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比较深入地评价西方学者有关观点的理论专著。它的问世,是我国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理  相似文献   

2.
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的《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一书日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期间重大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研究的重要阶段性学术成果。它反映了当前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在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这一新兴领域内辛勤耕耘的新进展和新收获。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收入“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应用”等 8篇论文。这些文章探讨了科学技术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科技革命对道德进步的作用徐浩之本世纪4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的新科技革命,迅猛的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科技发展的新阶段。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无论从广度上或深度上都已达到新的高度。随...  相似文献   

4.
5.
简论新科技革命时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伦理问题徐浩之一、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西方技术哲学的出现,可以溯源至德国地质学家、哲学家E·卡普于1877年发表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近百年来,技术哲学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也未被认为是一门学科。直至本世纪60年代中...  相似文献   

6.
刘大椿 《哲学分析》2024,(1):146-160+198-199
审度科技文化,其要在审时度势,得出恰当的结论,作出必要的抉择。从科技审度的观点看,科学成为主流文化后所滋生的科技文化霸权,已使科学与文化渐行渐远。随着宽容文化理念的兴起,在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出现了对话与融合的趋势。当下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重新找回科学所失去的文化内蕴,重建一种有文化的科学,即所谓新科技文化。寻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乃是科技发展中最主要的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考察社会生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认知为目的而进行的描述和分析,本文称之为科学认知的考察方式;一是以价值评价为目的而进行的规范建构和辩护,本文称之为规范理论的考察方式。它们代表着社会理论的两种不同进路,而一种蕴含丰富的社会理论往往需要在二者的交叉融贯中阐释问题。规范性的考察进路以规范性问题为核心,但规范性问题牵涉到对作为其条件的事实的考察,因而不可能脱离认知性考察;认知性的考察进路以事实性问题为核心,但任何事实总是属人的事实,因而不可能与价值立场相隔离。唯物史观关注的核心是历史必然性,它同时又建立…  相似文献   

8.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科恩(Gerald Allan Cohen)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主张唯物史观是一种功能解释,此断言甫出,旋即引起国际学界长时间甚至至今不休的争论.有人认为,把唯物史观看作是一种功能解释削弱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我们认为,与其说功能解释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学院派的形而上学解释,毋宁说这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逻辑学意义上的证明.从功能解释的视角理解唯物史观,不但丝毫没有削弱唯物史观,反而是加强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的新时代诠释读《唯物史观与现时代》侯学东(上海空军政治学院200433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是一件好事,促进理论的反思,从“危机”中获得新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处于这种“危机”之中,关键在于思想者如何去做。复旦大学辛敬良教授的新著《唯物史观与...  相似文献   

10.
当前,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任务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哲学研究打开新的局面。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因此,如何打开新局面,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唯物史观创立迄今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既光辉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确实“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也表明了它不是“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而且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马克思在通向科学理论殿堂的征程中,不仅通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冲破以往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樊篱,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马克思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把理论创新与时代课题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把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指向,因而创立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高度统一并以"改变世界"为旨归的现代唯物主义或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不仅终结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而且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形而上学与资本主义和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但问题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哲学界近30余年来时有争论且分歧很大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角度,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理解.  相似文献   

12.
Why does the world have the pattern of patriarchy it currently possesses? Why have patriarchal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s evolved and changed in the ways they have tended to over time in human socie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general questions by integrating a feminist analysis of patriarchy with the central insights of the func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dvanced by G. A. Cohen. The paper has two central aspirations: first, to help narrow the divide between analytical Marxism and feminism by redressing the former's neglect of the important role female labor has played, and continues to play, in shaping human history. Second, by developing the functionalist accou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order to take patriarchy seriously, we can derive useful insights for diagnosing the emancipatory challenges that women face in the world today. The degree and form of patriarchy present in any particular society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ductive forces it has had at its disposal.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echnological, material, and medical advances that ease the pressures on high fertility rates (such as the sanitation revolution, vaccinations, birth control, and so on) are the real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positive modulations to patriarchy witnesse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3.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明确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问题,但其所谓“重建”是建立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范畴和原理的误解之上的。例如,在他那里,历史唯物主义的“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经典”常常混为一谈。同时,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工作,也是完全服从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替代模式———“交往行为理论”的需要的,因此他对历史唯物主义所持的思想态度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本文所提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绝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施行一番“解构”,以一套理论上的替代模式去试图“超越”历史唯物主义,而是针…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研究,不在于思考文饰性的或表演性的修辞要素,而在于思考行事性的修辞要素。这种要素在于教人、娱人并感人,从而诱发行动,包括历史性的行动。以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三要素人格(作者)-道理(文本)-情感(受众)为参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问题根本在于马克思太过强调道理这一要素,把人格和受众困于这一要素中,以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写作(解释世界)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行动(改变世界)转化的时刻,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不得不寻求修辞上的转换,以激发现实的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后续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势必发生——实际上根本无法避免——难以规范的各种变异。  相似文献   

15.
The emerg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luralism in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1990 led to a growing number of critiques of Marxism-Leninis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oviet critique of orthodox Soviet Marxism-Leninism culminated in the publication of a two-part article by Georgii Shakhnazarov in Kommunist in 1991. In this article Shakhnazarov outlined a comprehensive critique of orthodo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ny of the ideas he developed became a central part of the Draft Party Programme of July/August 1991. This programme amounted to the virtual social-democratisation of Soviet Marxism-Leninism. The collapse of Soviet Marxism-Leninism can in part be explained by the internal critique of its basic tenets which developed in the period after 1988.  相似文献   

16.
白利鹏  樊勇 《哲学研究》2012,(11):11-15,88,128
<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历史哲学观念的"涌入"一方面在国内学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另一方面也激发出很多深刻、有力的回应与思考,它们与一味地唱赞歌、奏凯歌式的所谓思想诠释、"理论创新"殊然别样。就马克思极其鲜明的思想个性和马克思哲学的否定精神、批判本性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有意无意地将马克思置于疏离时代现实或者论敌统统缺场的境地,而反复申说其正确性或科学性,乃是马克思之后学们以所谓学术方式给予马克思的最大侮辱。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着各种挑战和诘难,特别是在当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动力、主体,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上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诘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及时做出回答和回应的重大问题.现就学界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以期推动对这些问题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哲学含义主要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统一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规范性维度的重视和发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重要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维度主要强调理解社会历史过程中,规范性角度、价值设定、应然的重要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看,这也与现代和当代国外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规范性问题重视有逻辑上的联系.以人为本对理解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庞立生 《哲学研究》2012,(2):3-8,128
<正>精神生活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基本维度,是人类生命获得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的生活样式,也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追求、文化教养乃至一个民族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伴随着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和时代精神的转变,精神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焦点问题之一。反思人类精神生  相似文献   

20.
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吉登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化约论”、“进化论”和“功能论”三大缺陷。“化约论”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把复杂的人类历史和社会关系化约为生产力、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等方面,作为对它的重建,吉登斯提出以“时空伸延水平”作为划分社会类型的新标准;“进化论”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进化的过程,作为对它的重建,吉登斯提出从“片断”和“时空边缘”的角度分析世界历史的演化轮廓;“功能论”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从“需要”和“功能”的角度解释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作为对它的重建,吉登斯提出了“随机性社会变迁”模式的新观点。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和“重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