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二者的关系如何?本文想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宋人朱熹等对河图洛书的称谓和刘牧不同:刘牧称九数图为河图,十数图为洛书;朱熹等以十数图为河图,九数图为洛书。本文沿用的是朱熹等人的称谓。一、河图是五行数图《汉书·五行志》谈到五行和数的关系时说: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日五成。然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一、二、三、四、五是天地生水、火、木、金、土的“生”数,六、七、八、九、十为天地成水、火、木、金、土的“成”数。成数又称“大数”,由生数“合”五而成。如:一合五为六,二合五为七,三合  相似文献   

2.
漫话春节     
春节,就是农历的新年,是我国各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古代把个一天称为“元日”或“元旦”。所谓“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南北朝时则把春节泛指整个春季。由于阳历通称一月一日为元旦,为了区别,只好将农历的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3.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知当无物人不无灵光 (古佛寺)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会是周易象数学的一个时间概念。蔡元定的《皇极经世指要·附录》“天地之效穷于八八,故元、会、运、世、岁、月、日、辰之数极于六十四也。”一元即一个天道循环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  相似文献   

4.
试论十二辟卦王兴业《周易》别卦中,有十二个卦称为辟卦。“辟”即君,十二辟卦以十二个卦分主十二月。京房云:《复》,一阳子,十一月。《临》,二阳丑,十二月。《泰》,三阳寅,正月。《大壮》,四阳卯,二月。《》,五阳辰,三月。《乾》,六阳巳,四月。《》,一阴...  相似文献   

5.
“天官赐福”——道教吉语压胜钱。正如彭信威教授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中国压胜钱上所反映的宗教差不多全是道教。”古时道教是深入民间的宗教。天官,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之合称。《黄庭内景经、沐浴》:“传得可授告三官。”务成子注:“三官,天地水也。”在天曰天官,在地曰地官,在水曰水官。明代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天官赐福,《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水官解厄之辰’”。  相似文献   

6.
驱鬼的桃板     
雕刻桃人,尤其是大桃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求简便,人们就在桃板上画上人像以代替桃人。这种代替形式三国时期就已出现。《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下隋代的杜公瞻解释说:“三国时魏国有人问议郎董勋:‘如今正月初一家家门前烧一堆火,安置桃神、绞索和松柏,还要杀鸡挂于门户,这是为了驱逐恶鬼吗?’董勋回答说:‘按照习俗,十二月大家就要在家中举行驱除鬼魅的活动,在门上涂抹一些动物的血,将鸡杀死并且撕裂。鬼害怕桃木,所以在桃木板上画上人头,画像上的人可以捉住鬼魅,以求得一年安宁。桃是五行之精,能制百鬼,谓之仙木。’”问者提及“桃…  相似文献   

7.
邢文 《周易研究》2022,(3):29-35
在中国古代之数的基本体系中,一、三、五、七之数实为易数的不同表现。《乾凿度》所记一、七、九,可藉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观其分形数理,见“混沌”为一,“崩裂”为七、为九的“混沌—崩裂”分形之数。九宫数与“三”“五”关联密切,而“文王演《易》”很可能是潜心推演九宫数及其中数“五”。深究“三”“五”之数理,可以定天下之象、见天下之吉凶。复卦“七日来复”、震卦“七日得”、《庄子》“七日”“七窍”之“七”均与“混沌—崩裂”之数直接相关。震作为“七”的分形之数的集合,兼具“混沌—崩裂”之数理与象义。在东西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中,中国数理哲学之“历史”,“推动”并“接续—推动”着人类“哲学”与“科学”的“历史”与“自由”。  相似文献   

8.
“燕九节”史料札记长虹往昔,北京庙会时间最长的要属白云观的"燕九节",从夏历正月初一开庙,至初八日祭星日,游人始盛,十八、十九两日游人最多,庙西垣外有走马场,逐日比赛。"燕九节"之称始见元代熊梦祥著《析津志》:"正月一日至十九日,都城人谓之"燕九节"...  相似文献   

9.
道教中“三十六小洞天”的“十九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五西仙源”,均在浙江省台州地区。前者位于临海市南十五公里的盖竹山上,后者位于温岭县西五公里的温峤镇。弹指一挥千年逝,今日“洞天”与“福地””仍是浙东道教的圣地。《云笈七签》载:“第十九盖竹山洞,名曰长耀宝光天,仙人商丘子治之。”盖竹山,又名竹叶山,满山翠竹,郁郁葱葱。盖竹洞,亦称“杨岙洞”,山洞奇特,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0.
侯印国 《法音》2022,(1):46-51
<正>腊月得名于腊,或云源于祭祀。《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献公向虞周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阻止但未能获听,于是感慨"虞不腊矣",言下之意就是虞国即将灭国,再也无法举行年终的腊祭了。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中总结说:"腊之名,三代已有之。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宫之奇曰:‘虞不腊’,是也。《史记》秦惠文王十二年初腊,盖西戎之俗,不知置腊,至是始效中国为之耳。"[1]或云出自猎狩,汉代应邵《风俗通》云:"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  相似文献   

11.
《维先达腊》是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泰国北部、老挝,缅甸景栋、勐永,即“四国五地”南传佛教区域的代表性经典;因其文学色彩浓厚,结合了各地特色,在“四国五地”广泛流行,既衍生出基于同一故事框架不同版本的《维先达腊》系列,又形成了基于该文本每年“赕经节”期间“四国五地”宗教交流会,及跨区域的文化传播、传承和公益实践。受疫情影响,交流会自2020年后转为线上,通过比较:线下的特征在于,因僧人间的互动,以及僧人的游走而产生了跨区域的文化交流和互补,但信众间的交流却仅限主办方所在区域;相比之下,线上形式中僧人间的互动减少,但“四国五地”在线参与互动的增加,则从侧面促进了“四国五地”之间更为多元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道教尚黄考     
在世界诸宗教中,中国道教以黄色为其特有之标示,瞩目于众;道士亦被称为“黄巾”、“黄冠”等等.但是,究竟道教为何崇尚黄色,却一直是个耐人寻味而有待考证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一种以“五行”及其色征论述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理论.《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史记》说,“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这所谓“五德”,即指“木、火、土、金、水”这“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德”,“五德”各因其自然界五种物质所对应之五色而得其色征.《尚书》曰:“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而古以木色上青、火色上赤、土色上黄、金色上白、水色上黑.五行之间存在一种周而复始的循行生胜相替关系,驺子之徒论著其终始之运数,便将其附会运用于政治现象的分析、辩护和预测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13.
文化革命以前,在五台山楼观谷的左侧,有座蜚声中外的寺庙,名叫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寺原为宋沙门睿谏结庐之处。后因睿谏得到北朝宁王与夫人及北汉主刘继元的资助而募工修建,以寺侧有泉名曰鹿泉,故名鹿泉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五日,“宋太宗讨平晋地,师乃躬诣行宫(即太原平晋寺——引者)请见,上问台山兴建之由,师奏对称旨,又蒙恩赐甚厚,寻赐额太平兴国之寺”(《广清凉传·释睿谏》卷下)。太平兴国寺内有正殿三间,内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 :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始于情 ,情出于性。”此处之“道”即儒家所说的“礼” ,文献中儒家常常将礼乐制度称为“道”。《管子·心术》亦云 :“礼者 ,因人之情 ,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道”亦同于“易” ,《礼记·中庸》云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即《周易·系辞》云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易、变同义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云 :“变谓之情。”此与简文云 :“道始于情”相应。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四术。”此即《冠子·博选》中的“道凡四稽。”亦即《老子》中的“四大” ,相似议论还见于《管子·山权数》。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20,(5)
正一、法师生平省常法师,俗姓颜,字造微,浙江钱塘人,生于显德六年(959),天禧四年(1020)正月十二日入灭于西湖昭庆寺上方草堂,葬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塔西。智圆法师(976-1022)《故钱唐白莲社主碑文》(以下简称智圆《碑文》)曰:"圣宋天禧四年春正月十二日,白莲社主圆净大师常公,归寂于钱唐西湖昭庆本寺之上方草堂,寿六十二,腊四十四。越二月三日,弟子辈号咽奉全身,瘗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坟之右……公讳省常,字造微,姓颜氏,世为钱唐人。"[1]母孙氏梦一梵僧,后法师生。法师幼年即断荤茹素。乾德三年(965),入寺为净人。开宝六  相似文献   

16.
在穆斯林心目中,宇宙万有,世间一切,如日月岁辰、山川草木、江河湖海、禽兽虫豸、精灵人类,以及风雨空气等,不论其有无生命之力,有无形体之别,概都受造于真主,且万物皆赞真主。“天地万物,都赞颂真主超绝万物……”(《古兰经》57∶1)“七层天和大地,以  相似文献   

17.
犹太古教,据《圣经》记载,每年有大小节期数十个,择其要者简介于次。 月朔日:正月(尼散月)初一。并为亚郎之子纳达布和阿彼胡的罪禁食。(《肋未纪》10:1,2) 逾越节(拉丁文Pascha巴斯卦,英文Passover):以色列民族和犹太古教按律法必须遵守的三大节日之一(原是古代牧人节)。在正月十四日。为纪念上主雅威藉羔羊的血,  相似文献   

18.
春宵过了春灯灭,剩有燕京烟九节。才走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这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作的《燕九竹枝词》中的绝句。旧时北京有每年正月十九日来白云观会神仙的传说。邱处机生于宋代绍兴戊辰年正月十九日,传说十八晚天仙真人下降,来为邱长春祝嘏。仙真幻化无定,或为乞丐,或为羽客,善男信女有缘可以见到,获福无量。故十八、十九两日,都人云集,以冀会仙,名曰“燕九节”或“筵九”“宴九”“烟九”“淹九”“宴邱”等。《万历野获编》淹九条载:“京师正月灯,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七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白云观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都人名为耍淹九。……取淹留之意,似亦近之”。在“燕九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和白云观,依照北京市人民  相似文献   

19.
道教辞典     
七伤修道学仙之士的七种禁忌。据《迴天九霄经》载,学道者虽身有仙相,应自然合真,但有七败之伤,若不能修身消除,则难名列仙班。《云笈七籖》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七伤》谓:“学贵六合,宜慎七伤”。所谓七伤者:一、带真行伪,淫色丧神,则魂液泄漏,精光枯干;二、外形在道,而心抱阴贼,愿人破败,嫉贤妒能,妄造罪原,毁慢同学,攻伐师友,致邪魔攻身;三、饮酒洞醉,损气丧灵,五腑攻溃,万神震惊,魂魄飞散,内外朽零,必召邪魔入形,定将身灰幽冥,四、心忿口诤,嗔喜失节,性乖不恒,气激神散,内真飞扬,魄离魂游;五、不依科盟,漏泄天真,定身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2002,(5):41-41
神仙服食胡麻 ,食之能除一切痼疾。久服长生 ,肥健人 ,延年不老。选自《饮膳正要》卷二《神仙服食》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形 ,收歙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池 ,奉藏者少。秋气燥 ,宜食麻以润其燥 ,禁寒饮食 ,寒衣服。选自《饮膳正要》卷第二《四时所宜》太清诸本草七月七日 ,采莲花七分 ;八月八日 ,采莲根八分 ;九月九日 ,采莲子九分。阴乾食之 ,令人不老。选自《饮膳正要》卷第二《神仙服食》五白汤用料 :白扁豆 2 0克 ,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