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里养鱼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虽然没有中国的毛乌素沙漠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那么著名,但也是幅员辽阔寸草不生,不适宜人类生存。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弹丸之地,与巴勒斯坦因土地之争,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但他们却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境内湖泊沟汊不多,竟然也是水产品出口国。他们的如此众多的水产品难道是从天而降?原来,聪明智慧的以色列人,把死亡之海的沙漠当成了水产品养殖基地,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就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感到不可思议,为此,他们发表的《全球沙漠展望》报告称,沙漠蕴含着巨大经济潜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地带四季炎热、干旱少雨,这片连人类也无法生存之地,威尔逊——澳洲刺角蜥,活得生机盎然。任何生物要"活下来",首先得有水。茫茫沙漠最致命的生存难题就是缺少水。威尔逊寻找到了唯一的"水源",清晨时刻由水蒸汽凝结在植物叶片上的水滴,是它的生命之源。虽然身长仅15厘米的澳洲刺角蜥无法够到高大植物的叶片上饮水,它却  相似文献   

3.
一反省隐修士生活 公元四世纪,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沙漠,居住了第一代基督徒隐修士,他们抛下异教者的城市,遁入沙漠,专务祈祷。其原因很多,而且也很不同,不过可用一句话总括"追求救恩"。救恩是什么?当然这不只是从外表遵从任何社团的习俗规则而已。在那个时代,人们注重救恩的纯个人性。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就  相似文献   

4.
四个商人和一个为他们做杂活的少年,骑马穿越大沙漠,遇上了沙尘暴。五匹驮着水和食物的马不见了踪影,他们也可怕地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西方有一则寓言:沙漠中有父子俩,牵着骆驼,在经历了长途的跋涉之后,都已经疲惫不堪,干渴使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而沙漠依旧一望无际。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块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那是沙漠里的先行者的遗留品。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来吧,会有用的。儿子心想,在这漫无边际的  相似文献   

6.
奶奶在世时一直梦想去新疆。新疆有我少小离家出门闯荡天下的三叔,三叔是儿女中奶奶最心疼最挂念的“奶干儿子”。新疆有苍茫的天山、浩瀚的沙漠和沙漠深处的戈壁、绿洲;新疆有咬一口能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的香甜的哈密瓜、甜津津的葡萄干、又酸又甜的杏干;新疆还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将男孩叫“巴郎”,将集市叫“巴扎”——所有这一切,对于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项生理极限的测试,地点在澳大利哑南部沙漠。志愿者要在三天内,单独徒步走完一段荒芜的沙漠。 四名志愿者先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生理极限测试。每个人的生理极限都不相同,根据测试结果,组织者会给不同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饮水,一份急救包和一张地图。实验室的生理极限测试表明,他们都可以完成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每年11月到翌年的3月是科威特最好的季节。白天,风和日丽,可穿毛衣,晚上,凉风掠过,带来阵阵寒意,有人穿起了羽绒衣。有时还下点雨,雨水滋润后的沙漠,出现了少有的青绿,长出了小草。沙漠中生命力最强的骆驼刺,经雨水冲刷后,变得柔软多刺。科威特人利用这美好的时辰,到沙漠支帐篷,感受他们的祖先贝都因人古朴豪放带有野味的游牧生活。  相似文献   

9.
奶奶在世时一直梦想去新疆。新疆有我少小离家出门闯荡天下的三叔,三叔是儿女中奶奶最心疼最挂念的“奶干儿子”。新疆有苍茫的天山、浩瀚的沙漠和沙漠深处的戈壁、绿洲;新疆有咬一口能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的香甜的哈密瓜、甜津津的葡萄干、又酸又甜的杏干;新疆还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将男孩叫“巴郎”,将集市叫“巴扎”——所有这一切,对于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天,大象、猎豹和骆驼决定一同进入沙漠寻找生存的空间。在进入沙漠前,天使告诉它们,进入沙漠以后,只要一直向北走,穿越沙漠后就能找到水和食物。进入沙漠以后,它们发现沙漠比想象中的要大多了,地形也更复杂。最为要命的是它们进入沙漠不久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个方向才是北。大象想,我如此强壮,找不到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选定了它认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  相似文献   

11.
香烟 1917年,英国与土耳其在西奈沙漠地区作战。战士们守在各自的战壕里,生活极端无聊。他们非常渴望能有香烟解闷,甚至把能弄到的树叶和枯草也当成卷烟抽了。  相似文献   

12.
以退为进     
从前,有师兄弟二人欲穿越一片沙漠到另一个城镇去。当他们出发后不久,师兄发现前方的沙漠上空布满了乌云,于是就对师弟说:“看来会起风,我们还是先沿路折回,改日再择个好天气出发吧!”师弟却不以为然,说:“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能退缩,我看还是应该继续前行啊!”于是师兄弟二人便产生了分歧,师兄见天气不见好转,师弟又固执己见,就独自退了回去,而师弟则选择了继续前进。师兄回来后不久,沙漠上空果然狂风大作,沙尘被刮得铺天盖地。师弟顿时感觉到情势不妙,料想不可再向前进,于是掉头折回。可是还没走出多远,沙尘就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卷过来,…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  相似文献   

14.
公元1900年9月,中国西北方大沙漠,无风,无雨。探险队沿着干涸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正穿越一处诺大的沙漠。炙热的太阳与沙漠中,只有一行黑点缓慢移动着位置,他们是横越大沙漠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Hedin)的驼队。  相似文献   

15.
相传,一些阿拉伯人为了给牲畜提供牧场,居住在沙漠里。他们习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中的一位男子,他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老人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老太太由于年事已高,大部分时间丧失记忆,对儿子时常胡言乱语,不允许他离开自己。老人年老昏聩,言行怪异,使得儿子苦不堪言。儿子认为,如此下去,他将在族人中毫无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之死     
湛蓝的天空下,横亘着一片昏黄浩大、延绵不绝的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使沙漠百草绝生,棵树无长。唯独一座沙丘旁艰难地生长着一丛翠绿的荆棘。  相似文献   

18.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梭梭木,是一种在沙漠中防风固沙的很普通的植物,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吴子申在沙漠种植大片梭梭木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奇怪。更让人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9.
正沙丘,是沙漠一次次完成游戏后留下的痕迹。大风吹来,沙子便向前涌动,一层一层翻卷,跳起沙漠之舞。但它们却走不远,有红柳、梭梭或胡杨将它们拦住,使它们一层层堆积,形成沙丘。沙漠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一次又一次借助大风这个玩具,玩沙子涌动。也许在涌动过程中,它觉得舒展了一下筋骨,舒服无比,所以总是在等待大风来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对生命来说,是真正销魂的时刻。时间长了,沙丘就变成了沙漠的  相似文献   

20.
美洲西部的沙漠地带,生长着一种名叫奎宁的灌木。它们不畏冰雪、烈日、干旱和沙暴,像一个个远离尘世的无名英雄,倔强地伫立在沙漠的戈壁和沙堡之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