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根谭》一书问世400多年来,深受世人的喜爱。《菜根谭》多用禅语写成,在其300多则格言之中,就有100多则直接用禅语作标题,如“彻见心性,即心即佛”、“梦幻空华,自性真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其格言警句本身也包含了诸多的佛禅语句,如“烦恼障”、“大慈悲”“、真空”、“执相”等,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旨趣与审美意境,给生活在喧嚣世界中的现代人吹来了一股习习凉风。  相似文献   

2.
“发菩提心”这句话,凡是学佛的人都知道,并且作为一句互相鼓励精进修行的口号。我认为这句口号在佛门中经常喊喊是有好处的,它不但可以消除大家一些自私自利的我执偏见,同时更可以鼓励和提高大家为芸芸众生服务的积极精神。什么是菩提心?菩提二字是印度语,译成中国文就是一个觉字,所以菩提心就是自觉觉他的心,也就是说,自己觉悟了,还要把自己觉悟的道理去告诉他人,使他人都共同得到觉悟,这就叫做菩提心。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去觉悟他人,这就不叫菩提心。  相似文献   

3.
2005年贺岁片《天下无贼》票房超亿。在众多的影评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大家都忽略了故事的思想纽结,这就是宗教。在我的阅读中,只有一篇网上文章谈到这一主题,题目叫《与佛的一次美丽邂逅——天下无贼的主题意蕴》(夏草),认为影片反映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中国佛教思想。这是一个深刻的解释。然而不仅如此,我以为《天下无贼》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其故事的支点是佛教的业报论与儒家的孝道观,以及道教的赤子情怀。这些宗教元素,在深化影片思想性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了更普世性的符号形式,能够为更广大地区的受众所接受。影片描述了一对…  相似文献   

4.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的简称,其菩提汉译为觉悟,萨汉译为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之物),全译为觉有情、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修行的层次,菩萨可分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或等同于佛。每尊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八大菩萨”,即是释迦牟尼佛左右的胁侍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  相似文献   

5.
佛门中常听说某人开悟了。“开悟”就是觉悟。他觉悟的是什么?虽然也是普通常识,而对于学佛的同修来说,它是重要的学佛目标,就是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我在讲席中时常提到,学佛的目的是要真实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句话就是古人所说的“明心见性”,其义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就是“觉、正、净”。“觉”就是“觉悟”,也称“开悟”。悟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一定是时时悟、处处语、念念觉悟,才是真的觉悟,真正开悟。觉悟的标准,一定要用经典作印证。经典对我们有三种用途…  相似文献   

6.
漫谈菩萨行     
“菩萨”这一名称,在佛教里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称号。论地位,除佛以外,就算是菩萨了,所以是伟大的,但菩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只要人们根据菩萨行的四摄、六度去实践,人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所以是平凡的。菩萨,在印度称为“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略,在译音的时候,省去“提”“埵”二字,简称为菩萨。翻译成汉语,就是“觉有情”。有情泛指一切有情识的众生。觉有情,有两重意思:从自利方面说,菩萨是有觉悟的有情;从利他方面来说,菩萨度化一切众生令其觉悟。所以说菩萨是一种有高度觉悟、舍己救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佛教并不把民间奉祀的土地、城隍、灶君等牛鬼蛇神当做菩萨。  相似文献   

7.
李春颖 《哲学动态》2023,(3):39-48+128
心性论是宋代儒佛之辩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儒佛共用的概念“心”与“觉”为核心,从禅宗和理学两方面分析儒佛差异,重点关注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儒者在辟佛时所针对的禅宗思想和儒佛之辩的根本原则。在“心”与“觉”的问题上,儒佛之辩的重点在于觉、心、性三者的关系和理路,尤其是禅宗中以知觉为佛性的思想。是否向上一提,有超越“心”与“觉”的最高本体——天理,成为理学与禅宗的根本差异。鉴于程门后学中出现轻视形上本体,强调发挥心之知觉作用的思想倾向,与禅宗单讲觉、觉悟之心有相似之处,因而南宋儒佛之辩的重点转向了儒门内部的思想清理。  相似文献   

8.
佛教哲学: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体悟释迦佛的“觉悟”的全部佛教教义的源泉,对其涵义、内容及其深层意蕴的阐释,是佛教哲学的任务。“觉悟”还被说成“法的现成”。故此,从事佛教哲学研究,可以说,就是献身于对“法”的追求,即探求万物的终极真实。因而所谓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一句话,叫做“一生只干一件事”,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居然有2300条。说这句话的有名人,也是普通人,然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却常让我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经文:徒10:26,14:11—18;罗12:3 作为讲题的这句话——“我们也是人”,出之于彼得、保罗和巴拉巴三位使徒之口。彼得是一个人对哥尼流讲的,所以说“我也是人”;巴拉巴和保罗是两个人讲的,则用了“我们也是人”。其含义则完全相同。 这句话的背景也基本上一样,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是个虔诚敬畏神的人,多多赈济百姓,常常祷告上帝。他在异象中  相似文献   

11.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觉,其实佛与众生是一样的。应该认为佛迷就成众生,众生悟就成佛。同一种东西,趋于迷就成众生,趋于悟就成佛,仅此而已。然而我们、善财童子也一样,总是追寻佛是什么?佛在何处?其实佛并不在别处,就在自身之中。读白隐(1685—1768)的《坐禅和赞》,其中也有“众生本来即佛,如水与冰”  相似文献   

12.
圆照寺碑文     
圆照寺碑文杯茗辑皇帝敕谕五台山僧俗人等碑文朱祁镇朕惟佛氏之教,以空寂为宗,以普度为心,化导善类,觉悟群迷。其徒有能遵崇其教,导引一方之人。强不凌弱,大不虐小。各安其分,各遂其生。同归于仁寿之域,咸超于净乐之地。功德所及,岂不远哉!今以五台山新建寺宇,...  相似文献   

13.
佛教画藏     
君冈 《佛教文化》1995,(2):49-49
《佛陀十大弟子》是《佛教画藏》中的一函。一函十册,每册说一个弟子的故事。 一般读者对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比较熟悉,对十大弟子了解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佛在世时弟子极多,有名又有成就的是十位。他们各自都有突出的本领,概括起来四句话是:“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成,阿难多闻密行罗。”  相似文献   

14.
禅意三题     
开悟——生命的觉醒什么叫做“开悟”呢?“开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此一大事因缘,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们学佛也是要为此一大事因缘,即根据佛所开示的佛之知见而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因此,说“明心见性”,说“开悟”,并不是禅宗独有的,而是整个佛教的立足点。整个佛教都围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展开。“开悟”一般  相似文献   

15.
缘分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一笑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没有宗教意识也没有宗教信仰,但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折服,因为它一语道破真谛,向我们传达了缘分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6.
缘分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一笑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没有宗教意识也没有宗教信仰,但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折服,因为它一语道破真谛,向我们传达了缘分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佛说四十地章经》我的手边有一部《佛说七经》,是京城的一些善男信女子1996年印行的。一册书中有七部经典,按说并不难摘出一句话来,但却难为我看了近一个小时。我觉得这摘取“一叶菩提”的事并不容易。第一要自成意境,不必追上寻下;第二要不背佛说,不能断章取义;第三最要紧,是不能脱离《佛教文化》的整体氛围,不能说些与“现行”毫无关联的事。否则,即便摘的不错,寄语也不错,却会失去了意味。从上期讲到生命“在呼吸问”的意义,我忽然对“假真并观…  相似文献   

18.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身边老人们说的“人有三昏六迷九糊涂十二癔症”,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佛教文化》1996,(2):30-31
我有几个朋友,一而立之年,一不惑之年,一知天命之年。一日相聚,喜岁未大寒,得半日清闲,每人手执香茗一杯,谈起佛教和人生这个话题。天命之友童心不老,且颇具辩才,近看南怀经老先生在大陆出版的几本佛教经典的解释,很自然地谈起读务C得,只见他点上一支烟,说:南怀道老先生这几本书,真有独至之处,点到了当今学佛之人的要害之处,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原来对佛教的一些模糊认识,一下子澄清了。比去。佛法和修行者的关系这个问题,以前认为,佛把修行的方法告诉了我{fi,我们不走样地照办就行了。其实不是这回事。因为佛说的是…  相似文献   

20.
主持寄语 从来在家而学佛之人,依我看似有两途:一是由烦恼中学,一是从慈悲上学——请注意,这里并非谈学佛修行次第,而只是说的最简单最表象的某种现实情景:前一种人始终紧捏着功利的追求在手上,虽然也发心,也行善(这当然已很不错了),但终因境界不高,其烦恼也就始终如影相随,紧跟着他心中那一点功利——可以概括为“观音有相,而慈悲无相”。后一种学佛之法,正如本文作者所表述的真正属于观音才有的那种精神——“法身无相,慈悲为相”,与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是一种没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