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湖水     
穿过一片树林,再越过一片草地,眼前便豁然开朗了——一片湖水,静静地在阳光下闪着波光。湖面很宽,一眼望不到边。湖岸边,散落着参差的石块;石块旁,生长着挺拔的大树;大树下,延伸着曲折的小路。沿着小路,我慢慢地走着。  相似文献   

2.
萝卜挪坑     
陈媚 《思维与智慧》2006,(10):48-49
地上长着一排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都规规矩矩地呆在自己的坑里,一个紧挨着一个,默默地生长着。一天,排头那个萝卜被选拔走了。于是,萝卜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  相似文献   

3.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下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任性的雪花在空中肆意地张扬着、飞舞着,酝酿了一年的激情淋漓尽致地释放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迷蒙了人们的双眼,渲染了浪漫唯美的氛围。须臾之后,整个世界就洁白了,银装素裹,纤尘不染,那么纯,那么净,一片美好。  相似文献   

4.
遭遇陷阱     
一只马蜂的肚子饿了,四处觅食。一股浓浓的蜜香飘来,它立即精神振奋地寻踪飞去。这香味来自一朵怪模怪样的花,这花的模样就像一个圆底的瓶子。"瓶子"的口上长着艳丽的花瓣,深深的瓶底里盛着蜜汁,蜜汁中,正有另一只马蜂在慌乱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5.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下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任性的雪花在空中肆意地张扬着、飞舞着,酝酿了一年的激情淋漓尽致地释放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迷蒙了人们的双眼,渲染了浪漫唯美的氛围。须臾之后,整个世界就洁白了,银装素裹,纤尘不染,那么纯,那么净,一片美好。之后,天晴,太阳现身了。雪,一点点地融化,由厚变薄,由薄变无。被淹没的房顶、草垛、泥土等又逐渐赤裸裸地暴露  相似文献   

6.
树林听人说,这里原先是一大片树林,生长着杨树、榆树、椿树、楸树等各种各样的树木。树上停留着许许多多的鸟儿,枝杈之间筑有大大小小的鸟巢。树下丛生着形形色色的杂草和野菜,蹦跳着无忧无虑的蚂蚱。春夏两季,这里绿树掩映、浓荫遍地,整个树林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泼墨画。秋末冬初,这里叶落萧疏、枝干遒劲,整个树林就是一幅凝练、传神的黑白素描。后来,这里只剩下了一棵杨树。众鸟也高飞去了。剩下的杨树越长越粗、越长越高,整日伸长了脖子,不知在张望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羚羊,它们无忧无虑,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在这群羚羊当中,有一只显得与众不同,当别的同伴儿吃着鲜嫩的野草,晒着暖和的太阳,甚至做着香甜的美梦时,它却整天在森林里拼命地练习长跑。同伴们嘲笑它:"这么悠闲的生活,你却不知道享受,天天在那儿没命地跑,你准备去参加比赛呀!"那只羚羊没有说话,继续跑着,时间一长,它就练出了一双  相似文献   

8.
正一朵云,就是一个世界。云里住满了大地上的所有,哪里是山,哪里是动物,哪里是植物,那个看云的人心里最清楚不过了。一朵云随时变换着角色,刚才还是一头牛,现在就成了一只狗。一不小心,狗身上丢下的草籽眨眼就成了一棵树。树再也经受不住风的撕扯,掰下一瓣,出逃。看云的人追着追着,它就成了弯弯曲曲的溪水,潺潺流去。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加“着”构成“VV着”形式,过去鲜有论述。《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第3期分别发表了宋毓珂先生的《“着”字的两种用法》和孟琮先生的《关于“着”的某些用法》,都谈到了有关“VV着”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都有可商榷之处。下面就对这一现象试作分析。我们举几个语例: ①六清阁的女侍清一色水蛇腰、小嘴儿诱人的噘噘着,象一只烟枪嘴。(孙鸷翔《阴阳鱼》) ②沈茂先颇费端详,然后十分遗憾地咂咂着嘴。(肖克凡《黑砂》) ③哥并不急着回答,从口袋里抽出烟,递一支给爹,爹接过从灶下抽出一截秫秸抖抖着去点。这边哥早用汽体打火机点上吸了一口。  相似文献   

10.
受戒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草的细草鞋,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  相似文献   

11.
在遥远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作了一种造型形式,它曾支撑着原始人类的信仰,左右着他们的审美意识,传递着他们的原始愿望。至今,它依然纵横在我们的视野中,与我们共同承担着现代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猴年岁末,一个没有星月的深夜,我又翻开了笔记本的扉页,默读着上面抄录的一首古诗: 放出沩山水牯牛, 无人坚执绳鼻头。绿杨芳草春风岸, 高卧横眠得自由。轻轻地开翕着嘴唇,反复着,默读,默读。然后,合上本子,合上嘴巴,再合上眼睛,回味着,像品茶一样轻轻地静静地回味着。渐渐地,眼前模糊地展开了一幅画卷,似曾相识,又笼罩着淡淡的陌生感:风,在轻吹;柳丝,在轻曳;绿水泛起涟漪。清晨的阳光,慢慢驱散了晓雾,绿杨芳草显现出来了;牯牛在悠闲四顾,在芳草甸上自由漫  相似文献   

13.
狐狸和狼     
一只狐狸得到了一块肉,衔着往家走,半路上遇到了一只狼。狐狸十分害怕,为了保命,只好扔下肉慌忙逃走了。过了几天,狐狸又得到一块肉,衔着往回走,途中遇到了两只狼。这次狐狸一反前  相似文献   

14.
10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暑假第一天的傍晚,一个人上街,在街头的货郎担里挑选了一枚黄灿灿的铜皮戒指,戒指上镶嵌着一颗红彤彤的“宝石”。整个夏季的午后,我都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翻阅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5.
琥珀     
这两个字,那固定的美意。写到这两个字,我有些许的心酸和难过。仿佛什么被凝固住了——哦,是时间吗?是的。是时间,被刹那间定格在了这一瞬。这一瞬,我在电脑前,在写着琥珀。这两个充满了美的词语,一个琥,一个珀,中国字之美流露在纸上。看或者念,都有难得的韵味。跳跃着,摇晃着,带着诗词的惆怅和眷恋。只有一种叫贝母和松树的树才会流下黏稠的泪滴——我宁愿叫它们泪滴,如果恰巧有一只蝉  相似文献   

16.
风雨圣心堂     
正古运河畔泰州路与广陵路相交处有一条700余米长的南北向老街,名为北河下。北河下的最北端便是扬州城区唯一的天主教堂———耶稣圣心堂所在了。甲午三月,春风拂面,伫立古运河上的跃进桥,不远处高耸的十字架缓缓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座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钢琴声伴随着信徒们的歌声阵阵传来,不断敲打着我的心扉。市天主教爱国会白贵智秘书长在堂前等候着我,她微笑着和我握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前,喜欢过《红楼梦》里面黛玉葬花的那段,尤其是那凄凄切切的《葬花吟》,听着听着,便以悲上心来,仿佛暗合了什么心事,于是一遍一遍地听,咿咿呀呀地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都富有着智慧,而这种智慧不仅兼容并蓄着外来的文明而且富有着十足的创造精神。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就是这一智慧的完美体现,它在延续印度佛教雕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伟大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造像风格。从北魏时期开始,中国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而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艺术也日渐成熟起来。在现存的佛教造像作品中,龙门石窟的石刻造像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风格。  相似文献   

19.
羊老师     
当我和骑友们骑行到一个小山村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只见一只小山羊倒立着,两条前腿在村口路边的沟里爬上爬下,吃着美味的青草。大家不约而同下了车,向小山羊围聚过去。我们的举动惊动了小山羊,它机警地跳上沟向村里倒立着跑去。我们推着自行车跟在小山羊的后面,没走多远小山羊就走进了一家大门敞开的农家院里,"咩咩"地叫了起来。伴随着叫声,一位白发老人走了出来,他是羊的主人无疑。我们赶忙问老人是怎么训练的,让小山羊练就了这样的绝活。老人一听连连摇头,说,这可不是他能训练成的,小山羊的倒立也是迫不得已。在老人的感叹声中,我们了解到,两个多月前,村  相似文献   

20.
狐狸的遗言     
夜深了,村子漆黑一片,但鸡舍里还亮着一丝微光。大公鸡正在秉烛夜读。一只狐狸轻轻地溜进了鸡舍的门。它双眼紧盯着埋头苦读的公鸡,嘴里流出了口水。狐狸得意地想着:“真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