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神哲学院院长、沧州教区主教刘定汉于1989年3月18日在献县张庄天主堂为保定教区张桂发、高金星,石家庄教区梁国辰,邢台教区张德光四位六品修士举行了隆重的晋铎典礼。这是在“庄稼多、工人少”的情况下‘继1988年10月10日祝圣青年神父后,河北省神哲学院结的又一次硕果。感谢天主的大恩!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 张桂发等四位新神父,响应主的召唤,于1984年入河北省神哲学院学习。在修院里,他们在神长和老师的呕心沥血的教诲  相似文献   

2.
树大召民亦作“树高招风”。类似词语古已有之,如三国时魏人李康在《运命论》中说:“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早见于掸宗重要典籍《五灯会元》第十九卷“太平禅师法嗣·何山守狗禅师”:“同与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师入水,遽问日:‘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回:‘潭深鱼聚’。悟日:‘见后如何’?师日:‘树高招风’。”作为掸宗公案,自然可以启发思推,供人研究,并成为后代依凭之法式;但因机峰峭峻,见解玄微,令常人难解,而“树大招风”以俗语留传至今。从字面上看是说:树木高大了,容易受到风的打击,以此比喻人的名声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保乐 《天风》2006,(18):2-3
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路17:20-21)  相似文献   

4.
境界与学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0月,我到河南南阳冯友兰先生故里参加“‘冯学’第五届学术思想研讨会”。12月10日,又参加了“贺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冯、贺两位都是留学美国,冯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贺先生是哈佛大学的硕士。两位都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哲学家。但两人最初的志愿与后来的成就却不一样。据冯先生自述,191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  相似文献   

5.
皖竹 《科学与无神论》2009,(6):F0003-F0003
两千年前,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就幻想上天、登月,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嫦娥奔月”、“天上有神仙”的美好传说。两千年后的今天,充满智慧的中国人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五、六的相继上天,实现了人们登天的美梦。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6日,福建神学院举行了“纪念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主题演讲比赛,现将其中两篇获奖学生的演讲稿给予发表。  相似文献   

7.
王荣伟 《天风》2003,(9):20-23
“今天是我们进入神学思想建设新阶段的一天,我们将转入‘圣经观’这一新的命题上……”这是丁主教在华东六省一市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所传出的重要的信息。 2003年7月22日至23日,来自浙江、江西、福建等华东六省一市的近200余位教牧同工相聚上海,围绕“基督教的伦理及基督教信仰在道德建设中实践”、“理性与信仰之关系”、“从神学角度浅析人性”、“如何树立正确圣经观”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1989年第6期“广说词”专栏“元旦”条的作者认为:“‘元旦期间’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就因为它只反映一年的第一天,所以没有‘期间’可言。”“如果兼指它前后一、二日,应该说‘元旦及其前后’、‘元旦及稍后’。”笔者认为这样“说词”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一、汉语在用词方面有一种典型指称法,即在一定的话境中利用指称具体的、单一的概念的词来指称与  相似文献   

9.
翻阅资料,读到一位知名大学博士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表明人对科学的迷信。这里引用原文:“比如一个人炼(应为‘练’字——笔者注)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于是摔成了肉饼。这是(应为‘时’字)我们会说,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规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呢?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规律的惩罚呢?另外,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的科学形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见2001年2月9日《科学时报》)  相似文献   

10.
一、引 言召开学术会议,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的学术讨论,古已有之。佛教是一个强调理论的宗教,佛学的研究往往伴随着很多重要的学术问题需要进行讨论,由此产生了专门的学术讨论会。从古代的文献记载来看,有关佛学的学术讨论会召开过很多次。据说公元67年,汉明帝夜梦“神人”,第二天早上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这位“神人”的来历,大臣傅毅勇敢地站出来回答:“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神道也。”①他指出这位“神人”是佛,促使明帝下决心派人西去求法,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如果这件事情是实,那么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