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妈妈,你可别只有朋友圈,没有朋友啊。"如今朋友圈当道,同时也"挡道"。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仿佛打开了整个世界,其实那只是一个"二手的世界"。曾经有人问我,有几个微信号?我说"一个啊",他表示不信;也有朋友教我如何将微信朋友分类,以分享不同的内容。我倒是分了,但是每次发言都要选择,太累人。对于微信朋友圈,我的心态就是阿庆嫂的那句话:"来的都  相似文献   

2.
微信朋友圈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将其置于传播"仪式观"理论视阈进行考察,可发现微信朋友圈能实现一定的伦理功能:朋友圈点赞契合用户维护人际关系的需要,朋友圈分享符合用户自我呈现的愿望,朋友圈共享参与后联结的价值共同体一定意义上使用户获得了群体归属感。但微信朋友圈存在的现实隐忧也是不容忽视的:朋友圈点赞实质上是一种浅层交流,其背后隐藏着情感脆弱性危机;朋友圈中自我形象建构蕴藏着的虚实冲突会使个人陷入社交困境;互联网语境中的脱域共同体也会带来价值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征服自己。自律不能只是偶尔为之,它必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这就要向如影随形的各种借口发起挑战。1一次微课,我认识了文友初夏。文风相似,很谈得来,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我的习惯是只要微信朋友圈的"发现"里出现小红点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无论朋友晒娃还是晒美食,我都会一一点赞。这成了我忙碌生活的一部分。奇怪的是,我从未发现初夏发过任何消息。  相似文献   

4.
正和远在外地的朋友微信聊天,她跟我抱怨说,母亲爱"添乱",搞得她现在很尴尬。前段时间她失恋了,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些感伤的话。她母亲吓得天天给她打电话,不时关注她的言行,每天睁着老花眼看女儿的朋友圈,生怕出现不好的事情。有一天晚上,这位朋友睡不着觉,半夜爬起发个朋友圈,咱们一起跳个楼吧。其实她是睡不  相似文献   

5.
精致生活     
<正>不知何时起,"精致"这个词时不时闯进微信"朋友圈",似乎只有这个词才能体现当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些人声称:生活不可以只是"生下来、活下去",凑合着"混";而是应当追求"精致"。"精致",顾名思义,确实不是凑合、随便、马虎、粗糙,而是精巧、细密、别致、有内涵。然而,让静态的器物精致,只要有工匠技术,细心打磨就成;但要让动态的生活过得精致,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正>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对现代人的社交方式和生活影响之大,令人实在难以再将其当成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送工具。很多时候,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个对现代人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工具。这一功能为什么会对人类心理有这么大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人它都起到怎样的作用?怎样合理使用朋友圈功能?或许在开始使用朋友圈功能之后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反思和回答。朋友圈中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吗?在朋友圈中,人们趋向于表达出  相似文献   

7.
微商是一种借助移动终端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新型商业模式。不知从何时起,打开微信朋友圈,你看到的不再是美食、美女、美景,铺天盖地的都是产品介绍、产品推广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微商广告营销信息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种在"朋友圈"兴起的"熟人经济"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不过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广告营销模式简单粗暴、缺少相应的监管等问题,为微商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至今,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微信公众号。众媒时代,"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的营销潜力还有极大的进一步释放的空间。而电影产业要在微信中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必须利用好大V电影公众号,以借力大V,实现精准营销,激活朋友圈,实现口碑效应;影视公司也应积极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高电影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增强用户数据分析、积极实现品牌联动、延续粉丝力量,使电影的微信营销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世上最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情就是,你自以为是地把一张臭脸甩给爸妈看。大北经常在办公室里发牢骚,说她老妈自从学会用微信后,就变得特别烦人。一天到晚,不是在家人群里传谣言,就是在朋友圈里发养生文。好不容易周末的时候落个清静,又给你私信发过来一堆"注册有红包""点击赚大钱"之类的垃圾信息。她和老妈说了好几次,不要相信这些东西。结果她上一秒刚说完,她老妈下一秒就跑到群里发了一条:"抽烟之后千万别吃这种水果,小心中毒!赶紧转给你的家人朋友看!"  相似文献   

10.
正打开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好友的更新:"放开提垃圾的手!人生苦短,何必让自己那么累?""放开提垃圾的手!"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人生在世,每个人的手中都有很多的东西,因为甄别力有限,有人将有些垃圾类物品当宝贝珍藏,死死攥住,一刻也不松手,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人疲累,就像朋友发在朋友圈的感慨。  相似文献   

11.
正翻看朋友圈,一位好友发的新动态颇有意味。大意就是,最近有个圈里人问她"你怎么从来不回我信息,还把我屏蔽了?我虽然每天发圈有点勤,可也没打扰你啊!"作家朋友回答说:"你总是在自夸,我不太喜欢,可又没理由删你,只好眼不见为净了。"接着朋友又感慨道:不管你是真优秀假优秀,只要自夸,一开口,我就立马对你这人毫无  相似文献   

12.
正先讲一个故事。朋友是一个微商,就职于一家淘宝店,老板在国外购回各种各样的服饰,让她们负责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宣传,从中拿提成。有一次,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次她买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发在了朋友圈里,两分钟后,被领导打电话来要求删除朋友圈,说这件衣服是他们竞争对手商铺的主打商品,说你怎么可以吃里扒外,说你能不能动动脑筋,说你下次发之前一定要跟我说一下再发。朋友想了想,还是删除了。  相似文献   

13.
微信的陷阱     
正你是否发现自己使用微信的频率正越来越高?兴许你只是为了更加便捷地与所认识的人联系,让亲友知道自己即时的状态,让对方不必太挂念;为了随时分享自己的快乐,为在忧愁时得到朋友的理解与共鸣;为了不错过朋友的动态;为了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为了等待或争取更多的合作机遇;为了引起心中的某个Ta的注意……终归,写微信总有很多的动机。但是你有没有统计过,使用微信后带来了哪些烦恼?  相似文献   

14.
正1午间休息,我随手拿过手机翻看朋友圈。朋友圈里转发的一则游戏测试吸引了我,游戏规则非常简单:点开链接,输入你的名字,立马显示测试结果。那位朋友的测试结果是:她的致命弱点是没有弱点。朋友自己在后面跟帖:这是一个多么拉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为什么过得越来越快了?"岁末年初,微信朋友圈里这样感慨的不在少数。记得曾有人就此写过短论,但是语焉不详,兼以言之不文,最终不知所云,似乎浪费了一个好题目,逗引人起了同题作文的冲动。朱自清、俞平伯同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竞赋《登慈恩寺塔》,留下文坛佳话,我们何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9,(12)
<正>前几天,《天风》编辑部在南京市郊举办了一个由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参加的培训会议。其间,这些"天风人"自觉担任义务的《天风》宣传员,在朋友圈创作或转发了不少"广告"。这时,不知是谁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句话:"请给我一个订《天风》的理由!"不夸张地说,这句话让我这个主编有点"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7.
正朋友圈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款名为"西瓜足迹"的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人们选择自己去过的城市之后,足迹地图就会自动生成。一下子,朋友圈里冒出了一大批旅行达人,"踏足30多个省区,700多个城市,超越了99.9%用户"者大有人在,惹得不少"吃瓜群众"犯嘀咕,为何你们都走过千山万水,唯独我没去过远方?只不过,数据很唬人,实则糊弄人。在这个小程序里,去过哪些地方,全凭自己选择,谎报、多报自然很随意;地级市、县级市并列在一起,很多城市还被漏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民众对信息交流平台的热情已然从短信、QQ、微博逐渐转移到了微信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信息,将其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面对来势汹汹的"微信",如何利用新媒体来辅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一、微信在辅助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表现微信作为一款简单易用的手机软件,十分方便、迅捷。微信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际与口才 我们常常羡慕一些人,这些人的人缘好,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总是欢笑和愉快。可是有些人却相反,这些人总是显得形影相吊,落落寡合,人们都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 你的人缘怎么样?请试着回答下面15个由心理学家提出的问题。 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为: a.你发现这些朋友令人愉快、高兴:b.他们喜欢你;c.你认为不得不结交。 2.当你度假时,你是否: a.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b.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c.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发现难以做到。 3.你已经与朋友约会,可是你却疲惫不堪,这时你会: a.不赴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