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作为一种伦理要求,是"后黑格尔"时代独特的道德哲学景象。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差异化的权利诉求、多元的文化价值,这些显见的民主经验作为哲学思考的前提,要求在现代世界秩序重建中得以体现。黑格尔指出自由主义权利的实现只有在普遍性的伦理生活才是现实的,但在美国民主的历史现实基础上,一种"民主的伦理生活形式"得以历史确立。在政治世界的生存论基础被揭示的前提下,一方面民主伦理成为现代人生存本真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强化公民德性的判断力与责任成为民主伦理的实践性要求。归根结底,在现代社会中,重构现代生活的民主伦理对社会多元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构成了内在的规范性要求,从而化形式为实质,成为共同体生活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博大精深.家书则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先秦到明末清初,家书已蔚成大观.而通过对中国传统家书中的伦理思想变化演替脉络的梳理,可以窥见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发展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3.
儒道伦理的互补性及其现代价值姜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儒道两大学派的伦理思想具有显著的互补特征。这在现代伦理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与进步,都不能脱离它的传统,否则将脱离自身历史发展逻辑,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有一个孝的传统,父子关系是家庭的最重要关系。这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有关,也与中国家庭模式的独特性有关。古代中国的家庭模式与西方不同,当代中国最接近现代化的城市家庭,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模式有着重大差别。从古至今,抚养老人主要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情,社会及政府并不为此承担太多的责任。年老的父母与其子女生活在一起,直至弃世而去。当代的中国,封建性的家庭已告解体,家庭伦理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孝道,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经过改造,是否可成为今日中国家庭伦理的重要规范?本文拟…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模式是“家本位”的,即以家庭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是整合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家本位”以三种不同的形式进入到现代社会,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迁,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多重力量以磅礴之势,瓦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实体与伦理逻辑,家庭作为整个的个体遭遇了最为严峻的伦理挑战,家庭实体性地位的消解将对中国文明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现代中国家庭正在遭遇两股解构力量:外部传统的伦理支持系统趋于崩解,家庭遭遇种种裂变风险;家庭成员在公民认同中潜在的精神蜕变风险:贫民—贱民—暴民,则从内部瓦解家庭的精神同一性。恪守权力与公共财富作为伦理普遍物的精神本性,构建新的伦理实体是现代中国家庭发展的伦理精神战略。  相似文献   

7.
论建筑的审美形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宁 《美与时代》2007,(5):14-16
建筑的美学意义是非常显著而又比较复杂的:功能性是决定其审美品质的重要因素;作为艺术审美形态又同建筑类型有直接关系;作为技术审美形态,同社会、经济学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将建筑的审美形态定位于文化形态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建筑美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代家庭的特点为背景 ,认为《颜氏家训》所提出的家庭伦理可在四个方面对现代家庭有借鉴意义 :一 ,家庭教育方面 ,提倡胎教 ,认为父母应威严而不失慈爱 ,对子女不能偏宠。二 ,兄弟关系方面 ,强调兄弟关系是子侄、妯娌、主仆关系的基础 ,对整个家庭尤其重要。三 ,前后妻及其子女的关系方面 ,主张以孝悌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如果不得已后娶 ,要以礼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家庭纠纷。四 ,治家方面 ,主张持家勤俭 ,反对在嫁娶上看重门户 ,反对妇女结交权门 ,及在家中进行迷信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是我国伦理学界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所撰写的论文 ,凝聚了他们的智慧 ,展示出我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这些论文中 ,也许有些地方不够成熟 ,甚至稍嫌稚嫩 ,却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 ,代表着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前途和未来。本刊拟从今年开始 ,开辟专栏进行介绍 ,希望广大博士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伦理价值及其基本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经济领域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家庭伦理问题,要求我们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研究,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加之新世纪的来临,时代的迅猛发展,也给家庭伦理道德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中,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职能,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与孔孟不同,面对战国末期伦理秩序的深度危机,荀子重新阐释了礼,并以礼为核心系统重构了儒家的伦理与教化理想。荀子高扬儒家之礼教乃缘起于他对人的重新认识,从人生不能无群和情欲的恶之趋向来强调礼教的必要与紧迫。荀子的群是个体经由礼之普遍化而向之归复的伦理共同体,和与一是群的旨向与价值特征。但荀子认为群居和一的价值合理性不源于天道,而源于人道的觉醒。荀子视礼为人道之极,从道的高度揭释礼的本质,从而使礼之教化与人伦秩序落成获得内在的价值皈依。最后,荀子以礼定分以别异,以乐治心以合同,礼乐之统使教与化、规范与德性、秩序与和谐相互融通而落实于人心。  相似文献   

12.
家庭伦理三题散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也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作为“社会的胎盘”,其伦理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伦理矫治 ,正确地认识和理性地对待“第三者”问题 ,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2):36-41
当前,道德冷漠、道德怨恨等社会现象的频繁讨论,使得"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认同问题成为现代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在现代道德哲学家的探究中,认同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于一种现代社会新自我观的形成与盛行。而诸道德哲学家为之提出的解决方案虽异彩纷呈,但归纳起来主要源自两大思想传统即康德与黑格尔。在泰勒、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等代表性的现代认同理论形态的辩驳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如何对待形而上学这一问题的态度上的分歧,生发出伦理型认同与道德型认同方式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其实质展现出现代性道德难题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到底是伦理优先还是道德优先?尽管辩驳仍在行进,但对于处在现实伦理生活场域中的道德自我来说,如果"我们"真的要过一种属人的精神生活,那么,对伦理认同问题的未来思考就必须舍弃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模式,开创一种有关"我们"的全新和解式思维模式,以此来迎接伦理道德发展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资本概念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本表面上是物,但是根本上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进一步体现为观念、意识和剥削本质。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资本与伦理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就存在一种亲缘关系。随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资本的伦理就是现代社会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规则。从社会对资本的现实要求的角度考察,资本发挥其伦理价值与功能是一种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家庭伦理精神建构的思考--兼论自由与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伦理精神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它决定着家庭伦理规范的具体内容.现代家庭伦理精神的建构必须坚持自由和责任相统一的观点,超越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和西方传统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建立个人和家庭双重价值取向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儒家经典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儒家伦理形态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美德伦理(Virtue Ethics)和规则伦理(Normative Ethics)的"德行伦理"。它涵蕴着内外两个向度:就内在向度而言,是"在心为德",强调行为者的道德心理是"德"之实现的内在根据,并赋予人之为人的目的性价值,这在后儒对孟子的承续与发展中呈现出丰富的图景;就外在向度而言,是"施之为行",即同时强调行为规则在"德"之实现中的价值。基于此内外统一的理论进路,儒家德行伦理虽然兼及了"Virtue Ethics"或"Normative Ethics"的意涵,却不宜直接将其纳入二者的分析框架,而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伦理形态而存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德行伦理"作为一种"会通型"伦理形态的地方性资源,应积极参与创建新时代条件下的全球伦理,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伦理形态现代建构的方向所指。"现代性转化"与"开放性吸收"始终是这个过程不可省略的方法和立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性、开放性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前现代社会相比,现代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已不再是单纯地储存图书资料并仅仅面向精英阶层的场所,而是成为了面向社会公众,承担着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实践共同价值、传承人类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伦理责任的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是以至善为特征的伦理精神,是伦理实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是大学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的综合体,不仅反映着大学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而且规定着大学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发挥大学精神的能动作用推进社会道德治理,一方面能够推动大学参与塑造社会伦理实体,形成更加民主、自由的社会伦理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的道德教育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公民的道德品质素养和道德行为,培育社会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20.
徐嘉 《道德与文明》2007,1(6):11-14
传统儒家伦理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仁爱原则以"推及"的方式贯穿始终,在由"家"到"国"的过程中,以血缘亲情为基础,使"家"的伦理规范自然过渡到"国"(民族)的伦理规范,达到了家、国之间的和谐统一.宋明时期更将仁爱扩展为"民胞物与"、"万物一体",使人的伦理意识由家庭、社会、自然一直推广到天地万物.这种伦理规律的和谐性、家庭观念的神圣性与仁爱原则的超越性对于建构现代和谐伦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