实现社会革命并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步骤,也是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时代与哲学关系的考察是其转向并提出社会主义理念的内在动因。社会主义理念包括三个层面,即社会思想、批判哲学与"革命的科学",它是马克思把握和超越时代的哲学依据。第一,在反思黑格尔法哲学与卢格阐发的"政治时代"时,马克思在"社会思想"而非"政治理智"中把握德国所处的时代,社会思想成为他转向社会主义理念的哲学起点。第二,在批判以往共产主义者将私有财产与作为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截然分立的"粗陋观念"时,马克思在"批判哲学"视野中界划了"批判的共产主义"与"粗陋的共产主义",批判哲学成为他评判同时代共产主义者的哲学标尺。第三,在批判以往社会主义者从既定的经济范畴和原理出发超越"资产阶级时代"的做法只是"经济学上的空论"时,马克思在"革命的科学"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潜在的社会主义倾向。马克思在社会主义理念中对时代的把握、对同时代人的批判,不仅具有思想史意义,更是直面当下时代的重要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政治哲学具有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及其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所间离的思想特质和理论建构。从古希腊"人是政治动物"的启示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在卢梭对私有制的批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概念阐明工人的解放包含人的普遍解放;与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的论战中,马克思论证了古代公社的政治价值;在对空想主义体系的批判上,马克思以巴黎公社的经验为基础,确立了未来社会组织形式即现代公社的原则和方法,走出一条可实践的人的解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市民-公民"是西方近代社会变革中由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而赋予个体的双重身份,呈现了现代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二重化,也是分析现代社会的重要理论范式。批判地汲取西方近代"市民-公民"观念,并据此提出和阐明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及其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思想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内容。梳理和阐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市民-公民"观念及其批判意蕴,对于解析当代中国"市民-公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18德国"马克思年"期间,特里尔举办了四个大型展览,以各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具象地呈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犹太-基督教传统、近代启蒙运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治变革等因素所构成的近代欧洲的社会图景,展示了在这一复杂的时代氛围中马克思的生命历程和思考轨迹,突出了他的事业、思想及持续至今的影响,还以宗教的视角再现了劳动的多种形式、场景及其所凸显的"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不同境遇。在对马克思本人及其思想的理解和评价上,这些展览体现了举办者尽力避免以马克思身后所产生的复杂影响和不同效应来"逆推"其思想原貌的做法,有助于我们接近真实而客观的马克思,也启示我们在研究中要克服非理性态度、意识形态偏见、狭隘的历史算计和过分功利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主要落脚于"排斥运动"这个关键概念。依据德国观念论法哲学的思想史语境,马克思借助"排斥运动"旨在表达德国观念法哲学的轴心价值原则——"理性存在者的相互承认共同体"。这项轴心原则,构成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厘清马克思思想在德国观念论法哲学中有着确定性的起源,将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系研究,籍此从思想史的根基深处推动当前仍方兴未艾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发端,经由批判政治国家、批判市民社会以及扬弃市民社会这三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从《莱茵报》时期到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早期马克思是一位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支持者,使用的是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而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通过"人的解放"思想构建了一个对市民社会批判的一元框架,并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市民社会将会被真正的共同体所扬弃的观点,完成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建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存在一个从康德-费希特形而上学转向黑格尔辩证法,并运用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论证自由原则的阶段。但仍存在分歧的是:自我意识究竟接近康德-费希特还是接近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如何与自由的自我意识相并存。回到1840年前后德国的思想语境以及青年马克思的探索历程中去,从历史法学派争论、基督教人格主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演进出发,可以发现:以自由的实现为原则,建构将现实和理性结合起来的法和国家哲学,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初期聚焦的问题意识。相应的,较之借助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实现的"唯物主义转向",由"物质利益难题"所引发的"市民社会解剖",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唯物史观"的制订,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更为关键的理论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早在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就已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解释了"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解释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国唯心主义:即在模态理论框架内,将"思维与存在统一"区分为"存在统一于思维"与"思维统一于存在",并凸显"思维统一于存在"中"存在"与他者、社会的关联。但德国唯心主义主张"必然性",即"思维统一于存在"是无条件的:他者、社会的存在最终还是由个体自我的思维规定的,而思维是无条件的。与之相反,马克思则坚持"偶然性",即"思维统一于存在"是有条件的:他者、社会的存在与自我的存在相关,而与思维不同,存在始终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哲学层面,通过与英法自由主义的比较,马克思指认德国自由主义秉赋"观念论"特质,并揭橥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因。在实践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崇尚一种"理论实践"形态,并依据"群众-精神"实践主体、"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实践结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实践功能等实践唯物主义逻辑,揭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抽象性和狭隘性。在政治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向是对英法自由主义的批判,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自诩的"自由主义批判"的批驳,马克思揭穿德国自由主义的错位历史观和保守政治观,彰显实践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 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这段话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 学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立场。 首先,哲学作为"批判",指向的是批判者"自身的物质环境"以及批判者自己的哲 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即当时的"德国现 实",他们的哲学即当时的"德国哲学"本身。他们应当既批判当时的德国现实,又把自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黑格尔对法权制度的历史经验阐述从辩证逻辑体系中抽象出来,展开了黑格尔对现代社会国家合理性的哲学论证,并为理解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笔记准备条件。本文分析出马克思的笔记中逻辑学批判、政治批判和经验批判的三重要素,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冲突集中于"中介"是否能够调和矛盾的问题。本文在强调马克思对革命民主主义论证的同时,也分析了他当时不成熟的思想带来的误解,并指出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最终发现了私有制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基础,由此开始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在批判地继承了契约主义与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代表特殊利益的市民社会上升为代表普遍利益的政治国家才能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早期马克思停留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分离的语境中,并借用费尔巴哈的思想提出了对黑格尔方案的批判,但仍没有找到解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裂的现实道路。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揭示的"政治国家复归于社会"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裂的难题,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近代认识论中的"感性确定性"批判及感性世界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必要理论前提和思想路径。马克思对感性世界进行了存在论分析,区分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践观的感性世界观。马克思将特定认识论问题转化为社会历史存在论,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拜物教批判、资本统治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物化结构的世界观,从而在理论范式、问题意识和思想视域层面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看到黑格尔法哲学中包含的中介性要素无力消解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反而加剧二者的对立。面对这一矛盾,马克思一直寻找解决市民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的力量,哲学的探索使他在无产阶级中找到希望。因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概念,无产阶级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解放,担负起自我解放甚至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起历史解放的任务,一方面是由于自身遭受的普遍苦难以及其所处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结构,决定无产阶级必将作为普遍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想实现革命的成功和人的自由就必须要求普遍性,这一要求决定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身,更要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普遍性体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与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一样,他的正义思想也深受古典自然法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批判地吸取思想史上人们关于正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并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上的政论著作。其中首先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问题。他以时代的高度揭露批判了德国现实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和反动性,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局限性和虚伪性。阐述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和动力问题。论证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新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头脑"和"心脏"相同一的密切关系。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观与政治观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