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新民 《天风》2001,(5):19
中国教会蒙神恩待,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我们教会。但“庄稼多,作工的人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教会之中。群羊饥渴,熬熬待哺。马其顿的呼声在这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代中甚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宁波百年堂     
范爱侍 《天风》2009,(4):58-59
浙江宁波百年堂是中国教会复苏的初熟果子,此后中国大地上便以“3天2堂”的速度,恢复、重建、新建教堂。这一美景,在普世教会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百年堂复堂的意义,远远超越其本身。2009年4月8日,在欣逢百年堂复堂30周年之际,让我们满怀感恩喜乐,一同赞美上主为中国教会成就的大事!畅谈文革后全国第一个复堂的教会——  相似文献   

3.
丁光训与教会同工一起思考;中国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究竟何在? 他明确地表示,我们要真正努力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中国教会; 能够帮助我们中国教会里的信徒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4.
与祖国同行     
岁月如歌!我们的祖国即将迎来六十年华诞。光辉岁月,几多欣喜,几多感慨!中国天主教在这六十年中,几多起伏,几多变幻。六十年来,在爱国神长教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天主教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牧灵福传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教会生活焕然一新,教会与社会各界和谐相处,爱国爱教的和谐神学思想已深深融入祖国文化血脉之中。抚今追昔,回顾中国天主教与新中国共同前进的历程,我们由衷感谢党和政府有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感谢圣母玛利亚对中国教会的眷顾,感谢天主圣神对中国教会的指引!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3,(10)
亲爱的弟兄姊妹: 在基督里向你们问安! 蒙天父上帝的保守和引颌,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于2013年9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15名代表聚首北京,一起数算五年来上帝赐给中国教会的恩典,一同领受上帝给予中国教会今后五年的远象.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充满喜乐. 五年来,各地教会的弟兄姊妹按照圣经的教导,为国家的平安与复兴献上祈祷(参提前2:1-2),在促进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荣神益人的美好见证,彰显了基督的荣耀.在圣灵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在福音传扬、信徒牧养、教会管理、神学教育和神学思想建设等事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三一论的角度,指出在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中,将救恩理解为关系的恢复是必要而又可能的;并尝试从四个不同的向度指明救恩包括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人与其它被造物关系的复和,人与未来关系的恢复,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恢复。上帝的救恩因此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为人类以及整个被造的世界所带来的更新与复和。因着上帝的救恩,人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从而获得一个更完满的存在。对救恩的这种的理解既不与《圣经》的教导相背,也更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0)
正2020年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数一数二超难对付的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持久战还在进行。2020年对于中国教会和广大信徒而言更是十分重要,9月我们纪念了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10月又迎来了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40周年、《天风》杂志复刊40周年。"四十年"在圣经与中国教会历史中都是可圈可点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春节的祈祷     
陈企瑞 《天风》2015,(2):37
<正>亲爱的主,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求你使我们脱下不能荣耀你的"旧衣裳",由里而外披戴基督,心思意念更新而变化,真正换上新人,在言行举止上与蒙召的恩相称!愿主赐下合一的灵,使我们这些被呼召出来的人,同心合意在爱中建立基督的身体一教会!在迎接春节之际,我们愿意同心合意向你祈求:求主保守那些一路奔波、长途跋涉的回乡人,使他们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2000,(1):3-7
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愿基督的平安、喜乐与你们同在!在这普世教会隆重庆祝救主耶稣基督降生两千禧年及人类即将迈向第三个千年的伟大时刻,我们谨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同时也把基督的祝福带给你们。并愿借此机会与全体神长和教友一起分享禧年的深远意义,总结中国教会的成长历程,反省中国教会的历史经验;展望中国教会二十一世纪的福传使命。激发大家继续不断地积极参与中国教会福传事业,并真诚地向周围的人传报福音。心灵的解放是自己向基督的爱的开放,因为他是道路和真理,复活和生命,也是生命之言。一、千禧年的意义和信息A.千禧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提升"教会人才"的观念认识,创新培养模式,形成人才使用多平台的格局1979年中国教会恢复礼拜以来,经历了"云柱火柱"的四十年,在这个阶段里中国教会的各项事工皆有长足发展。按照三自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几十年,中国教会的发展远远超过以传教士为主治理的时期。根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九届、中国基督  相似文献   

11.
余国良在《天风》2004年第2期上撰写文章,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督徒需要很审慎地思考受造的物质世界在上帝整个计划当中的地位:既要承认其内在价值,又要肯定物质世界受到人类堕落的玷污,需要仰赖救恩方能恢复其荣美和地位。现今中国教会中存在两种物质观:一是某些富裕地区的教会趋向世俗化,表现为奢华浪费、攀比、传道商业化,成功神学等等;二是有相当一部分信徒,尤其是农村信徒当中存在着否定物质世界,消极遁世的倾向。对此在中国教会内正在推行的神学思想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建立全备的中国神学体系,这其中需要包含对“神恩遍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吴恩平  吴新望 《天风》2018,(1):10-11
'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经文:徒11∶23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主的手段。春夏秋冬歌唱神爱,东西南北颂赞主恩。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的脚步也悄然走进新的一年。感谢主恩,他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他的路径都滴下脂油。在新一年的起始,让我们在基督里齐心欢呼歌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会历尽沧桑,经过数十年血与火的经历,造就出许许多多令人敬佩不已的老牧长们。从老牧长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教会的缩影;从老牧长们行过死荫的幽谷而步入青草地的信仰历程中,可以看到中国教会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再现了中国教会引以为荣的丰富的属灵历史宝库。为了使他们的事迹激发我们,班主任老师让我们九六届毕业班的每一位同学,在寒  相似文献   

14.
吴恩平 《天风》2006,(4):2-3
在父神的看顾和带领下,我们平安地度过了2005年,迎来了2006年。回眸以往,数算主恩,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 默想神爱,我们充满信心。因为神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他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正如《赞美诗》中所说的“主恩深广无量无边, 在主爱中又过一年”。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思考,有许多新的打算和计划, 企盼着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当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压力。进入新的一年,我们当怎样迈开新的步伐,跨上新的台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从三个层面来思考,与大家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15.
金微 《天风》2001,(8):18-19
50年代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摘掉了“洋教”的帽子,从管理上、经济上实现了自治、自养,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毕竟努力在做。然而神学思想上仍然沿袭了西方的神学模式,许多神学观点与新中国很不适应,因此中国教会的前辈们在1956年发起了一场神学大讨论,目的是希望中国教会在新的处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教会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好自传工作。1998  相似文献   

16.
季剑虹 《天风》2004,(8):18-19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海外的同工、同道了解中国教会,共同分享主恩,共同向上帝献上颂赞。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9,(12)
<正>1950年,赵紫宸写了一篇题为"用爱心建立团契"的文章,探讨中国教会改革的问题。他指出,当时中国教会改革的事工中最艰难的问题是自养问题和合一问题。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用爱心建立团契。他说:"我们若能先提倡用爱心建立团契,到了相当的爱的程度,这些难问题自然会消灭……在爱里有自由,可以脱出西宣教会经济的拘  相似文献   

18.
新年感恩     
《天风》1997,(1)
感谢上帝,又赐给我们新的一年。在这新的一年里将有新的托付、新的责任、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求主加给我们新的恩惠、新的力量,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的成绩,荣耀归给赐恩的主。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帝赐恩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欣欣向荣。每天翻开报纸,都有鼓舞人心的文字跃入我们的眼帘。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19.
周新芳 《天风》2010,(11):25-28
<正>中国教会在短短六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稳步的、有目共睹的好成绩,我们为之感恩!但是,"三自任务未了",因为离"治好、养好、传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来自农村,目睹农村教会的实际情况,觉得当前农村教会存在很大的挑战。中国现在的农村人口有9.4亿,占总人口的70%,农村教会无论堂点数量上还是信徒人数上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无论从固本角度还是从发  相似文献   

20.
我和《中国天主教》连着心, —同呼吸,心相映。十年前的相识, 十年来的深情, 人生道上正柏翠松青。是你, 唤醒沉睡的往昔, 展开一卷卷《古约))((新经》。是你, 翻动百年来的往事, 惦念着一部《中国天主教史》的酸辛。而今你, 欢语叙不尽当代中国教会的中兴, 弘扬圣教, 宣主救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