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虹 《中国道教》2009,(1):56-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一些,却是很多人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人生或富或贵,或贱或贫,千姿百态,如何才能让自已过得幸福,这恐怕是让许多人都感到迷茫的问题,因此有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果真如此的话,大家不妨抽出少许时间来读一读千古名著<道德经>.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益匪浅的.  相似文献   

2.
刘行 《天风》2009,(3):62-62
总有一分感动在心头,总有一种情怀让人回忆.在今晚柔和的灯光下,习惯性地在睡前拿起<天风>来读,当我读到<漫淡教会文字事工>一文(<天风>2008年第9期上半月)时,思绪一下被撩拨起来.回顾过去,我像一个浪子离开主,辗转10年后,终于回到慈父的怀抱,梦想当作家的我,却成了一名传道.  相似文献   

3.
尚杰 《哲学动态》2005,(10):63-65
我在<哲学研究>上曾经发表<智慧的形状>一文,一些同行看到标题感到惊讶,至少是不解.但是,那个题目的发明权不在我,是德勒兹在<什么是哲学>里讨论了概念的"形状"问题,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形状.德勒兹试图彻底扭转哲学研究方向,使之走上"后现代"的轨道.他的这些想法与福柯和德里达相类似,特别在美国文学艺术界找到了更多的知音.杰夫丝(J·M·Jeffers)的新书<画不出的空间:叙述的终结>,讨论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哲学化倾向,所述理论,具有强烈的德勒兹色彩,具有跨学科、多角度的特征,流露的信息颇多,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从《周易》视角看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解削或本体追问的方法来解读董子学说,让人感到"隔".董学深受着<易>学影响.<周易>所呈现的是"意""象""言".董学也有"意""象""言".社会政治学是董学之"意".它发自于"仁",散为仁爱之心和忧患意识,转为政治"大一统"和礼乐教化.天论足董学之"象".它是由"天地"、"阴阳"、"五行"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意象系统,象征着生命大本,凝聚着董子全部的生命体验.<春秋>学是董学之"言".它是董子立"象"达"意"的一个话头.董子通过体会<春秋>之"辞",发挥<春秋>之"例".从而把握<春秋>之"意".  相似文献   

5.
临床决策研究亟待加强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医学与哲学>杂志在2005年9月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月刊改为半月刊,隆重推出了"临床决策论坛版".这在我国医学类学术期刊中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寄赠的几期杂志我已经陆续收到,感到办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章铸 《天风》2001,(1):46-47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在进一步研读<丁光训文集>的过程中,我以为此言同样适用.于此同时,我也感到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考其时代依据是建立普世教会的团契精神,由圣经神迹真实可靠的描述,分析基督教何以必须摆脱历史的奴役,在参与上帝创造的圣化过程中,探索走向宗教的新生和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是<辽宁中级医刊>老读者、老作者和特邀通讯员,所以,在<医学与哲学>创刊时,我享受到赠阅的<医学与哲学>.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学刊>发表八千字的学术论文<美的本质新论>,接着又由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了我以此论文为基础扩充而成的专著<解开千古之谜--美的本质是什么>(被出版社更名为<揭开美神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十分感谢<美与时代>杂志社、十分感谢张涵老师邀我参加<美与时代>创刊20周年纪念会.在此,我谨代表<哲学研究>编辑部、并以我本人的名义,向<美与时代>杂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编辑部的同行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与敬意!  相似文献   

10.
<谈美书简>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三十多年前,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把这本刚出炉的小册子带到大学寝室时,同学们争相传看,个个交口称赞"你祖父的书写得真好",这着实让我快乐了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11.
褚伯玉与《太平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江 《宗教学研究》2005,1(1):15-19
本文通过对有关<太平经>在南齐流传的一条资料进行考辨,旨在说明<上清道类事相>和<南岳总胜集>关于南朝隐士褚伯玉曾读过<太平经>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因此,一些以此为据来说明<太平经>在南齐时流传情况的论著也就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从文献的蛛丝马迹中,似乎又让人觉得褚伯玉与<太平经>有很多关联.文章以文献梳理为线索,试图展示其中细微之处,为确定<太平经>的成书年代和了解南朝<太平经>流传情况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日前,李刚田先生寄来刚出版的"河南省代表书法家周俊杰、李刚田书法作品集"中的<李刚田书法作品集>.阅读作品集,让我为之一振的是李刚田丙戌书法新作变法了.  相似文献   

13.
渊声 《天风》2009,(1):61-61
问:我是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应该说生活充满阳光.但有一件令我苦恼的事,就是平时走在街上,看到身材较好、漂亮的女孩子,总是不由自主,见"异"思"迁",神不守舍!可是每次只要想到<马太福音>第5章28节,就感到自己这样不就天天都在犯奸淫吗?所以,内心冲突很大!我当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庄子>集解.该书成于南宋末年,内忧外患的时代处境,理学勃兴的哲学思潮,"六经注我"的学术氛围·使得<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独具特色,在庄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而"六经注我"的学风,也给<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涂丽萍 《天风》2009,(1):51-53
提起居比路岛,基督徒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曾出现在<使徒行传>中. 居比路就是今天的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希腊语意为"产铜之岛",位于地中海东北.  相似文献   

16.
何:我最近拜读了周予同先生在1927年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孝"与"生殖器崇拜">,其中有个论点:曾子之所以把"孝"泛化,使它的概念外延与"仁"相等,是为了克服"孝"与"仁"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在所见过的同类文章里好像没有其他文章达到了这篇文章的深度,周先生把问题提到了这样的深度,使我感到震撼.不过,我对这个问题没有把握,所以想向您请教.  相似文献   

17.
<四部丛刊>的版本优良,已经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日前,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勘了清人编纂的<全唐文>与<四部丛刊>的部分篇章,却得出了另外一种印象:<全唐文>明显优于<四部丛刊>.现将所见材料略述一二,与各位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8.
<国学四十讲>问世,我得先睹为快.先读卞孝萱先生的<序>,再读胡阿祥先生的<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和<后记>,然后一篇一篇地通读全书.以每日读100页计,前后历时约九日.  相似文献   

19.
田素良 《天风》2009,(5):61-62
不知不觉中,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与<天风>杂志已有20多年的情缘了. 我清晰地记得,1981年夏,单县统战部召开全县基督教界人士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会议,我被特邀参加,会议期间,县教会牧长借给我一份刚刚复刊的<天风>,手捧<天风>,我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心中像吃蜜似的甘甜.  相似文献   

20.
裴斐 《天风》2001,(4):24-25
在读完<世界>杂志这篇"恺撒神学院"的文章后我感到非常悲愤.我是住在金陵神学院校园里的一名全职外籍教师,而且今年是我在此任教的第四个学期.我教授的学生是金陵神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天我都与神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工作、聆听、祷告、礼拜和上课.基于这点我想告诉大家一些与神学院工作有关的我的经历、发现和感受.正如任何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有争议的问题也常常如此.我相信您文章中报道的有关金陵神学院的众多问题中也该有不同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