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Heit和Barsalou的实验范式,以不同分类水平的中文语义自然类概念为实验材料验证实例效应。研究包括2个实验,被试为18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实验1为无修饰词概念的典型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仅在抽象的水平上表征概念,也在具体的实例水平上表征概念。实验2用不同分类水平的自然类概念检验了在更广泛的概念范围内的实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分类水平的下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实例在上位概念中的平均典型性大多显著相关,而且下位概念的实例在不同分类水平上位概念中(如:动物、小动物)的变化趋势和下位概念在不同分类水平上位概念中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均支持了Heit和Barsalou提出的实例效应。  相似文献   

2.
调脂药物主要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胆酸螯合剂、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烟酸类以及中药调脂药物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他汀降脂治疗仍面临很多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血脂代谢异常的问题。近年非他汀调脂药物取得的新进展为强化降脂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ASCVD治疗中取得的进展,强调非他汀调脂药物在ASCVD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有了人,人与自然就发生了对象性关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的什么对象?科学技术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那么,科学技术的功能是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看法是:自然界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认识与改造自然是科学技术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列举了传统自然神学与英国自然神论两种不同的神学流派,以及历史上对英国自然神论做出的反思。传统自然神学并不将上帝的存在视为需要证明的对象,而是隐含的前设;而英国自然神论却要在毫无前设的条件下,从自然界的实存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对此,怀疑论哲学家和视基督教为天启宗教的神学家对其做出了批评,认为上帝存在应当是论证的前提而不是论证的目的,而且在无前设的情况下从自然界去推导上帝的属性是徒劳的,不可能使人仅仅通过自然而理解基督教的上帝。  相似文献   

5.
贴近自然     
要远离大自然,否则会让你不快乐。能够贴近大自然,大自然就是你快乐的泉源。因此,随时随地用爱与喜悦,和森林里的树木对话,和路边的小花对话,和跳跃在电线杆上的小鸟对话,和浮游在蓝天的白云对话,和所有大自然里的万物对话,跟他们说声:“你好!”跟他们说声:“我爱你们,我喜欢你们。”那样会让我们的心胸开朗,让我们的心情更愉快,也让我们的心灵更升华。同时,不管你再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用轻松的心情去贴近大自然。例如,你可以打着赤脚在泥土上漫步;可以忙里偷闲,走到山巅,仰首看白云,走到河边,低头看流水;也不妨起个清早,和荷叶上的露珠一…  相似文献   

6.
渐近自然     
正渐近自然,涉及诸多事物,或者事物的诸多方面。我们只谈性情,或者性格——人的性情或性格,渐近自然。人,本就来源于自然,所以说,谈人的性情渐近自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表明:渐近自然,是一种生命历程的"回归"。在那段曾经走出的路程中,红尘滚滚,你在忙碌、在奔波;曾经被欲望的火所燃烧;曾经陷入名缰利锁之中。你行走的路,  相似文献   

7.
自然心性     
正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在洪州担任寺院住持,制定了僧人集体参加生产劳动的普请制度,规定钟响后寺院开门,大家一起出寺劳动;到了吃饭时击鼓,听到鼓声,即可返寺吃饭。一天,他率领全寺僧人锄地,忽然听到鼓声。众僧见师父还在坚持劳动,唯恐被人说成是偷懒,只好埋头继续锄地。只有一个僧人听到鼓声后,哈哈地笑起来,扛起锄头就回寺院。众僧议论纷纷,怀海禅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说:聪明人啊,观音菩萨的道理,他已经明白了。众僧疑惑不解,一齐问怀海禅师:此人一听到  相似文献   

8.
一味自然     
自然,并不是无所事事、毫无追求的托词;自然是一种心境,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闲逸;自然,是一种无求、自由,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信;自然也是一种对人生睿智豁达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自然快乐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23):46-47
我们如何激活和享受这些令人惊奇的美妙感受呢?很简单,只要你选择它。你知道吗?实际上,快乐和幸福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自然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自然道德。自然道德研究可归纳为“社会”方面和“自然”方面。前者涉及自然道德与人际道德、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后者涉及自然道德本身的具体内容问题,例如人类在自然大家庭中的地位及行  相似文献   

11.
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历代高道、学者都讲,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是道教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养生也要遵循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之道,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也是要我们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认识史上,自然目的性始终是一个萦绕人心、纷争不休的问题。然而,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沿着各个不同研究方向迅速推进的系统科学,一方面向哲学提出了更广泛地解释自然目的性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哲学更确切地说明自然目的性的科学意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下,去重新探索自然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选自胡克的《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一书第九章的这篇《辩证法与自然》,真是一篇在二十多年中一直被胡克自以为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并被资产阶级学者魏纳尔选为“科学哲学读物”,又被著名的资产阶级反共专家克林顿·罗席特尔和乔治·李许特海姆等人反复引证,当作他们“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自然原理     
本文从分析自然事物的潜能与现实、生成与毁灭入手,循序渐进地剖析了它们的三个自然原理(即质料、形式、缺乏)和四个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成效因或者动力因、目的因),区分了原理、原因与元素;并且在辨析四个原因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谈论同类原因的五种不同方式;最后,根据同(单)义、异(多)义、类比三种谓述方式,阐明了自然原理之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全文简洁地表达了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纲要。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与自然     
庄子是一朵云,一朵洁白无瑕的云,变幻多端的云,清新飘逸的云,无拘无束的云。它可点缀蔚蓝的天空,是天空的精灵;它也可以遮掩火热的骄阳,是天空的卫士;它可以化为雨滴润泽大地,也可以秀成风采点缀心情。庄子是一轮明月。它用自己的圆缺演绎着人间的美满与忧伤,它用光明与黑暗背负着人间的希望与阴谋,它用自然的运转昭示人间的兴衰荣辱、际遇得失。它有说不尽的梦幻童年,神秘的青年,刚健的中年,释然的老年。  相似文献   

17.
自然之道     
一一杯水泼进土里,很快就不见了;一杯水泼进火里,也瞬间就消失了。这杯水,从此就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吗?不是!一杯水泼进土里,它以渗透的形式,储存在土里;一杯水泼进火里,它以气态的形式,升腾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复得返自然     
导言 亚西西的圣法兰西斯是中古时期基督教最优秀的代表。他生存在一个宗教较历史上任何时期更趋形式化与制度化的时代,然而他却表现出一种吸引人的生命力,就是完全地委身遵从耶稣的教训。他的地位在中古时期的基督徒领袖中是独特的,因为他关注到上帝对基督徒的要求,就是要他们热衷,并且不断地致力  相似文献   

19.
良知与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阳明的良知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性,达到了儒家主体哲学的高峰。但是这所谓主体,既不能理解为主客对立意义上的认识主体,也不能理解为“本体即实体”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只能理解为“天人合一”论的德性主体或生命主体。作为生命主体,良知与自然界有一种息息相关的有机联系。阳明说,良知是“灵明”,这首先是从人与自然界的“感应之机”上说的。所谓“感应”,不是反应与被反应,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相互感通的关系。物我相通,内外相通,天人相通,我的灵明就是天地万物的灵明,是一体相通的。阳明又说,良知不是一团血肉之心…  相似文献   

20.
自然之舞     
无歌 《思维与智慧》2004,(10):19-19
放眼浩淼天地,自然是心灵之舞的外在表现:一个字,一句话,一道眼神,一种暗示,一次感情的碰撞;季节与之对应的白露、霜降、惊蛰、春分;时间与之对应的凌晨、日出、正午、暮晚;山野与之对应的清流、鸟啭、松烟、茅舍;气候与之对应的晴朗、阴霾、微雨、暴雪。自然有约,肉身涤荡于山水之间,遂使心灵无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