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孕生殖技术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一直备受争议。代孕生殖的技术概念包括完全代孕和部分代孕两类。基于遗传学联系、情感联系和伤害风险的考量,只有不孕夫妻提供精卵、代孕女性孕育分娩的完全代孕在实践中可行。同时,基于合作生殖的视角,虽然代孕生殖可能引发人们对传统婚姻伦理和亲情伦理的种种论争,但是通过完全代孕技术帮助不孕夫妻的代孕女性不是破坏婚姻关系的所谓"第三者",代孕女性"生而不养"的事实亦不应被斥责为不道德。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代孕”立法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月21日,台湾地区在广泛调研、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终于颁布实施了《人工生殖法》,使争论已久的代孕人工生殖问题与《人工生殖法》正式脱钩,另行规制;此前,《代孕人工生殖法》草案也已经出笼,拟有条件开放代孕人工生殖。相关草案对代孕者、受术夫妻、代孕中介、代孕契约、亲子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对祖国大陆完善包括代孕在内的人工生殖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伦理与法律对冲下的代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使代孕成为可能,因女性子宫机能障碍而丧失生育能力的夫妇可以借别人的子宫获得与自己有遗传关系的子女,因而代孕有其社会必然性,合理的非商业化的代孕渐被多数国家接受并立法。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但是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代孕现象屡见报端。通过对代孕现象的探讨分析,建议应从对社会和个人有利的原则出发,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严格的法律政策,允许代孕技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代孕的概念,指出了在我国有条件开放代孕的合理性。从家庭关系、子宫工具化和婴儿商业化三个方面给出了代孕合理性的伦理依据。从合同法、身体权、生育权三个方面给出了法律的解读。从伦理与法律两方面对我国有条件的开放代孕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身体社会学"视角来解读莫言的小说《蛙》,可以发现,"我姑姑"、"小狮子"等女性的身体是被政治化的,"王仁美"、"王胆"等女性的身体是被工具化的,"陈眉"等女性的身体则被商品化了,而这正是小说中女性悲剧的主要成因。《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如何让女性身体乃至女人本身克服异化、回复本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英国“代孕”合法化二十年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英国,代孕人工生殖是合法的医疗手段。《布雷热报告》等调查报告对英国代孕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实现生殖自由、子女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平衡,英国拟制定一部专门的《代孕法》。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代孕人工生殖是合法的医疗手段.<布雷热报告>等调查报告对英国代孕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实现生殖自由、子女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平衡,英国拟制定一部专门的<代孕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成为女性的自主选择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科技进步之一的辅助生殖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治疗男性不育措施的重要方法。从女性关怀角度思考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即造成生育与婚姻分离,冲击传统家庭模式,造成遗传物质、代孕的“商业化”倾向等,并提出倡导女性关怀的意义,以更好地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成为女性的自主选择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代孕虽被禁止,但代孕引发的亲权纠纷时有发生。判断代孕子女亲权关系的焦点问题是应当以什么标准来界定代孕子女法律上的父母亲权关系。就该问题,目前四个判断标准,血缘说认为谁是卵子提供者谁是母亲;分娩说认为谁分娩谁是母亲;契约说认定根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判断谁是母亲;子女最佳利益说认为应当根据对代孕子女的最佳利益标准来认定亲权关系。以真实案例为背景,辨析判决结果,认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和社会环境下,应当以维护子女最佳利益为目标,综合考虑辅助生殖技术的初衷、公序良俗等因素,针对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代孕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是,代孕可能破坏夫妻关系,使母子关系复杂化。辨析了代孕对不孕夫妻家庭关系产生的伦理问题,首先,代孕女性不同于介入婚姻关系的"第三者";其次,以代孕破坏夫妻关系的潜在、不确定风险为由反对夫精妻卵妊娠型代孕令人难以信服;再次,辨析代孕产生的两个母亲身份看似复杂但分工明确,有利于保障代孕子女的生命与成长利益;最后,提出代孕对家庭关系伤害的最小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家庭文化宽容度。  相似文献   

13.
全球首位“代孕爸爸”托马斯&#183;比提的高调出现,带来了一场激烈的关于生命伦理与法律的大讨论。变性人的婚姻、生育及代孕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变性手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以及代孕技术这些新兴生命技术进行再思考。我们不仅要肯定新兴生命技术的合理性,也要防止其所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合理利用新兴生命技术,客观地分析该事件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是避免出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混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储翔昱  陈千惠 《学海》2023,(1):188-196
近年来,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主张代孕合法化或有限合法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本文基于公序良俗的本土性和时代性特征,采纳以尊严为中心、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话语体系,秉持明定主义的理论立场,结合对权利泛化现象的辩证分析,论证代孕在观念日新的当下并不具备合法化的法律和现实基础,禁止代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应当坚持的立法选择。我国现行禁止代孕的立法设计还存在不足,以致代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应尽快出台《人类辅助生殖法》,协调各相关监管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行政处罚力度等,从不同维度对代孕行为进行打击和监管,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完全代孕作为代替他人进行分娩的互助行为,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给予不孕方人文关怀与平等尊重。作为一种医疗行为建立在双方知情同意基础上进行的合理代孕,其行为主体不论是委托夫妻还是代孕女性都具有其伦理正当性并应给予相关法律的保障;尽管反对代孕者多只是强调代孕所带来的伦理后果与利益纠纷,但更应有效规制合理的代孕行为,规避其伦理风险与利益纠葛,保障"完全代孕"的合法化制度环境,在我国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语境之下重视不孕者生儿育女的需求,从而有效规约完全代孕行为所带来的伦理及其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中"禁止代孕"入法失败,"规范代孕"被提出,代孕制度立法困难凸显。实践中,"禁止代孕"未取得预期效果,海外代孕和非法代孕增多。无锡"冷冻胚胎案"后,胚胎如何处理促使代孕成为讨论焦点。在社会价值基础发生转变的前提下,基于法理、伦理、法经济学的立法考量分析规范代孕,并从年龄、婚姻、健康等方面对受术夫妻和代孕母亲的主体资格进行规制。在适用范围上允许不孕不育患者申请代孕,达到代孕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融合,形成良性有序的代孕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可行性上,代孕的社会需求旺盛、社会供给充沛、技术成熟可行;认同度上,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禁令管辖系统范围内,民、商、学和实务等社会各界更多取向认可和开放(有偿)代孕。试图对代孕本身及其相关主体、现制和社会意识进行法理学上不设预定的求证与解析,尽可能探求出一有据、可信且具说服力之答案,最终得证——有偿代孕不具正当性。该论证过程的另一副产品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在法理上合法、有效,虽有瑕疵但可补正。  相似文献   

18.
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本身分析人体器官移植问题,不仅包括技术投入使用后产生的伦理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芬伯格在技术批判理论中解释了技术的两种属性,提出了技术工具化理论,包括技术的初级工具化和次级工具化,前者仅仅是技术作为工具的特征体现,而后者则涉及到技术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技术的民主化。从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出发,分析人体器官移植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从整体的角度说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实用性,促进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非商业性妊娠型代孕的伦理正当性主要表现在对不孕方的最大关爱和尊重,对代孕母亲和精卵捐献者高尚品行的尊重、赞赏,其合法实施也能弥补现行法律缺位导致的实体正义缺失。由于对代孕不良伦理后果和权益纠纷的过度焦虑和夸大,合理的代孕行为被压制和排斥在伦理正当性和合法化之外,既使不孕者正常权益无法得到尊重和实现,又使代孕母亲和所生子女的伦理地位和利益在"地下"代孕情境中难以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在我国以家庭伦理为本位和重视生儿育女的伦理语境下,通过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政策实践就能很好地解决代孕面临的各种伦理、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代孕,无论在生命伦理学界还是在生命法学界都引发了巨大争论。在代孕应否合法化问题上,学术界存在"应合法化说"与"不应合法化说"两种针锋相对的学说,这两种学说都基于各自的立场提出了相应的论据。立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角度,伦理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对于代孕的定位应取决于伦理对于代孕的定性。而在伦理上,代孕是一种违背人类天性的不合理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应当予以禁止。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孕规制立法来看,代孕应当为立法谨慎规制。当前,我国对代孕采取了完全禁止的规制模式,但在具体制度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