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剑华 《天风》2002,(6):10-11
当主耶稣降生的时候,天使宣告说:“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将耶稣降世的目的预言了出来,耶稣的生活和工作的双重性,是荣耀在天上的父神(他体现上帝荣耀之美);将神的平安带给世人。圣经说:  相似文献   

2.
回应大爱     
魏悌香 《天风》2011,(12):62-62
圣诞节是感恩的日子,因为主把平安赐与他所喜悦的人;同时,圣诞节也是响应的日子,因为在至高之处荣耀单单归与神。我们要透过这个美好的日子,尊荣主的圣名,回应神的大爱。  相似文献   

3.
读经:路2:10—11 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晚上,在伯利恒之野地里,上帝的使者向牧羊人报告了“大喜的信息”。一大队天兵欢声歌唱,唱出了人类史上最优美、最激动人心的赞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每逢纪念主耶稣  相似文献   

4.
徐牧  方恒 《天风》1994,(10)
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神恩赐给人类的美好旋律。我们所信的福音是救恩的生命之道,是活泼的、歌唱的。圣乐工作是教会圣工中的重要部分。唱诗赞美,是我们基督徒向神必献的一种祭物,因为耶和华神创造的宇宙万物都在那里“歌唱”、赞美神的荣耀。辰星歌唱,天使天军歌唱。歌唱与神的作为紧密相连,当救主耶稣基督降生时,天使、天军高声颂扬道:“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这是普天同庆的时日。在旧约圣经中约有五分之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7,(12)
<正>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平安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十几年前,李娜的那首歌(《好人一生平安》唱响了整个大江南北,唱出了我们永久的心声。我们渴求平安,盼望一个有把握的人生,有盼望的未来。但平安是什么?我们为何会有不安?平安从哪里来?一、平安是什么?平安是最易被误读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他是谁?     
重得 《天风》2001,(12)
两千年前,他降生人世,不是在帝王将相的宫廷,不是在达官贵人的官邸,不是在富豪之家的别墅,而是在一个铁蹄下的小国——犹太,一个小城——伯利恒的客店,一个喂牲口的料槽。但天上人间响彻了第一首圣诞曲:“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呵,他是谁? 三十年后,他走出拿撒勒,人世暗无天日,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8.
张忠成  吴新望 《天风》2018,(11):7-8
今天选读的经文是天使报信给牧羊人时说的一句话:“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其中最吸引人的一个词就是“平安”,这个词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祝愿,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关系,也预示着人类所追求的和谐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4,(12):26-26
过圣诞节有必要吗? 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有人认为,因“圣诞节”这个节日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出于人意,不能得神的喜悦。这个问题我不知该怎样理解,请在《天风》上给予解释为盼。 福建 刘安 圣经的确没有详细记载主耶稣降生的具体日子,也未记初期教会庆祝圣诞,圣诞节是在以后教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今天,随着基督教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2006,(6):4-4
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日子。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被钉十架、复活、升天百余年后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来孟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白冷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耶稣的降生,有旧约先知预言:“有童女怀孕生子,给起名叫厄…  相似文献   

11.
大喜的信息     
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们欢喜快乐,因为在大卫的城里,诞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圣诞节是喜乐的节日,也是分享爱与希望的日子,圣诞节是我们与所爱的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刻。但是世上还有很多孤单,或觉得遭人遗忘的人;有的则是失去了他们所爱的人,且无法释怀仍在时刻思念……主,这样的人在圣诞节都会格外悲伤,我们祈求你在圣诞节多祝福这些孤单寂寞的人,安慰他们,好让他们认识你和你的爱。同时,求主也感动今天已经享受上帝恩典的我们,在感受一切快乐的时候,不要忘记处在患难中的人们,圣诞节不仅是纪念主的降生,也是实施爱的时刻……心中有爱  相似文献   

12.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13.
华耀增 《天风》2004,(12):6-6
经文:可1:1-3 每逢圣诞节,我们怀着满心欢喜,虔诚感恩 的心情互祝圣诞。救主耶稣降生时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诸如马利亚和约瑟的特殊经历和考验;天使划破长夜喜报佳音;野地里按着更次看守羊群的牧羊人闻报救主降生的喜讯;东方博士长途跋涉朝拜圣婴;作为罪恶势力代表的希律王对救主降生惊恐万状和垂死挣扎的残暴……重复不断地为我们所歌颂、赞美和谴责,并从中获得亮光和教训。但有一件与耶稣降生道成肉身有密切关系,极为重要的事件,即施洗约翰的使命和他在福音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往往为我们所忽视了的。  相似文献   

14.
涂静 《天风》2007,(2):18-19
每年,我们都欢欢喜喜地过圣诞节,纪念主耶稣的降生,可是,也许大多数时间,我们沉浸于欢乐的圣诞节光明平安的气氛和情绪中,很少去留意,在这个圣诞节我主耶稣要我为他预备什么?我看到大家都在预备,有的是祷告方面的预备,有的是舞蹈歌唱方面的预备,有的是金钱方面的预备……都很好,但有一点不可缺少的就是一颗单纯的心。马利亚、约瑟、三博士、牧羊人,他们是我们很羡慕的人,因为他们在小耶稣还没有显出大能力的时候,就来相信他了,并且他们亲眼看到小耶稣,特别来拜他。这些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有普通的放羊人.但在他们身上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有一颗单纯的心。  相似文献   

15.
那就是记号     
陈明 《天风》2006,(24):2-3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路2:8-14)  相似文献   

16.
姜丽 《天风》2006,(24):12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经文:约1:14;3:16又是一个圣诞节的到来,在纪念耶稣降生的时候心里总有许多的感动,回顾这一年的事奉路程,看见自己在成长,生命中也有了很多的收获,被基督的道成肉身充满的爱所感动。但愿主的降生能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并能从中学到人生的功课。  相似文献   

17.
李元雄 《天风》2008,(23):28-29
经文:赛7:14;太1:23耶稣基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基督诞生为人,实现了人类"可以亲眼看见神"这一多年的梦想。人可以亲眼看见神,这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说:"人要称他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神与人同在是圣经的中心。今天,我们欢庆圣诞,纪念救世主降生与我们同在。我要与弟兄姊妹分享的主题是"神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18.
<正>加尔文神学的核心可以总括为三个词:"荣耀归与神(Glory toGod)"。这三个词屹立在他的《基督宗教训导》篇末,这可以看作对"Soli Deo Gloria"——"荣耀独归上帝"这一教理的宽泛注解。加尔文全部的神学思想,并其引导教会的行动,都可以被理解为上帝的主权这个原则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拯救的角     
唐卫民 《天风》2010,(3):6-8
<正>敬畏神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敢做,而是怕我们所做的事不能荣耀神。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使我们里面失去了平安,就当省察我们与主的关系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20.
林超群 《天风》2017,(11):22-23
教会有节庆,欢庆纪念理所当然。但在个别地区,教会搞庆典出现十分奢华铺张的现象,还美其名曰"荣耀上帝"。例如:有的基督徒把圣诞节当成一个热闹甚至狂欢的聚会;有的基督徒将圣诞聚餐当成"平安大餐"(迷信化),甚至为多得一个席位而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