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二届《哲学分析》论坛"走向伦理精神——樊浩教授学术作品研讨会"的三篇论文以及樊浩教授的回应文章。杨国荣教授的《道德形上学的当代思考》一文以形上与形下的互动、理论与历史的互动以及新概念的生成来概括樊浩教授研究工作的三个特点。杨国荣指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二届《哲学分析》论坛"走向伦理精神——樊浩教授学术作品研讨会"又一组评论和回应文章。陈继红教授的《道德本性谋划的儒家进路——以樊浩先生"‘德’—‘得’相通"论为中心的讨论》对"‘德’—‘得’相通"论在中国文化中何以成立,以及"得"的"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这两层内涵何以达成和解的问题加以追问,通过分析经典文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7日—8日,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2004年 10月 7—10日, 由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和江苏省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道德哲学”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 中外学者就当代伦理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现将要点概述如下。一、道德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道德哲学方法是进行伦理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不同的道德哲学范式。东南大学樊浩教授依据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 提出“伦理世界观”的新概念。在批判黑格尔“道德世界观”理论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新的理路: 从现象学过渡到法哲学, 个体道德意识上升为伦理实体意识, 并在集体…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的三篇论文以及孙正聿教授的回应文章。任平教授的《论孙正聿先生学术研究的出场范式》一文将孙正聿教授学术研究的出场范式标定为"原理研究与体系创新范式",并具体展开为对该范式的学术空间定位与历史底蕴之探究、特点与功能之分析以及自我超越之可能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0月 2 0日 ,江苏省伦理学会在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召开了江苏省伦理学会年会暨“先进文化与伦理创新”学术研讨会。 5 8名专家、学者就适应先进文化的要求进行伦理创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东南大学樊和平 (樊浩 )教授从全球化、高新技术和市场经济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7~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齐聚长春,围绕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的《哲学通论》、《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和  相似文献   

8.
张泼 《哲学动态》2015,(2):105-107
<正>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学术报刊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现实"为主要议题。与会者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近年来,学界在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2016年5月,第13届《哲学分析》论坛——"生活哲学与现代人类生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围绕会议主题,与会者发挥学术专长,运用中西哲学传统资源,结合现代社会语境,对生活哲学的观念内涵、理论建构以及实践意义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诠释与讨论。本期专题刊出的这组文章是从论坛发言整理稿和参会论文中选取的。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的《谱系与本质: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台湾中山大学游淙祺教授的《现  相似文献   

10.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教授主笔,江苏省20多位学者共同完成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于2012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两份报告是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大招标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当前我国思想、道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汉语学界的实践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平台,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1年12日10日在广州联合主办了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这届论坛以"实践哲学的使命"为主题,共有20多名境内外专家出席.论坛召集人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徐长福教授介绍了该论坛的宗旨,即:面向所有用汉语进行学术表达的海内外同仁,为汉语学界的实践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平台,并希望通过若干届论坛的研讨和若干年持续的努力,逐步实现"教实践哲学说汉语"的理想,使汉语发出实践哲学的声音,并在一定程度上抗衡西方语言在这方面的学术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新书简介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何博超副研究员的专著《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201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5万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古亚美尼亚哲学文本的学术专著,也是第一部论述古亚美尼亚哲学及其与古希腊哲学交流的著作。本书以中世纪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无敌大卫及其代表作《"前分析篇"评注》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对亚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本专题刊发的这组文章是从"第六届《哲学分析》论坛: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学术研讨会上选出的。黄颂杰教授的《关于实践哲学的三个问题》、胡军教授的《如何解读人的行动结构》以及刘宇博士的《实践智慧与实践思维中的范畴错误》分别从实践哲学的三个核心问题、行动结构的现代特性以及实践思维的范畴等角度对杨国荣教授的《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一书所展开的论域进行了深度研讨。杨国荣教授以《行动、实践与实践哲学———对若干问题的回应》为题,对上述文章以及与会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整体性的回应,就元理论层面的实践哲学的论域与功能以及行动的结构性、实践范畴的分疏与综合、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20日,由东南大学、《光明日报》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新型城镇化"暨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智库首届高层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光明日报》、东南大学、江苏省政府参事室、江苏省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一、重思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价值南京大学哲学系胡大平教授批判性地审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城市、地理、空间研究相结合的历  相似文献   

15.
奥地利当代知名分析哲学家R·哈勒(R·Haller)教授应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洪谦教授的邀请,于1984年9月6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哈勒教授早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后进英国牛津大学在赖尔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奥地利格拉支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奥地利哲学研究和文献中心主任。 9月14日和18日,哈勒教授在北京大学先后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奥地利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是新实证论者吗?》两个专题报告。22日他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怀疑论》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哈勒教授就奥地利哲学传统、维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是出于中国哲学与宗教的研究需要、还是当下中印国际交往的迫切现实,印度始终都应该是我们重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有关精神和促进我国印度哲学与宗教领域研究者的相互交流,南开大学哲学院在2017年6月1日召开了"全国首届印度哲学与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吴学国教授《奥义书思想研究》(五卷本)新书发布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18~19日,江苏省伦理学会和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联合举办了该年度的会员大会暨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80余人。本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认为学术新意浓、讨论热烈是最大的特点,体现出本省伦理学研究的整体特色。下面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总 论樊浩教授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感受到伦理对社会生活调节的“无力感”,这是社会转型和伦理转换时期的一般特征。文化冲突造成的价值多元致使伦理失去原有的统一性与权威性,而伦理效力缺乏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导源于伦理的重负,伦理担当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期…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16-1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的"问题与出路:当代易学研究国际论坛"暨"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987年12月,在刘大钧教授的精心组织下,中国大陆"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济南成功举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16日,第七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五楼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堂特别邀请了海伦·朗基诺(Helen Longino)教授做学术报告。朗基诺教授1973年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科学哲学学会前任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C.I.Lewis讲席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社会认识论、女性主义哲学等,其代表作有:《作为社会知识的科学》、《知识的命运》以及《人类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姜国柱教授新著《兵学与哲学》(沈阳出版社)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读完。掩卷沉思,”纵横联想,不能自己。感想之一,是这部书填补了一项空白,或者说在军事与哲学的接合部位,开拓出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就我所知,当代研究《孙子兵法》和中国军事思想的作品已经不少,其中当然涉及哲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作品更多,其中亦论到兵学。但将兵学与哲学两大类学问之间互渗共溶关系作系统考察者,此前尚未见到。姜国柱教授把兵学与哲学结合起来研究,既弥补了中国哲学史的欠缺,又丰富了中国军事史的内容,而使兵学与哲学两者相得益彰。书中所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