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东西方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国际问题研究中众所瞩目的问题。全球化或全球主义,简单说就是要实现全世界及其人民组织的统一。如果说单一国家或地区主要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语言、民族的基础之上,那么全球化则以人类共同的统一标准为其主要内容。 全球化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现代的全球化在19世纪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由于科技(电报、火车、轮船的发明)的突破,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当然,今天的全球化表现与上两个世纪的情况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递,生产的社会化、金融的国际化等等,人…  相似文献   

2.
当今,信息技术革命把世界经济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如何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首先要认清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结合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找出相应对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即全球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等方面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流动的本质形态,加速或催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信息革命。资本的本质与职能在于追求利润,它不是追求一般的利润,而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从企业经济角度看,提高资本营运质量,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超越遏制战略”看全球化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末,全球化成为一个颇为时髦的术语。这其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当我们一些人士极力宣扬全球化的正面效应之时,西方一些学者则在剖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的产生是资本及其属性运动的结果。因此,当我们谈论全球化这一命题时,回避对全球化进程作价值判断,就会陷入盲目推崇的误区。在探讨全球化的实质这个问题时,涉及到如何认识全球化与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战略的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的必然历史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然而,任何…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的洋节流行文化现象,本文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困境进行了反思,以期重振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进而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1全球化使公共卫生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跨国快速流动使世界人口相互依赖。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联系日趋紧密。它不仅仅是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在广度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在强度上的加深,从而使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不断提高。全球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公共卫生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虽然肇始于20世纪下半叶的“全球化浪潮”是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促进新技术传播的积极力量,但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也在客观上刺激了邪教在当今世界的滋生蔓延。在本文中,我们分别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宗教文化、信息技术和家庭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分析了邪教在全球化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全球空间是个流动的空间。当前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改变着这个空间的结构。全球化不仅改变着经济生产和交换的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文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式。这些新的方式在空间中流动不拘,甚至没有什么领土的界线,因而使整个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描述这种变化:全球化的冲击及其对文化同一性或文化身份的影响;跨国资本主义对社会结构可能带来的变化;在全球化形势下地缘政治和民族一国家的境遇。鉴于这些都是新的问题,笔者的能力和知识有限,恐难免有偏颇之虞。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全…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过程,而且是文化活动全球化的过程。他们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正确的、模糊的认识的批判,是引起重新反思马克思理论学说的整体性的直接导因,而决定这一导因出现的,恰恰是人们满足其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及其知识结构发展需要的程度和方式的变化。进而言之,当代全球化发展所越来越凸显的解决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从90年代初开始,“全球化”理论首先在西方紧接着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迅速流行,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主流话语。它描述的是一种现实状态,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即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情况下的世界各国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和趋势。全球化进程的逻辑指向应当是作为民族国家精神支柱的民族主义的日渐萎缩。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全球化的时代潮流非但没有造成民族主义的式微,反而是催发民族主义在理论和行为两个层面的勃兴。例如,阿根廷经…  相似文献   

12.
金太军 《学海》2005,(3):197-199
<全球化冲击:当代中国面向世界的挑战>是我多年学术同仁王庆五教授的新著,也是我近几年来看到的关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方面比较好的一本著作.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隽鸿飞  郭艳君 《学海》2001,(4):123-126
一“全球化”这一概念所指涉的是全球各地域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的态势。人们在谈论全球化的过程中 ,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在人类文明产生之时 ,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是散居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而且由于生产的落后和地理的隔绝 ,不同的人类的共同体的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 ,交往仅限于相临的共同体之间 ,而且其目的往往是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因此 ,马克思称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但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类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 ,交往的方式亦发生了变化 ,战争逐渐让位于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变化是具有决…  相似文献   

14.
李香凝 《美与时代》2023,(3):118-1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博览会、展销会等作为当今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让人们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及产品的传播与展示,展示设计从中获得了新活力。但是,展会活动产生大量废弃展具、空间使用率低、大量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展示设计中运用模数化设计,可在满足现代人个性化的需求的同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环保理念。基于此,就模数化展示设计的研究概况、理论分析、应用实践、案例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代模数化设计在展示空间中应用的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文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全球化的来临及其原因当20世纪帷幕即将落下,一种新的意识正在成为日益流行的术语,这就是全球化。从文化的角度讲,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化、互联化、依存化。所谓整体化,是指全球作为同一个社会整体而存在;互联化是指所有国家和民族在信息、交往、利益方面的普遍相关性;依存化是指国际合作与协调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的过程始于工业革命。早在1848年,马克思就已预见性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理论家们在关于全球化的本质、结构和趋势等的认识上存在分歧。针对这种分歧,本文谈以下看法:(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全球化既不是理论家、政治家头脑中的想象,也不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阴谋和策略构想。全球化的客观性基于它的经济内容,在于它首先是一种经济必然性。(2)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事实。全球化作为以经济发展和物质交往为先导并包含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人类普遍交往的发展,是十分晚近的事,亦即是人类的当代生活现象,是世界历史的当前阶段。(3)不应把全球化仅仅理解为一种经济过程。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7.
柴斌 《美与时代》2014,(10):40-40
山地农业是指在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较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成脉状分布的地形中进行农作物种植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单一传统的山地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规律,探究问题的根源是符合当今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生态子系统理论的指导,对陕西秦岭地区山地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山地空间最大化利用与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哈维、索亚等人认为马克思没有重视地理和空间的问题,提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以补充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中的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迅猛,导致空间和地理问题突出,空间生产成为重要的社会实践。但空间的生产与资本和市场主导的生产是一致的,空间的独立性很有限,更多遵循的是资本生产的逻辑而不是空间的逻辑。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空间在社会历史理论中的重要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它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一种客观趋势。 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进世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站稳脚跟,使得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市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一方面要在国内保持增长和站稳脚跟,另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双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出去的。本文主要是针对双汇“走出去”的路径来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