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增谊 《天风》2010,(3):26-27
<正>多年来,湖南基督教两会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认识到教会在引领信徒丰富灵性、敬拜上帝的同时,参与社会服务也是加强教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服务社会、关爱人群是教会与社会增进相互了解,提升教会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9,(12)
<正>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光作盐服务社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随着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教会信徒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教牧人员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教牧人员在行为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甚至给教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3.
赵红梅 《天风》2010,(7):10-12
在"人子来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的圣经教导下,基督教的社会服务事工已经成为教会在世上为主发光作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教会在自身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和推动社会服务事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彰显了基督的大爱。本期话题是关注教会的社会服务,敬请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保成 《天风》2018,(11):16-17
社会服务是教会公益慈善事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服务事工是教会的传统,也是教会的优势。近些年来,教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事工,也成立了许多的社会团体,数量最多的就属养老机构,达到近400家。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1)
正编者按:教会是信仰的团契,各肢体因信仰而彼此相爱,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但教会同时又是一个有形的组织,需要各种组织管理与制度,以便有效率地运作,并最终达到服务信徒、荣耀上帝的目的。可见,教会的行政管理与社会组织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特殊之处,对此该如何处理,如何平衡?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三次讨论教会的行政管理问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吴兵 《天风》2009,(8):19-21
毋庸置疑,人类在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样一个一“网”打尽天下的时代,因着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因着网络,社会的信息和资源得到有效地共享;因着网络,教会得以拓展她福音和牧养的空间。但同时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低俗、色情内容的泛滥,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的传播,使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而在现实社会中却备感孤独……网络对于教会牧养事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说,今天任何一个肩负着牧养使命的教会,都不能不正视网络存在的现实。一个不懂得如何面对网络和使用网络的教会,是一个固步自封、落伍于时代的教会。  相似文献   

7.
吴伟庆 《天风》2022,(10):30-32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北京基督教海淀堂的聚会时开时停,前前后后有四个来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教会的弟兄姊妹尽管盼望教堂能够早日开门,重新过上基督徒"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但许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线上的牧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信仰生活的简单化、形式化,恰恰是这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激发我们思考教会的本质和功能,探索信仰生活的多样化、科技化的路径.尤其是疫情发生期间,海淀堂自觉与社会适应,转变理念,走出教堂,走进社区,服务社会,践行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泸州教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回顾,重点论述福音医院的开业和经营。泸州教会开办医疗服务主要有两个原因:合符传播社会福音的理念;宣扬基督教爱的精神,间接传播福音。泸州教会医疗事业取得成绩的原因有:政府管理部门和四川省基督教爱国会的支持;切实的资金保证;医护人员对医疗服务理念的认同;民众对福音医院的认可;妥善处理社会服务与传教的关系;合理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远来 《天风》2013,(5):22-23
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是基督教文化一个重要的范畴,在西方教会,社区服务是基督教会一项常规性事工,几乎每一间教会,无论大小,无一例外,均具备社会服务事工。但在中国,由于教会自身服务意识的淡薄及过去社会空间相对狭小,教会的社区服务还基本是一个新鲜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在要求基督教回归其原本的信仰和组织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服务),本文尝试从基督教文化中的社区服务理念、社区服务的意义及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三个方面,浅谈基督教文化与社区服务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12)
<正>教会只有走进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过教会的社会行为去认识她的。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社会最终是通社会服务是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来进行资源的调节和相互关怀的行动,以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在教会内部,基督教作为社会团体,基督徒作为社会成员,常通过其社会服务来传递基督的爱,并借此表达基督教信仰的福音关怀。对中国基督教而言,教会的社会服务还是我们走出教会围墙的一扇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4)
正套用托尔斯泰的那个句式:复兴的教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团契做得好;失败的教会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团契不利!团契为何失败?背后往往有这七大隐忧:1.安于现状,不思改变我们以为自己渴望变革,但人的本性却是不喜欢改变的。因为熟悉意味着安全感,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感。团契建立久了,就容易沿袭一贯的习惯,安于现状,不思改变;造成团契死气沉沉,无法突破。时代和人都在改变,如果我们的团契运作没有与时俱  相似文献   

12.
张计 《天风》2007,(16):18-20
自耶稣降世至今已经2000多年了,他的教会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繁荣与屈辱、衰落与成长,直到现代的教会。这么长的历史足够我们来总结经验,探索实现理想的教会。对中国教会来说,怎样才是好的教会?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以十几年的侍奉经历来略谈一下自己对理想教会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谢丽业 《天风》2010,(7):28-28
<正>贵州省贵阳市基督教两会始终遵循"人子来是要服侍人"的圣经教训,本着基督徒是光是盐的宗旨,按照基督教全国两会关于开展社会服务的精神,积极开展服务社会事工,发挥今日教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荣神益人、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想在众教会面前谈一个最平常的问题。我常到各地教会领培灵会,跑了不止上百个教会,凭我的经历来说,有些教会聚会的秩序是比较好的,但不少的教会在聚会秩序方面就很差。 当我从传道书第5章1至2两节圣经所看  相似文献   

15.
林超群 《天风》2014,(10):6-7
圣经教导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一定亲密无间、令人羡慕.基督徒只有遵行真理,才能让教会盛开敬老孝亲之花.一、敬老是必需的保罗对做儿女的人直截了当地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6∶1)父母的人生经验,以及神给父母的神圣责任,对儿女来说是一种权威,儿女们理应听从.我们所说的孝敬父母,不单单指物质上的供给,还包括听从父母的话.保罗认为“违背父母”乃是腐败社会的标志,意味着人受困于自己的不虔不敬中,也是“末世”基督快来的信号(参提后3∶1-2).  相似文献   

16.
韩愈 《天风》2020,(1):11-12
任何时代的教会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也就离不开制度健全和运行良好的行政管理。摩西对以色列民的管理、使徒时期教会选择执事来帮助传福音事工,以及国内外成熟的教会经验显示,有章可循的行政管理,能够规避违法风险,提升教会整体治理,是教会福音事工发展的必要机制之一。中国教会自恢复礼拜以来,行政管理已经从无到有,从随意性较大发展到现在的有章可循,不过整体来说,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大幅度地提升、改进和补足。有制度的教会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法治社会,而且教会行政管理还应当往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倪光道 《天风》2006,(15):24-26
基督徒必须持守自己的教会性,远避世俗;教会必须持守自己的神圣性,防止世俗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本着圣经毫不含糊地说:持守教会性决不是脱离社会,持守神圣性也不是逃避世界。恰恰相反,持守教会性的基督徒更应当在世界中活出信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持守神圣性的教会更应当努力服务社会,在俗事中彰显神圣,真正成为“世上的盐、世上的光”。  相似文献   

18.
刘惠灵 《天风》2003,(2):18-19
教会如何服务社会 教会为何办社会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很深层的意义。因为问题的答案可以引伸到不同方面的考虑,包括政治、社会和信仰等层面。例如有人认为教会营办社会服务的动机,只是要配合政府政策,让社会安定和团结;又有人认为是传教的工具,尤其一些饱受身心折磨的人,如能在物质和心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教义的核心是爱,上爱天主,下爱世人,而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正是这种爱的张显与体现,所以,它成为教会事工的重要主题与内容。耶稣基督在降生尘世的短短33年之中,作了大量的服务人群的工作,驱病,逐魔,赈济饥民,扶助弱小……参与了许多的社会活动:士农工商,婚丧嫁娶……耶稣基督说:“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历代教会正是以耶稣基督的行为为楷模,以耶稣基督的话语为指南,服务社会,荣主益人。教会不仅仅成为信徒的聚会所,也同时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服务人群的大本营。天主教北京教区自改革开放恢复开放以来,在傅铁…  相似文献   

20.
宏光 《天风》1996,(2):35-36
如何办好教会,大家已经谈得很多,民主精神固不可少,但办教会总是要人去作,因此负责牧羊众群羊的牧人,是办好教会的重心。今天,传道人的素质关系到教会的兴衰,如果传道人甘心作主的仆人,按着托付牧养羊群,教会定能兴旺。若是以雇工的心态,教会岂能办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