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然律的倾向进路,也称作自然律的新本质主义。当今哲学家认为它是对自然律必然进路的超越,也很好地解释了自然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然而笔者发现:自然律的必然进路存在的问题,即无限倒退和恶性循环,自然律的倾向进路依然存在;自然律的必然进路不能克服的问题,即卡特莱特提出的所有定律都是其他情况均同定律,自然律的倾向进路也不能对其进行解决;不仅如此,自然律的必然进路能够轻而易举说明的问题,即能够很好地解释范畴规则,自然律的倾向进路却不能给出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长久以来,因果性被认为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在逻辑实证主义流行时期,这一问题被相对忽视,而在20世纪后期的哲学中,对它的研究兴趣又再次兴起。因果性近年来已成为语义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唐奈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工作使因果联系成为说明指称与意谓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德雷斯克、福多等人关于信息和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产生;葛梯尔问题的研究则导致了戈德曼和普兰廷加等人的因果知识理论的复兴。同时,概率理论、非单调逻辑、人工智能等形式科学的发展,使得对因果性进行精密的形而上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自然语言的意义是当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人们发展了多种意义理论和学说,其中形式语义学试图用逻辑方法和逻辑模型形式化地定义自然语言的意义。形式语义学内部也有多种不同理论,但蒙塔古等学者所引入的内涵依然是目前关于意义的标准定义。然而,内涵作为自然语言的意义是不充分的,有不少问题无法解决,其中包括哲学家索姆斯提出的一个问题(简称为索姆斯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内涵概念的形成及索姆斯问题的产生,然后基于结构化命题方法定义两种更为充分的意义——解释义和结构义,从而一般地解决与命题态度相关的许多问题,包括索姆斯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郝浩  李建会 《哲学分析》2022,(1):31-44+196-197
符号奠基问题(Symbol Grounding Problem:SGP)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由认知科学家哈纳德提出,意指在不借助外部中介的条件下,一个纯粹的符号系统应如何获取意义?目前为止,SGP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以哈纳德的杂合系统为代表的认知主义方案;第二,以布鲁克斯的物理奠基策略为代表的生成主义方案;第三,以福格特等人为代表的指号学方案。但是,这些解决方案都受到了塔迪欧和弗洛里迪的批评。他们提出了"零语义承诺",即要求这些方案不能借助任何形式的内在主义(innatism)和外在主义(externalism)解决SGP问题。不过,"零语义承诺"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合理性仍需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5.
It is the continuity between epistemology and empirical science that the naturalism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emphasizes. After its individu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akes a stand on naturalism in order to observe complex scientific activities through practice. However, regarding the naturalism’s problem of normativity,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oday has deconstructed more than it has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6.
迪昂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晓芬 《现代哲学》2005,10(1):121-126
迪昂问题是当代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之一。波普尔、拉卡托斯和库恩都曾经对此问题给予不同的对待或解决。本文对此背景给以扼要的介绍,然后着重介绍和评价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解决。相比之下,后一方案较为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志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其前景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回顾现象学家们对技术的反思有助于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并没有改变现象学家对于技术的本质的判断,它只是技术的一部分。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技术向生命活动领域以及现实世界的进一步扩张,代表了现代技术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塞尔对强人工智能的批判实际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外部观察者的解释,形式符号系统的句法属性或物理属性是否能够充分决定语义内容?虽然塞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这个问题却启发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去研究物理系统内的符号如何能够自动地获得意义的问题。哈纳德把这个问题概括为"符号奠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致有内在奠基、因果奠基、指号学奠基和基于行动的语义学等几种主要方案,但它们的解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何将不同进路的人工智能架构糅合起来,既免于各种进路的缺点而又能发挥其优势,以更好地解决符号奠基问题,是人工智能哲学中的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指出:自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中叶,中国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临终前他又说,中国文化一定会在21世纪大放异彩。我以为把这两句话综合起来,就是儒学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所应有的地位,也就是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只靠儒学是不行的,但儒学中的积极因素却能对西方的现代化起到纠偏扶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学科)的需要,逻辑学的对象、方法、意义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情况做一番分析与介绍,供读者参考。 §1 限制逻辑 限制逻辑是一种容错逻辑。 人们对于容错逻辑的关注由来已久。然而容错逻辑不等于不合逻辑的胡思乱想,而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观念的加强使得人们在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多念及依法维权,但根据裁判文书及大连某三甲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实际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中,法律手段所占比重并不大,这也提醒我们需要给予与法律手段相对的伦理手段更多关注。在实践中,伦理手段存在患方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存在主观偏见、医方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存在利益驱使、医疗纠纷调解人员忽视对患者沟通与安慰、赔偿标准上忽视了道义上的公平公正、司法鉴定中没有考虑医生的医者仁心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重伦理祛唯法律论是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质是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核心课题.对此,西方新旧自由主义和共同体主义都给出了较具代表性的回答.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应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寻找答案.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内,道德个体主义与道德共识的冲突源于人本体论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解决.所以,实践哲学进路是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的显学之一,现象学在其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诸种变化,也受到不同形式的关注。然而,从理论上看,现象学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它究竟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何种哲学的目标?相对于现代其他哲学流派或以往的哲学体系而言,其哲学进路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对这些问题,今天似乎仍然需要思考。罗蒂曾就此表达过如下看法: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哲学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罗  相似文献   

14.
人格同一性问题的还原论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球 《世界哲学》2007,(6):92-100
作为最古老的哲学思考之一,尽管人们通常习惯于对人格同一性问题采用第三人称外部标准,或者持有宗教信念的人对其探讨也暗中预设一个不可还原论的"灵魂"。从而使问题变得无可辩驳。然而,由洛克奠定的第一人称记忆标准,经由巴特勒、雷德、休谟,直到以威廉姆斯和帕菲特为代表的当代分析哲学家的还原论进路,实际上构成了西方哲学家对该问题讨论的主流。这一进路在帕菲特那里达成了对人格同一性的问题消解,而它的背后却蕴含着旨在批判古典利已主义的目的论导向。本文工作仅限于按照还原论的内在逻辑来勾勒出这一进路的演进及其争论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以认知风格为依据,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场依存同质组、场独立同质组以及异质组。通过小组对开放问题以及逻辑问题的解决,考察不同认知风格个体、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同时考察问题解决过程对问题解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体在解决不同类型问题时的过程体验不同。(2)问题解决过程在个体的认知风格和逻辑问题解决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3)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不同。(4)合作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智能一词的哲学含义在变化中。这个变化对于机器模拟人脑的研究和操作有何得失利弊,需要作一次探讨。探讨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对于人脑的模拟方法,一是作为模拟对象的人脑。  相似文献   

17.
算法不仅能挖掘出数据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且给人们的行动提供指导和建议,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决策和行动。随着算法越来越多地参与人类活动,接管各种复杂任务,它们已经成为一种调节人、机器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关键纽结。由此,算法所引起的伦理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算法伦理的内涵澄清是我们进行理性探讨的前提,基于算法的使用过程可以将其问题域划分为算法的自主性特征、应用性场景和归责性困境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展开算法伦理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81年7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心理研究所在北京科学会堂联合召开“人工智能哲学问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自然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共六十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结成联盟,共同讨论人工智能哲学问题,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现将座谈会上讨论的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认为联想能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一论断,这可能是由于联想能力的界定不清所造成的。本研究梳理了以往研究中联想能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辨析了联想能力测验所反映的实质,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创造性问题解决中联想能力的作用模型:(1)联想能力主要作用于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重构阶段;(2)存在三种相对独立的联想能力,它们对空间类顿悟问题和言语类顿悟问题的影响不同;(3)联想内容中经验关系的联想能力与领域一般创造力关联最密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面对现时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总结、提炼能够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理论与现实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此,一些中国学者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口号,希望面向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实践,以一种新的理论姿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见李景源)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学术探索方向,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然,这项工作面临着巨大的理论困难,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