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7)
<正>堂务机构要高瞻远瞩,为教会的未来预备后续领袖人选,在位领袖对将来继任者应持开放欢迎的态度。正如生物体的细胞需要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社会组织和机构也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按一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自身人员的换届或新老更替,教会的状况亦然,必须充分重视。一、对待教会领袖新老更替应有的态度(一)堂管机构要高瞻远瞩:培养后继者在具体的教会中,作为教会自身领导层和决策层的堂务管理机构(如堂委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为教会领袖预备和培养接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7)
<正>领袖接棒需要老一代领袖对新一代的培养和帮助,也需要新一代对老一代领袖有尊重和谦卑的态度。教会领袖工作交接,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教会的领袖接棒必然需要领袖培养。这就需要新老两代人的"刀杖合壁",用心培养、操练和服侍,使得教会青黄相接,薪火相传,可持续发展。关于领袖工作的交接,圣经中有很好的例子。摩西是以色列人中伟大的领袖,当摩西被呼召兴起的时候,有神特殊的恩赐和带领,所以当亚伦和米利暗毁谤摩西的时候,神亲自做见证向他  相似文献   

3.
胡泉源 《天风》2017,(9):40-42
<正>本文尝试从当年摩西身边有约书亚和迦勒两个条件都相符的接班人,最后却决定由约书亚来接任领袖的这一事实,来谈谈对教会领袖要素的一些理解,尝试回答"为何是他(如何确定接班人选)"这一问题。一、领袖的灵性因素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一个领袖的灵性因素在他的服侍生涯中的影响,并且得出"领袖的灵性与信仰层面复兴的趋势"这一结论~1。谈论圣经所  相似文献   

4.
国际动态     
印尼天主教强调培养年轻华语接班人9月28日,以"培养年轻华语教会接班人"为主题的全印尼天主教华语教务第3届座谈会召开。来自棉兰、司马委、大亚齐、巨港、泗水、坤甸、山口洋及雅加达法地玛堂、海星堂、阿凡索堂、圣之堂等地的68位代表,齐聚一堂,互相交流。经过两天分组研讨,一致认为有必要培养年轻一代教友学习华文的兴趣,使之能参与华语教会的各项活动,同时尽量培养年轻人对华语教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曹圣洁 《天风》1994,(2):42-43
主内长者蔡文浩牧师已息下劳苦。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有忠心、有远像、有谋略的好牧人。 重建教会 无限忠心 1980年3月,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了常委会扩大会议,这是“文化大革命”劫后余生的第一次教会领袖会议。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1)
<正>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丁光训主教研究专家魏克利博士在其《丁光训主教与中国教会——在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上的讲话》一文中说:"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魏博士肯定丁主教在世界教会的地位,原因是由于他对20世纪教会有深度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对丁主教做出如此评价。由于丁主教是世界教会伟大的领袖,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才有意义,对丁主教的神学思想和所建立事工所做的研究才有价值。丁主教既是"最伟大  相似文献   

7.
教会不同于社会普通的团体,除了有好的行政管理外,还需要有教会特性。这就对教会领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较高的行政管理水平,有统领全局的能力,还要有教会的特殊品质。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11,(12):I0002-I0002
今年9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上,有两位国内知名大学教授应邀参加,他们的活跃身影和充满睿智的发言给与会的中美两国教会领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另一位是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徐以骅教授。趁徐教授在上海联络的便利,本刊主编单渭祥牧师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神学教育?神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有人将神学教育定义为训练神学生去认识上帝及服侍上帝。也有人将神学教育理解为"一个心性、灵魂、理智和力量的旅程",一个进入上帝生命的旅程,一个给世界带来医治的旅程。无论哪种理解都认为神学教育对教会领袖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神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培养教会领袖,它是一种特殊教育,也是一种全人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单渭祥 《天风》2023,(7):26-28
<正>前文提过,本文所提到的“教会领袖”,泛指在教会中服侍,担负着比较重要责任的教牧、传道、义工或长执会、堂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在教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教会如果发生严重冲突事件,十有八九有教会的领袖参与其中;反之,假如一个教会的核心团队没有出现裂痕或矛盾,教会就不太可能有大的冲突发生。  相似文献   

11.
做个好领袖     
刘建松 《天风》2018,(11):30-31
大家分工又合作。有一样的心思意念。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配搭 教会领袖对一个教会的复兴与否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做个好领袖,让教会更加复兴,成为主在这个时代中的荣耀见证。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6,(10S):48-48
香港基督教领袖赴京访内地教会及宗教局;英国圣公会大主教10月将访中国;教会牧师称“与艾滋病的斗争需要借助神的力量和应许”;韩国教会敦促布什展开会谈,放弃对朝鲜的制裁;世界教会领袖说中东问题是全球最紧迫的问题;“创造博物馆”开幕 运用圣经述说地球历史;  相似文献   

13.
毛丽茹 《天风》2016,(5):34-35
正基督荣耀的身体,来自于信徒内在生命的荣美、外在恩赐功用的相互配搭。那么,教会如何才能有和谐有序的侍奉呢?需要彼此扶助教会的侍奉,只有彼此搀扶,互助互爱,才能扩展神的国度,兴旺主的福音,创建和谐教会。教会领袖既要有生命的异象,也要有属灵的慧眼,能发现人才、善用人才。领袖需要扶助同工、建立同  相似文献   

14.
消息     
《天风》1995,(10):46-48
温州市两会举办教会事工研讨会为了更好地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做好各项事工,浙江温州市基督教两会于1995年7月17—21日举办了教会事工研讨会。会议紧紧围绕着管理好教会的主题进行热烈研讨。大家结合温州教会实际情况,就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何培养青年接班人及教会的治理、自传(办好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光盐 《天风》2008,(23):38-39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教会领袖是神家里的管家和仆人,是神手中所使用的器皿。这是最基本的圣经原则,也是众信徒共知共识的真理。教会领袖不只是按地域登记注册的法人代表,而是一班  相似文献   

16.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17.
海外消息     
《天风》2015,(5)
<正>教会机构推出呼吁结束体罚儿童的灵修手册非暴力教会网络和结束儿童体罚全球倡议机构.近日联合推出一敬拜资源.邀请教会领袖和基督徒社区携手奋斗,结束对儿童的体罚。非暴力教会网络包括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CC)的成员教会。这一消息颇受致力于推进"公益与和平"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重视。这一名为"结束儿童体罚"的敬拜资源,是可供敬拜,聚会、圣经学习及祈祷等使用的灵修手册,可以集体使用也可以个人使用。  相似文献   

18.
陈永涛 《天风》2023,(9):20-22
<正>丁光训主教(1915—2012)祖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丁主教是继吴耀宗之后中国教会最重要的领袖和教会发言人,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会最具代表性的神学家和神学教育家。他还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其影响力远超出中国教会的范围,并在普世教会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1,(12):38-3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是一个呼唤领袖的教会。有人说领袖是核心、领袖是成败的关键。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领袖,他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拥有什么样的魅力,才能影响众人,吸引众人跟从呢?以下几位同工对此阐述不同看见,相信对于教会同工们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天风》1995,(9)
拉美教会领袖强调对人类需要有回应 拉丁美洲基督教会联合会,于今年5月,选举阿根廷公理会的阿多福(Adolf)牧师,连任该联合会的总干事。阿多福表示:教会联合会需要回应在拉丁美洲发生的改变,教会不应在组织上太僵硬,而是能够对人类的需要有回应。拉美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