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玉解 《天风》2011,(1):12-13
辞别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华东神学院迎来了建院二十五周年隆重庆典。2010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教会的老前辈、基督教全国两会负责同工、上海基督教两会和各区(县)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华东神学院董事、华东四省一市宗教局领导、华东神学院前任董事长和院长,神学本科的上海校友、神学院外聘教师及在校全体师生约300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华东神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  相似文献   

2.
院校动态     
《天风》2011,(6):34-35
华东神学院、浙江神学院举行师生交流会 2011年5月21日至22日,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了来自东方明珠的贵客——华东神学院的师生们。华东神学院师生一行40余人在上海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华东神学院院长谢炳国牧师率领下,来到杭州与浙江神学院师生进行交流。促进了神学院之间师生的了解与互动,增进了友谊,此次交流会是一次神学教育事工的探讨与求索,不但促进了两地教育事工,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会神学教育事工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华东神学院新校园奠基礼在沪举行 华东神学院新校园奠基礼于10月28日在上海青浦县环城镇枫泾村隆重举行。参加奠基礼的有全国两会、上海两会、上海各教会的同工与华东神学院的全体师生,还有从美国、德国、印尼等地来的外宾,近200人。 新校园占地面积28亩,是现校园的18倍。新校舍建筑面积将有  相似文献   

4.
晓望 《天风》2005,(12)
华东神学院于2005年11月8日-9日,假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来自福建、山东、浙江、江西、上海四省一市的华东学子汇聚申城,同唱赞歌、共颂主恩,感谢慈爱的上主20年来对华东神学院的带领和眷顾。1984年,华东地区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四省基督教两会与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共同发起联合筹建一所为参办各省市教会服务的神学  相似文献   

5.
王剑华 《天风》2005,(3):56-56
华东神学院是华东地区山东、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四省一市联合创办的四年制本科神学院。应各主办省市两会为满足各地教会提高圣乐水平和进一步开展圣乐事工培养中等程度的圣乐人才的要求,经华东神学院董事会同意,决定自2005年秋季起华东神学院开设圣乐专业。学制两年,课程设置:乐理、和声与复调、声乐、作曲与曲题分析、乐器、合唱学、指挥、圣乐与圣诗史、崇拜学、音乐史、  相似文献   

6.
计文 《天风》2016,(9):1-1
最近在威海召开了华东神学院董事会会议,与会者大多是华东四省一市部分教会的负责同工,其间了解到一个当前不少神学院都遇到的棘手问题,那就是神学生生源在逐年减少,无论是大区性的如华东神学院,还是省区性的如浙江神学院、江西圣经学校等,报考神学院的考生与以往相比减幅不小(其他非华东省区的某些院校据说也有此现象)。按常理来说,就算近年神学院校数量有所增加,招生规模也有适度扩大,但近年来信徒人数的快速增长、信徒的年龄结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孙铭 《天风》2006,(4):48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华东神学院建院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是一个令全体华东神学院的学子感恩和激动的日子。各届校友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欢聚一堂,数算主恩,献上赞美,共叙友情。忆往昔同窗岁月,师生情谊,深感时光飞逝,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走过的每一步都滴下了主恩丰盛的脂油。看今朝, 校友们带着神的托付,在主的葡萄园里忠心事奉, 牧养群羊。望明天,主的召唤依旧在耳边长久回响,在心中永远激荡,中国教会正在爱国爱教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恩主的眷顾、祝福下迎来复兴,每位校友的身上都使命重大,任重道远。我虽不是“华东学子”,但此次也有机会参加了华东神学院的校庆活动,亲自感受到了浓浓的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4,(8):50-51
<正>1.金陵协和神学院于2014年6月28日,举行2014届毕业崇拜暨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75位神学生本科毕业,其中62位获得神学学士学位;16位神学生研究科毕业并获得神学硕士学位。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高峰牧师接受毕业生代表向母校献礼。2.燕京神学院于2014年7月5日,举行2014届毕业礼拜暨毕业典礼,37位神学生本科毕业,其中11位获得神学学士学位。燕京神学院院长高英牧师为获得学位的神学生移动学位帽缨。3.华东神学院于2014年6月26日,举行2014届毕业感恩礼拜暨毕业典礼,35位神学生毕业。华东神学院院长谢炳国牧师颁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向来是适应环境的宗教,所以基督教也必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使自身成为"社会主义的宗教"。五十年代的金陵协和神学院适应时代要求,成功地实现了与华东十几所神学院的联合,并作出彼此相爱、合而为一、互相尊重的见证,在自传研究上成绩显著,还培养了一批爱国爱教的教牧人员。  相似文献   

10.
信爱 《天风》1996,(12):36-36
看到近期《天风》有关搞好教会自养的文章,激励着我说话。 我们县教会地处山区,是周围最贫困的一个县。但虽然贫穷,为兴旺福音、传好福音、建好教会,从1986年到1993年也先后选送了四位乐意奉献的青年赴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上海华东神学院和本省的神学院深造。  相似文献   

11.
袁晓君 《天风》2016,(12):4-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说,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开展价值观方面的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根据基督教全国两会工作安排,2016年10月26日在华东神学院举办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神学院校爱国主义教程观摩课"活动。这是对"神学院校应当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金陵协和神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为我国基督教(新教)全国性神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由华东12所基督教神学院联合组成,院址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附近上海路大锏银巷17号。1962年燕京协和神学院并入金陵,1966-1980年因"文化大革命"停课,198...  相似文献   

13.
李诚南 《天风》2007,(15):42-43
以前对"弹指一挥间"只有理性的认识,如今却有了切身的感受: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离开金陵协和神学院十四年了,期间只在母校50周年校庆时回去过一次,但那时时间很紧,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几眼。这次被母校"召回",进行软件"升级",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4.
王荣伟 《天风》2022,(10):36-36
基督教全国两会主办的《天风》月刊,首次以笔会形式组织"基督教中国化"论文撰稿人专题培训于2022年9月6日至9日,在浙江湖州举办.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与20位撰稿人参加,华东神学院院长谢炳国牧师与金陵协和神学院教授严锡禹牧师应邀担任特约点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各地消息     
《天风》2020,(9)
正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7月13日,召集上海教会推荐的就读于华东神学院的神学生进行暑期实习座谈会。座谈会劝勉神学生要有高远的志向、远大的抱负,才有学习的动力、服侍的毅力;要珍惜在学校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课程,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要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读经典、读好书;要有社会担当和教会担当,成为新时代上海教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金陵神学院自1911年创校以来,已历百年,虽因战乱和社会动荡,多次停办,但是,在历代"金陵人"的共同努力下,借着基督教几大宗派间的合作,神学院得以生存和发展。1952年,以金陵神学院为班底,联合华东十多所神学院校,组建了金陵协和神学院。时至今日,这所神学院仍然在中国教会人才培养和神学思想建设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作为拟撰写的院史系列文章之一,通过笔者所掌握的史料,对金陵神学院的创建背景、理念及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2,(5)
神学奉献日 2001年3月16日—17日是上海基督教会的神学奉献日,全市160余所堂点,将该两日的奉献款,捐赠给华东神学院,作为神学院的办学经费,支持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安徽六安金安区基督教两会成立 2002年4月3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基督教第一届代表会议在三十铺镇基督教堂召开,来自农村、城区130名信徒代表参加了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区基督教两会事工班子。  相似文献   

18.
雨水 《天风》1994,(8):12-13
7月的上海,置于百年未遇的38度高温之下。热浪滚滚之中的都市,一扫昔日的喧嚣;路人纷纷寻觅树荫下和空调中拂来的那片片清凉…… 沐恩堂。华东神学院业余神学科的同学,显得很安静。此时此刻,他们将从学院教务长苏德慈牧师手中接过紫红色的毕业证书,为三载的学习生活,暂时划上一个句号。 在庆典结束之际,记者采访了该院的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9.
裴斐 《天风》2001,(4):24-25
在读完<世界>杂志这篇"恺撒神学院"的文章后我感到非常悲愤.我是住在金陵神学院校园里的一名全职外籍教师,而且今年是我在此任教的第四个学期.我教授的学生是金陵神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天我都与神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工作、聆听、祷告、礼拜和上课.基于这点我想告诉大家一些与神学院工作有关的我的经历、发现和感受.正如任何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有争议的问题也常常如此.我相信您文章中报道的有关金陵神学院的众多问题中也该有不同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20.
万菊来 《天风》2006,(2):48
值此华东神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在校时唱的一首赞美诗《奉献身心歌》,这首歌,曾给了我强烈的震撼。那是1986年秋季,华东神学院开学后的一个主日,上海沐恩堂安排我们第二届学生上台献唱,我们唱的是《奉献身心歌》。献唱时,我用眼睛扫了一下台下,只见楼上楼下满堂礼拜的人,齐刷刷地用眼睛注视着我们。当我们唱到“感激主大爱,愿听主呼召,奉献我一切,来随主引导”时,许多弟兄姐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眼睛也渐渐地湿润起来,那动人的场面,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