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图为法门寺地宫捧真身菩萨身相上部仰莲瓣之錾刻图,仰莲瓣四层八瓣,系唐密金刚界曼茶罗定门十六尊与慧门十六尊图像,中间圆轮五字为金刚界五佛梵文种子字。 下图为法门寺地宫捧真身菩萨身相下部覆莲瓣之錾刻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大同华严寺诸佛像的见解,已经约定俗成,似无争议。但细加考证,发现今日流传的说法,尚有若干可疑之点,本文试就一些可资探索之处,提出讨论。大雄宝殿内现存32尊佛教造像。大殿正中佛坛上端坐着5尊金身佛像,为明代木雕与泥塑作品,佛像高3.1米,莲花宝座高2.9米,佛像造型面相圆满,上额较宽,螺髻顶上有桃状宝珠。佛座为长圆抹角形,雕仰覆莲,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9,(10)
戊辰初冬赴陕西扶风法门寺参加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同沾法喜因题昔日倾城迎佛骸,真身渐隐玉龛埋;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1)
1988年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一),陕西扶风法门寺隆重举行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暨真身宝塔重建落成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相似文献   

5.
泥塑作为学习雕塑造型的基本形式和途径,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艺术类院校中,雕塑的学习也基本是从泥塑开始的,可见学习泥塑是进行雕塑造型的必要训练。因此,泥塑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了学习雕塑造型的重要环节。本文是笔者在泥塑教  相似文献   

6.
方便的修行法门 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擦擦”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即捐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从创作于法上看,擦擦一般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圆雕三种主要类型;从内容和人物造型上,可分为佛塔、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本尊、高僧和祖师像等。作为一种方便的供佛和修行方式,擦擦多流传于  相似文献   

7.
惠山泥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与惠山古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惠山古镇有着全国最大的祠堂群,背后蕴含着悠久的祠堂文化。而当地民间的风俗活动,对泥塑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探究惠山泥塑的起源和发展,对惠山泥塑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6,(1)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法会庆祝班禅转世灵童真身认定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贾奋勇)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全体师生,昨天下午隆重举行大法会,庆祝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真身认定,并经国务院批准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经金...  相似文献   

9.
西藏甘丹寺在十年浩劫中曾遭到严重破坏。从一九八○年开始,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几年来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一些主要殿堂和僧舍,几百尊泥塑、铜铸的佛像,已经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庄严。甘丹寺,全称卓山甘丹香巴杰维林,系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庭,位于达孜县拉姆区章多乡境内的旺固尔山上,距拉萨五十八公里,是格鲁派六大主寺之首,为宗喀巴大师创立宗派后兴建的第一座寺庙,始建于公元  相似文献   

10.
曾经繁荣一时的惠山泥塑艺术如今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问题为:惠山泥塑精品的流失;有关保护民间艺术法律的缺失以及盲目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操作方式,这些因素都为惠山泥塑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而隐患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惠山泥塑赖以生存因素的消失,以及保护策略层次性的缺乏。  相似文献   

11.
去年阳月初一,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组织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看到了现今鲜有的一枚洁白光亮的佛指舍利和三枚影骨,也看到了从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中发掘出来的七  相似文献   

12.
由衷的喜悦 真诚的祝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师生热烈欢庆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真身确认[本刊讯]举世瞩目的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真身认定这一佛门盛事圆满完成的喜讯,传到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全院上下一片欢腾,广大师生兴高采烈,热烈欢迎经金瓶掣签确认的、中央...  相似文献   

13.
踏入“清凉佛国”五台山,无不为这里的佛山圣水所感染。只要你留神瞻礼,你能发现五台山周围五百里,峰峰似佛,水水如法。你在赞叹大自然造化神奇的同时,你会感激佛法的慈悲示现,佛光的普天同照。 宋代大学士东坡居士,一日游览庐山时,与龙兴寺住持常聪和尚言谈甚为投机,夜深了仍在烛前谈论无情说法(即山水草木等无情物也会演示佛法)。黎明之际,苏东坡豁然解悟,呈上一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意思是说,谷溪之声便是佛尊绝妙的说法,山光水色即是佛的清净真身。今夜所悟得的佛法真意,日后我怎样才能告知他人呢?禅悟不可语人,  相似文献   

14.
当今,陕西凤翔泥塑艺人的生存环境与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精英艺术逐渐形成,"艺术世家"的背景成为艺人们高超技艺及相应的社会影响力的象征。在改革开放之后,关于艺术、审美的概念逐渐引入凤翔民间泥塑艺人的生活,进而成为其生活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此时,当地泥塑艺人的自我期许也因此发生变化,一方面竭力通过创新在现实的层面领导地域的艺术风尚;另一方面则追根溯源,力求以传承有序的"艺术世家"姿态成为当地泥塑艺术的"正宗"。如此以来,凤翔泥塑村的"泥塑世家"将在不断地求新求变过程中继续经营各自独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是中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商丘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地方,很多民间艺术却濒临失传。保护并发展秀山泥人李泥塑作为商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商丘地区文化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一、秀山泥人李泥塑的基本造型"秀山泥人李泥塑"(河南柘城县李秀山,为"泥人李"第  相似文献   

16.
泥塑是五台山最常见的一种工艺。现存的泥塑法像中,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现代的作品,风格各异,技艺纷呈。普化寺后大殿的佛像是1986年新塑的,其布局结构、艺术造形、雕塑手法,在五台山泥塑中都别具一格。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郑石岩  慧木 《法音》2002,(4):18-19
一般人礼拜佛指舍利,总是看舍利长得什么样子,或是看这个舍利是不是真的。我个人以为,迎请佛舍利或瞻仰佛舍利,重点应放在认识佛的真身,而不是舍利的形象,如此才是正确的态度。我觉得佛指舍利“怎么看怎么真”,即使是影骨,我也觉得那是真的,更何况是真身佛指舍利。佛陀教导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我们当下所瞻仰的,即是佛陀真身的化现。佛陀的教法,就是教导每个人成为未来的“如来”。如来,就是把事情看得清楚,没有虚妄错误,把事情做得很好,也清清楚楚知道生命的究竟意义是什么。换…  相似文献   

18.
扬州大明寺现存泥塑造像为晚清同治时期作品,其中十八罗汉塑像的风格代表了该寺所有泥塑佛像组群的艺术创作特点。迄今,江淮地区的佛教塑像艺术少有与其比肩者。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2,(4):7-7
时惟佛历二五四六年仲春吉日,大陆佛教界佛指舍利迎归团众弟子等,于台湾恭迎佛指舍利驾归法门宝塔,安奉供养,海众云集,诵经祝祷,感佛恩德,敬献芜词:昭昭法界,历历真源。我佛应世,有大因缘。开三乘教法,化河沙世界。本尊法身,独誊中华。白马东来,教法渐备。达摩面壁,渊源独存。真身舍利佛牙佛指,阎浮罕见,中华并存。煌煌慧日,独朗于中天;浩浩慈恩,普资于法界。此次佛指舍利驾临台岛,万众瞻依,法乐和鸣,香花夹道,黎民喜庆,盛况空前。两岸休戚相关,一脉血缘与共。佛祖有灵,运慧光以回二意;法力无边,增愿心以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法界春秋     
《法音》1988,(3)
增补明旸法师为本会副会长本刊讯本会在京常务理事提议,并征得外地常务理事同意,决定增补本会常务理事明呖法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本决定将在下次理事会议上提请追认。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将于龙年的佛诞节在法门寺举行本讯刊陕西省佛教协会二届七次会议决定:“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将于今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在扶风法门寺举行,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性佛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